王 麗
東鄉縣第二中學 甘肅臨夏 731402
為使農村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獲得豐富,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于綜合材料的重要價值,來激發初中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挖掘初中學生的藝術潛能,為實現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進步奠定扎實的基礎。本文以綜合材料的應用現狀為出發點,著重探討綜合材料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使用策略。
目前,綜合材料的作用,雖引起農村初中美術教師的重視,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應用的還不夠透徹,許多教師早已習慣于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不愿再去拓展其它美術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導致農村初中美術教學極其缺乏趣味性。另外,部分教師雖樂于借助綜合材料的優勢性而開展美術教學,但由于自身對此方面教學素質的匱乏,導致這一課程的開展只浮于表面,未能發揮出深層次的價值。
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將綜合材料的重要作用,淋漓盡致的揮灑在課堂之中,并應注重綜合材料開發的可行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綜合材料與生活的聯系,使初中學生能夠更好的使用綜合材料,以豐富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的內容,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的提升。綜合材料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使用策略,具體內容體現如下:
教師是美術課堂的指引者,只有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教學素質,才能真正推動綜合材料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因此,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善于辨別不同綜合材料在美術課堂中的適用性,注重綜合材料開發的可行性,讓初中學生在美術課堂中,能夠很好的運用綜合材料來進行美術的創作與學習,使初中美術課堂中能夠碰撞出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1]。另外,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予以學生廣闊的創作空間,以打破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局限性,讓學生在此環境下能夠如空中小鳥一般自由而又自在的翱翔。
興趣是五顏六色的畫筆,只有讓初中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夠真正將一張白紙,描繪成五彩斑斕的樣子。因此,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綜合材料的重要作用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作材料,讓初中學生的創作靈感能夠在美術課堂中恣意的流淌,使初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獲得提升,以實現初中學生美術學習綜合素質的進步[2]。
除此之外,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應根據初中學生的自身特性以及興趣所在來制定,并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在實踐中判別出學生對不同教學方式的傾向程度,進而找尋到最適應初中學生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初中學生使用綜合材料的積極性,讓初中學生發掘到綜合材料的無限魅力,從而使農村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可以有所提高。例如,在進行《表現與繪制》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來使用綜合材料,一塊碎布都可以在課堂中得以使用,讓初中學生的藝術靈感能夠不斷地蔓延著創作中。如可以讓初中學生利用碎布來進行表現,以提升農村美術課堂的趣味性,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學內容,從而真正激發初中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聯系,才能夠真正彰顯出美術教學的價值,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也能夠探尋出美術學習的無限樂趣。因此,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強化綜合材料與生活的聯系,使初中學生能夠將目光放置于生活之中,并將生活中的“綜合材料”,有效運用到美術創作之中[3]。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為農村初中美術課堂增添一抹鮮活的色彩,也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使初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得以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應予學生過多的干預,而是應該讓初中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所思、所想來使用綜合材料,以增強初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使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提升。
例如,在實惠又美觀的生活用品教學中,教師應善于使用綜合材料,強化其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生活中的稻草可以編織物品,蔬菜可以當作裝飾,這些生活之中經常出現的用品,可以為初中學生的美術創作提供有效材料,使初中學生能夠不拘泥于原本的美術材料中,而是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精神,將生活中的綜合材料有效的運用于美術創作之中,以實現農村初中學生美術學習水平的切實進步。
總而言之,綜合材料在農村初中美術教學中的使用,對激發學習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極為有利。因此,教師勇于創新美術教學的方式,充分發揮綜合材料的作用,讓初中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不斷找尋到樂趣,以提升初中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的主動性,燃起對美術創造的無限欲望,從而使初中學生的美術學習水平獲得總體進步,最終使綜合材料對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價值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