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婕
(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2)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嚴重制約著農村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中“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計劃”明確提出了“培育農村電商人才”,可見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章基于鄉村振興背景從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意義和現狀出發,提出了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業也搭上信息化發展快車,農業與互聯網進行了深度融合,建立起以互聯網為依托、農產品為紐帶,把農產品的產、供、銷和資金與物流等各要素融為一體的新的農產品生產模式。因而,現代化的農業從業者要適應農業的迅速發展不但要懂農業、懂生產,還要懂市場、懂電商,更重要的是要習慣使用互聯網思維,從而通過信息手段及時獲取、處理各種信息。
近年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據統計,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 1.37 萬億元,同比增長30.4 %,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 億元,同比增長33.8 %。農村電商的高速增長造成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問題日益嚴重,對農村電商發展的阻礙作用也越加明顯。要解決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問題,一方面要積極引進電商人才,另一方面要主動培養自己本地區的農村電商人才。但是引進外來的電商人才,不管是讓城市里的電商人才走進農村還是讓其他地區的農村電商人才轉移過來,在現有的農村發展狀況下是很困難的。因此,實施本地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才是當務之急,進而解決人才缺口問題。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農村也有很多的農業從業者利用各種電商平臺及網絡通訊工具結合當地的農產品特色,發展農村電商,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農民。目前,在農村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改變傳統觀念走上電商道路,成為從事農產品網店及農特微商的新農民。專業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能夠正確引導有志于農村電商的青年新農民就地創業。
截至2018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2.22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8.4 %。農村網民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以及農村互聯網普及率的不斷提升,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目前,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仍然滯后,既懂得農產品生產,又懂得電子商務專業知識的復合型技能人才十分缺乏,進而制約著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在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方面通過多種方式,如高職教育改革、農村人才回流、農村電商人才培訓機構財政支持等,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當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農村電商人才引進政策,但引入的人才極少,農村電商人才引進效果差強人意。其主要原因是目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還比較慢,不管是工作環境、生活條件還是薪酬待遇、未來發展都難以達到高端電商人才的要求,農村電商市場對其吸引力不夠。
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滯后,農村勞動力的外出流動性很強,大部分農村青年勞動力選擇了外出務工,農村現有人員以無法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專業人才的留守老人或者兒童等群體為主。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從業者的長久堅持和潛心鉆研,但是對于現有農村電商從業者來說,短時間內看不到收益就可能選擇了外出務工或者改換工作。
每年我國有大量電子商務專業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合適工作,但是同時也有大量農村電商企業招不到人,存在著嚴重的供需矛盾。主要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養上理論與實踐脫節,并且缺少農業農村相關知識。
現在很多鄉鎮都開展了電商技能培訓班,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一是現階段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內容過于簡單。培訓內容多集中在開店階段,對于更重要的電商運營和推廣部分卻極少涉及,缺乏系統培訓。二是農村電商培訓執行不到位。很多地區開展電商培訓只是面子工程,一些來學習的農民并不是真心要進入農村電商行業,培訓機構也對培訓過程草草了事。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要實現農村電商的快速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過程中,政府要必須發揮作用起到管理職責。一方面從政策上加強引進人才,通過制定各種優惠政策將優秀的電子商務人才吸引到農村電商企業中就職,同時激勵大學生和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從事農村電商事業或就地創業。另一方面從措施上加強培訓落實到位,對各類電商培訓機構進行認證和監察,從而提高培訓質量。
目前,各大高校和各類培訓機構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主要來源。許多高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來培養從事電商行業的復合型人才。但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還需要對農村情況較為熟悉,高校在專業建設和課程實踐中應該融入與農村電商相關的模塊內容,同時與農村電商企業建立合作機制,給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培訓機構在進行農村電商培訓時,要明確培訓對象,挑選那些對電子商務有濃厚興趣,并且思維活躍、有創新精神的人進行重點培養。
當前,在農村參加電商人才培訓的人以返鄉大學生、農民工、經濟困難未就業青年為主,他們通常沒有電商企業的工作經驗,從而缺乏相應的職業思維和職業習慣。因此要培養他們的職場觀念,既要了解自身的職責,同時又要提高在生產過程中的標準化意識。要區分農村電商人才的不同職業,從而保障農村電商發展的正規化、有序化。
優秀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是促進農村電子商務迅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與高校和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通過多種措施的落實,推進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