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了信息化、互聯網的時代,而作為信息化社交軟件的代表,微信互動平臺能夠隨時隨地地讓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這就產生了家校共育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微信互動 小學家校共育 教學策略
微信因其操作簡單、功能強大以及強悍的互動性等功能而廣受人們的喜愛,它具有信息獲取、分享、傳遞等功能,而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中,微信通常是教師與學生家長及時交流溝通的互動平臺。教師和學生家長通過即時的溝通與交流,可以針對學生在家中與學校的不同表現而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從而保證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都能夠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一、家校共育在使用微信互動平臺時所產生的問題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微信互動平臺也不例外。在家校共育的教學模式中引入微信互動平臺還有著以下幾點缺陷之處。
1.缺少專門的教學功能,家校共育過于形式化
也許一些學校創辦了屬于自己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但是公眾號中缺少相應的教學功能,例如沒有學生成績查詢、小學獲獎查詢、班級課程表等,而只是簡單的學校動態推送,有些學校的動態甚至不能夠評論與轉發,家校共育模式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把其看作一個新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2.教師與家長的互動頻率較低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教師仍然是教學的主體,掌握著教育教學的主動權,而學生的家長只能作為教育教學的配合者和參與者,雙方在教學地位上的不匹配導致家長與教師的實際互動次數較少。再加上現在社會工作狀況復雜,學生家長也有著自身的事情與工作,在家校共育的教學模式中不能夠即時的與教師進行相應的溝通,這樣的互動頻率變得更為低下,無法保證小學家校共育教學模式的有效進行。
3.雜亂無章的家校共育合作,缺乏相應監管
有些學校為了簡單、省事以及提高自身的教學聲望,在學校的公眾號中常常推送一些虛假、混亂的信息,例如學校只推送學校好的一方面,而學生在學校發生的實際情況若是有一些不好的情況,學校便會隱瞞下來。因為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長久以往,家長和學校的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只是一個表面工程,一方出現了混亂和虛假,另一方就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家校共育的合作模式成為敗筆。
二、提高微信互動平臺下家校共育的教學效率的相關要求
1.完善學校公眾號,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
為提高在微信互動平臺下小學家校共育的教育教學效率,學校要不斷完善微信公眾號的功能,并且做好信息的即時推送,保證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及時反饋給學生的家長,從而促進家長與學校、家長與教師的溝通有效性。
2.確立溝通的監管制度,提高教師與家長互動的有效性
近年來,在微信上的家長群中出現了家長炫富從而產生爭吵的現象,這其實是由于家校溝通缺少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制度所導致的。因此在家校合作共育的教學模式中,家長與學校雙方必須要明確溝通內容和溝通情況,做到有效進行溝通。
3.拓寬課外教學路徑,家中輔導教師進行教育
利用微信互動平臺進行家校共育也是拓寬課外教學的有效路徑。教師要做到每天向學生家長溝通課堂教學狀況,讓家長做好課外的教學補充,延長學生學習深度與廣度,并讓家長與學生一起復習課堂的教學內容,快速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記憶力。
總之,在微信廣受使用的今天,利用其功能性來進行家校共育的合作教育模式能夠有效聯系好學校與家長,讓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中共同接受教育教學,通過雙方合作從而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效率。盡管利用微信互動的家校共育模式還存有一定的不足,但是不能否定其先進的教育理論,以及教學成果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何偉振,譚優生.微信平臺在家校共育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7,(1) :72.
[2]林卓清,陳桂清.利用微信平臺,提升家校共育效果[J].中學課程輔導,2017,(14) :180.
[3]郭淑珍,劉歡.微信平臺助力家校共育[J].湖北教育,2016,(10)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