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婷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近些年來旅游業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發展態勢,不僅拓展了旅游線路、提高了相關的服務水平,也進行了縱向的發展。在名勝景區、文化古城人滿為患的情況下,鄉村旅游悄然興起,并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與傳統的旅游業相比,鄉村旅游不僅節奏慢、自由度高,而且游客較少,因此可以使前來旅游的人得到全方位的放松,特別是鄉村旅游中的民宿,更是成了鄉村旅游的一張閃亮的明信片。
鄉村旅游是近些年來旅游行業中非常熱門的一個領域,其主要的特點是依托與鄉村的自然景色,結合當地的風俗以及文化符號,以“休閑、娛樂、放松”作為主要的服務目標來進行的一種旅游項目。與傳統的景點游相比,鄉村游的自由度更高,游客不用馬不停蹄地對行程進行安排,可以放慢旅游的節奏,讓身心得到充足的休息。并且通過在鄉村的游玩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豐富自己的閱歷。
民宿是鄉村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傳統的旅游都是將游玩的重點放在了景點上,對于住宿環節的關注度不高。而鄉村游卻將住宿作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對農家房屋的改造,使其具有獨特的文化渲染力,游客們在住進民宿之后就會感覺到濃濃的鄉村文化氛圍,同時精美的裝飾以及合理的布局也為游客帶來了更大的滿足感。因此對于民宿的設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總體上來說,民宿的空間設計分為外部空間、內部空間以及細節空間三個大類。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民宿的內部空間設計,內部空間是供游客進行休息的地方,從空間的角度上來看,游客與民宿之間發生的互動,大多數都是在室內完成的,因此對于室內空間的設計要著重進行優化[1]。好的室內空間設計不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而且通過精心的設計讓當地的民俗文化得到很好的展現,令游客在放松休息的過程中感受到當地文化的獨特魅力。
想要設計好民宿的室內空間,就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首先就是要遵守整體與局部統一的原則,室內空間的設計不是獨立出來的,需要與室外空間以及細節設計保持一致性,這樣才不會讓人感覺到突兀。其次就是要突出鄉村的特色,在設計的時候要從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角度出發,多采用天然材料,建設材料上的圖案或者雕花也要符合當地的文化氣息,做到渾然一體,讓人感覺到舒適。最后就是要遵循生態設計原則,在進行室內設計的時候要盡量使用綠色的植被來進行顏色上的點綴,并且利用天然材料來劃分各個功能區,不能因為民宿的建設而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
總體來說,民宿的室內空間設計主要分為三個板塊,即客房空間、公共空間以及后勤空間三種[2]。其中最為主要、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客房空間。在客房空間的設計中,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4.1.1 注重景觀滲透
利用錯落有致的室內布局一方面可以營造出客房的縱深感,給人一種寬敞舒適的感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景觀的設置來展現出濃濃的地域文化特色。與大城市中的酒店客房相比,民宿客房的空間更大,因此在客房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充足的空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避免使用隔音墻,多利用軟裝修以及各種實用的家具,比如沙發、貴妃椅、實木立柜等對客房的空間進行隔斷,增加整個客房的開放性。
4.1.2 裝飾要與民宿主題相符
前文提到過民宿的設計要遵循整體與局部的統一原則,因此在客房的裝飾選擇上要以民宿整體的風格以及主題為基礎,民宿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往往會確定一個與眾不同的主題,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辨識度,因此在客房空間的裝飾品選擇方面也要按照這種思路進行,盡量選擇一些精致小巧的飾品,要具有藝術性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以此來增加客房的文化渲染力。
4.1.3 房型的科學設計
民宿是為進行鄉村旅游的游客進行居住服務的場所,因此在客房的房型設計方面也要根據游客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設置[3]。總體來說入住民宿的人群主要有三種。首先是單獨一人的游客,一個人進行鄉村旅游的大多是背包客,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是攝影愛好者或者學習攝影的學生,來到鄉村進行采風,這些人不會在客房中逗留太久,也不會在住宿上花費很多資金,因此可以設計六人左右的上下通鋪房供這些人入住。其次就是雙人游,這些游客一般都是夫妻或者情侶,數量眾多,是鄉村游的主要服務對象。因此在房型的設計上要以適合雙人居住的標準房以及大床房為主。最后是三人或三人以上的團隊游,一般都是朋友或者公司團建,雖然人數多,但是頻率不高,因此可以適當設計一些家庭房以滿足需求。
除了客房空間之外,最常用到的空間就是公共空間,就鄉村游中的民宿而言,其公共空間主要包括餐飲空間以及活動空間兩種。其中活動空間主要是指大廳中的休息區、娛樂活動區以及庭院區域。
在設計公共空間的時候,一方面針對餐飲空間的設計來說,首先要選好該區域在民宿中的空間位置。餐飲的需求是民宿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因此在設計的時候要遵循易達性原則,通常會將餐飲區設置在入口處,保證游客用餐的便利性。此外,由于鄉村旅游受季節因素的影響很大,其入住率的波動十分明顯,所以在設計用餐空間的時候要在易達性的基礎上增加其靈活性,在游客入住率低的時間段縮減餐飲空間,以此來增加活動空間,為旅游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入住率高的時間段擴大用餐空間,以此來滿足游客們用餐的需求。通過這種彈性的調節方式做到了對于公共空間的充分利用,同時,在用餐空間的設計上也要注重融入地域文化符號,比如說基本的餐桌餐椅以及杯盤碗筷,都是傳播地域文化的優秀載體,在選擇這些器具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其文化特性。
另一方面就是公共空間的設計,該空間的設計要在互動性與私密性之間掌握好平衡,在設計公共空間的時候,不同的功能區之間,比如休息區、娛樂區以及接待區要形成良好的互通,其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空間大小的規劃要進行合理的設置,讓這些空間成為有機的整體。與此同時來要隔離出一些具有私密性的小空間,滿足旅客之間交談的需求,全方位為旅客服務。
后勤空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區域,雖然游客們很少會用到這些空間,但是其對于整個民宿的正常運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4]。首先就是廚房的設計,廚房是最基本的后勤空間種類之一,在廚房的設計上,要選擇在隱蔽且具有良好通風條件的區域,與一般的民居廚房相比,民宿的廚房要設計的大一些,以此來滿足游客們的用餐需求。其次就是要注意民宿主人的生活空間,原則上來說為了保證雙方的隱私不被侵犯,要將主人的生活空間與游客房間進行隔離。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糾紛。最后,對于后勤空間的外觀設計也要與整個民宿的風格保持一致,防止后勤空間的外觀對民宿整體的氣氛渲染產生影響。
隨著鄉村游的逐漸火爆,民宿的發展也越來越快,想要更好地為游客進行服務,就要對民宿的室內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即可以為游客提供優質的服務,又能體現出地域文化特色,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