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亮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對農村進行革新建設,其目的就是幫助人們以鄉村現有的環境為基礎,改善整體生活狀態,其中包括了經濟、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鄉村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立足于保護自然生態的原則之上,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僅如此,在實現環境改善的過程中,還有可能追溯文化淵源,創設獨特的文化環境,為農村帶來經濟效益,使農村整體得到發展。
長期以來,國家在政策上都非常支持鄉村發展,曾經提出“三農”的概念,希望能夠解決農民的生活、生產等各類問題,而現在,除了關注這些問題,更是在全民進行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提出“新農村”的概念。此戰略目標不僅涉及農村發展中的經濟狀態,而且更加重視人文情懷,抓住改革的機會,幫助人民改善生活、改善生活的環境。對此,社會各方都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路,立足于當前整個社會發展的現狀,針對不同鄉村的特點進行革新,從而選擇更加適合的方法,確定其正確的發展方向,使鄉村建設達到一定的標準。
多年以來,國家不僅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而且付出了實際行動,統計了傳統村落的數目,改造了鄉村的危房,在改進過程中還出現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示范區,在各方的努力之下,鄉村逐漸呈現出新的面貌,但是與城市相比,仍舊在發展速度等方面呈現出差異。因此,國家對于鄉村建設的道路、方向、策略等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不斷挖掘鄉村的內在潛力,使鄉村各類產業結合發展,針對鄉村的基礎設施做好更新工作,使農民也能享受到各類基礎服務,使農民能夠身處美麗的家園,感受到更大的幸福。
目前,在整體建設的過程中,雖然有可喜的成績,但是仍舊呈現出很多問題,阻礙了農村整體建設,給整個工作帶來困難。對此,需要牢牢掌握農村發展的大趨勢,做好詳細的發展規劃,使鄉村真正得到發展。
農業發展的基礎不牢,具體體現為環境、生態、生產等各個方面。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大產量的背后,也由于農藥、化肥等的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國內對于這些物質的處理效率不高,產生的污染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都帶來不良影響。另外,在各個因素影響之下,草原的覆蓋率下降,水土流失程度不斷加重。鄉村居民在生產生活當中產生的垃圾無數,但是卻沒有進行有效處理,一些地方采用直接焚燒的方法,造成大氣污染。由此可以發現,鄉村發展過程中,要想達到“宜居”標準,除了需要重視生產問題,更需要關注環境問題。
未來,鄉村建設將呈現出經濟富裕、文化復興、技術更新、生態良好等特點,所有的要素都將在鄉村實現,面對現在存在的問題,需要政府、鄉村居民等共同努力,達到建設效果。
農村居民的生活尚無法達到城市同樣的標準,無論在收入、基礎服務等各方面都表現出差距,根據國家對于居民收入的統計來看,貧困仍舊是很多農村地區的常態,不久之后,國家就要帶領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小康社會,因此,對于貧困區域,政府等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推動其不斷發展,不斷靠近小康水平,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還能夠保證他們享受到社會基本服務,不斷提升其生活水平。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還需要鼓勵社會各方的力量助力農村發展,從道路建設、住宅規劃等各方面出發,保證人們用電、醫療等都能夠達到標準。另外,在農村當中還需要做好對自然災害的防御,避免產生危險。
很多農村居民因為經濟等原因,需要外出務工,而農村則呈現出一些問題,鄉村當中多半是老年人和兒童,缺少青壯年人群,沒有年輕的理念流入,也沒有年輕力量進行有效的革新,不僅如此,在農村的景觀等方面也遭到破壞。雖然農村生產逐漸呈現趨向機械化,解放了人力,使得農村生產力不斷提升,但是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農村的人口數量遞減,許多房屋、土地被空置,對此,則需要進入深入研究,尋找其中的規律和問題,利用一些措施控制人口進行有規律的流動,并需要針對鄉村居住、生產情況做好統計工作,使得農村資源得到有效集中,使鄉村土地得到有效使用。
每個農村地區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因此,在鄉村管理的時候,可以按照自身的特點建設相應的文明,做好整體管理,當前,很多農村地區的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無法真正推動當地發展,對此,需要首先做好整體鄉村管理,建立適合當地發展的組織等,不斷推動鄉村得到良好發展。目前,在農村建設過程中,提出“宜居”的概念,也就是給予鄉村建設的新思路,針對現有的發展程度做好評估,確定長遠發展的目標,從而可以在自然、人文、經濟等各個方面達到標準,呈現出宜居概念的特點。
不同的農村展現出不同的特點,但是要想達到一定的建設標準,則需要首先做好規劃工作,詳細了解當地的建設情況,了解其優勢資源,向社會做好宣傳工作,使得農村建設過程中可以引入大量的人才,達到建設標準,在環境方面,需要政府、社會力量與農村居民一起,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針對農業做好轉型,使農村居民得到更多收入,使農村經濟得到發展。
在規劃之前,相關人員需要針對當地的氣候、地形等條件進行詳細的了解,并針對其各類資源進行深入分析,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革新。以西北地區為例,該地區具有強大的風力資源,由此可以選擇發展風力發電;而湘西地區則盛產茶葉,可以該資源為契機,進行道路建設等,形成產業鏈。在環境方面,首先可以根據村落的發展狀態做好前期規劃;其次可以做好基礎設施的安裝工作,例如太陽能路燈、垃圾處理集中點等;另外,需要針對各類基礎服務做好建設工作,確保達到醫療等標準;對于房屋空置的問題,需要集中處理,做好村落集聚的工作,為了使農村呈現出良好的環境特點,需要針對廁所等做好改造工作;對于鄉村獨有的文化特色,需要做好傳承工作??傊?,改造之后的農村需要呈現出嶄新的特點,在經濟上呈現出先進狀態,在環境上呈現出良好狀態,在文化上呈現出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特點。
各個區域因為自然條件不同,生產的產品等存在差異,形成不同的產業鏈,對此,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做好整體管理,確保機械化的同時,形成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的鏈條,表現為地方特色,同時做好管理和規劃,生產過程中保持土壤肥力,在宣傳的時候,可以利用新媒體等,保證銷售達標。
農村建設是整個國家良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政府需要高度重視農村問題,社會各方也需要關注建設問題,大力支持其發展,使農村整體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