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薈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職業教育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發揮出有效的促進作用。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為了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勾玉,企圖通過校企深度合作來實現職業教育更好地發展,為人才培養提供重要保障。
【關鍵詞】職業院校 校企合作 問題 對策
為了培養更多技術型人才,應加強校企的合作力度,促進職業院校更好地發展。就目前來看,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還存在諸多問題,若不及時解決便會對職業教育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改善這一局勢還應采取有效的實施對策,加強校企合作力度,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本文將分別從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問題研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對策,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問題研究
從現階段來看我國職業院校教育中校企合作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規與管理機制、職業院校適應企業需求能力不強、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動力不足、未形成校企合作有效模式、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詳情如下。
(一)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政策法規與管理機制
導致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歸咎于缺乏校企合作相關政策法規,導致校企合作不穩定、不深入問題的產生。目前我國政府對校企合作進行了有效協調與統籌,但由于定崗實習、工學結合政策法規未出臺,導致校企合作運行機制、模式未能真正建立起來,基于這種情況下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中缺乏針對性不足,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有效落實。
(二)職業院校適應企業需求能力不強
就目前來看,我國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專業設置、培養方式、教學過程等方面不符合企業實際需求,未形成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機制,導致職業院校合作能力不高,無法吸引到合作企業。就目前來我國職業院校在教育教學中依然沿襲傳統教學模式,導致理論完整性與系統性的缺失,未形成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導致學生所學技能無法滿足企業實際要求。盡管我國部分職業院校意識到了校企合作實施的重要性,但未從專業設置標準、課程開發、實踐教學體系、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
(三)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動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中企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盈利為目標。從目前來看,我國部分企業還未意識到校企合作的好處,認為參與到職業教育會致使其利益損失,無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激勵政策與法規機制的缺乏導致企業無法通過職業教育來獲取人力資源,基于這種情況下企業缺乏合作意識,未將人才培養納入到企業價值鏈中,之所以企業不愿意參與到院校合作中,原因有三:一方面,使企業管理成本逐漸增加,學校安全學生在企業實習,企業則需對學生的吃住進行安排,導致費用成本的加劇;另一方面,還會使增加企業風險,如若學生在實習中發生事故企業便需承擔一些費用。此外,企業與學校之間沒有做好溝通與交流,在相關專業的課程建設以及培訓、實習方面都無法進入深度合作,這也導致學生參加實習的積極性不高,難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利于職業教育的實施。
(四)未形成校企合作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主要參與者為學校與企業部門,然而實際情況確實校企合作模式還未真正形成,無法促進企業與學校的內在發展,盡管有些職業院校已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力度,但收效甚微,屬于低層次合作,未形成協調的行動。由于缺乏校企合作溝通交流平臺以及合作模式,致使企業經濟效益無法得到保障,對校企合作造成不良影響,長此以往校企合作模式作用便難以發揮。
(五)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學校中所安排的專業教師一般都是專業從事理論研究型的,他們很少與企業實際工作情況進行交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基本就是根據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這對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能力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幫助。此外,從學校引進人才的角度分析,盡管從事教學工作也有一批年輕的教師,但是他們在教學實踐中缺乏經驗,從而使得教學工作中沒有給學生帶來幫助;再者,學校對教師培養也較為缺乏,對一些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沒有安排他們進行企業考察,掌握企業對應用人才的需求情況、能力以及實踐工作情況等,而年輕教師則在實踐教學中也沒有得到有效指導,這些因素導致了學生難以掌握專業知識和能力。
總地來說,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在校企合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導致相關問題產生的原因諸多,如若不加強對問題的管理便會對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造成不利,同時對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也會起到不同程度影響,基于此職業院校與企業部門應加強合作力度,共同化解管理問題,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開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對策
綜上筆者對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現狀進行了闡述了,從中發現諸多問題,若不及時改善便會對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施造成不良影響,為了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實施還應從政府部門、企業方面、學校部門來開展,為職業院校的校企合作的落實奠定重要基礎,詳情如下。
(一)政府方面
政府部門應根據職業教育相關法規參與到校企合作管理中去,履行自身職責對職業教育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增加資金的投入量,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開展。其次政府部門應對職業教育立法加以強化,確保完善法律體系的形成,對法律細則規章合理制定,同時對考核處罰措施加以強調,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實施。另外,政府部門應對傳統觀念理念加以轉變,對職業教育加以倡導,使職業教育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另外,職業教育應根據自身特點對評價考核機制進行建立,確保校企深度合作的實施,為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企業方面
在校企合作中企業作為重要的參與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實施,企業應充分參與其中,在國家人才培養中也可獲得自己所求的人才。人才作為促進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需要校企共同努力方可實現,作為企業家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對人才培養加強管理,通過校企合作可實現自身更好地發展。
為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落實,企業部門應辦好“企中校”,這也是校企合作實施的主要形式,通過“企中校”可充分拉近職業院校學生與企業的距離,零距離參與設備制造、制作工藝,通過校企合作能促進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確保學生學有所長、學以致用。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實施不能僅僅停留在校企實訓基地建設、技能培訓、學生頂崗實習上,還應在產品研發、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工藝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
(三)學校方面
在校企合作中學校發揮著核心作用,為了確保校企合作的有效落實學校應積極準備自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首先教師應對校企合作進行的必要性認識理解,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職業院校技術型人才不僅應具備理論知識,同時具備管理技能,據此院校應加強對人才的培訓與管理,通過與企業的合作來提高人才的能力水平,使其更好地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基于這一情況下,學校還應對長效機制進行建設,對專門管理部門進行設立,通過管理強化確保校企合作的有序進行。此外,對規章管理制度加以建設,確保校企合作有據可循。
在校企合作當中師資隊伍素質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合作的開展,據此構建一個專業的師資隊伍對于校企合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在具體實施中應對相關平臺進行搭建,通過實習、社會培訓等方式使師資隊伍水平大大提高,通過教師培訓還可使其理論水平得到提升。首先,職業院校還應加強與研究機構、各大高校的合作力度,使教師掌握更多高科技,提高其教學素質水平。其次,對教師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使其掌握社會企業的工藝、技術、設備、流程。在具體實施中,應從兩個方面來實施:首先,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活動,使教師感受到企業的運行方式,為教學工作的開展合理指導。再次,還應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來組織講座,使學生知識水平得到提升,掌握更多理論知識。除此之外,教師在知識講述中應將實踐課程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知識接受能力。
學校對于應用型學生的就業需要提供有效指導,因此,需要不斷完善當前的就業指導工作。一是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中,通過學生實習學習之后,企業根據學生的表現而提供一定的崗位,滿足部分學生的就業要求;二是學校要在相關專業的基本課程中設置就業指導的課程,讓學生能夠逐漸地掌握就業情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針對自己的不足而采取彌補措施;三是根據企業具體工作情況,如學生剛進入工作崗位,不會真正讓學生接觸實質性的工作內容,此時學生的心理難免會產生一些問題,此時學校就業指導人員需要積極地給予心理輔導,幫助學生順利地就業。
此外,職業院校在課程設計方面需要和企業發展以及經濟發展情況相適應,把相關專業的課程做好對應地調整,如根據產業不同情況而做好對應的課程設計,從而為學生學習實踐操作技能提供條件。第一,通過就業導向的方式,加強對市場分析,進而促進學生能夠順利地掌握有效的專業知識,達到培養學生具備知識能力和應用能力相結合的目的,為學生在就業中做好保障;第二,根據當前社會中發展的情況,學校需要積極和企業建立合作的長效機制。一方面,企業對應用人才能力要求方面可以有效地反饋給學生,同時也就可以為學生參與實習而提供條件。另一方面,學校則根據企業所反映的情況而調整教學策略,提升相關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束語
在實踐探索中,學校和企業之間達成一定的合作關系,這對人才培養而言十分重要,學生在學校中努力掌握相關理論知識,而進入企業參與實踐之后,則可以把自己所具有的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不斷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中,教師隊伍、校企合作以及學工部門等都需要積極配合,共同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進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促進學生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參考文獻:
[1]劉長生,侯雪梅.職業院校深度“融合式”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2) :49.
[2]段小莉.校企深度合作在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中的價值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6,(S1) :302.
[3]夏玲,宋建軍.校企深度合作: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和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01) :66.
[4]孫澤平,田書芹.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雙師型”教師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12,(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