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彬

【摘 要】目的:探究對PICC置管化療腫瘤病人并發癥使用護理干預措施的影響。方法:抽取在我院腫瘤內科經PICC置管治療出現并發癥的病人87位,對這些病人的所有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同時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有:規范PICC置管的操作步驟、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對病人增加健康宣傳教育、及時處理并發癥等,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進行護理干預的前兩年,PICC置管病人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11.37%,分別有以下幾種并發癥:導管堵塞、置管處感染、穿刺點滲血、導管移位、靜脈炎以及非正常拔管。對病人實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半年后,其出現并發癥的概率為8.1%,并發癥的種類未變,只是各并發癥的占比有所改變。結論:對PICC置管化療的病人實行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關鍵詞】PICC;護理干預;腫瘤;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使用PICC置管對腫瘤化療的病人來說有很多優點,分別有滯留時間長、可操作性強、減少病人重復穿刺等優點;這些優點都是常規的靜脈穿刺不具備的,但是使用這種方法可能會出現靜脈炎、脫管、堵管等并發癥。為了減少并發癥的出現,讓PICC置管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本文將采用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其效果非常明顯,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這段時間內來我院腫瘤內科住院的病人765位,為這些病人進行PICC置管化療,其中有87位病人出現了相關的并發癥,發生的概率為11.37%。其中男士占55位,女士占32位,他們的年齡范圍在44到63歲之間,(54.2±5.3)歲是他們的平均年齡;在這些出現并發癥的病人中,有肺癌36人、宮頸癌14人、胃癌26人、胰腺癌3人、肝癌8人;其中穿刺血管的選擇分別是頭靜脈14人,肘正中靜脈27人,貴要靜脈46人;在這87位出現并發癥的病人中出現了110次相關的并發癥,其中分別有靜脈炎、導管堵塞、置管處感染、穿刺點滲血、導管移位以及非正常拔管。
1.2 方法
為了進一步改善PICC置管病人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從2017年5月開始,我院腫瘤科從四方面對病人進行護理干預的措施,分別有嚴格遵守PICC置管操作流程、強化護理培訓與制度的建設以及管道的維護工作、對病人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對出現的并發癥積極處理。下面來對以上干預措施進行具體分析。
1.2.1 嚴格遵守PICC置管操作流程 ①對穿刺血管的選擇進行評估。在對病人進行PICC置管穿刺前,應當和家屬做充分的溝通,讓家屬明白穿刺的優點和可能出現的情況,讓病人積極配合。然后對病人的整體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檢查病人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異常的情況,選擇穿刺點時首先要考慮病人的右側貴要靜脈,然后在選擇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的位置要避開肘窩;盡量選擇5Fr的導管,在進行送管時,要慢慢進行,減少損傷。②固定好體外導管。置管結束以后,及時采用X光透視,來確定置管是否成功,成功的標志就是導管的末端達到上腔靜脈;確定置管成功后,將體外的導管做好固定,固定時使用3M膠帶將導管彎曲成“S”形。最后對體外導管的長度進行測量,為之后維護時更容易發現問題。③對導管進行嚴格的沖洗。每次進行輸液之前,需要對管道進行脈沖式預沖洗,沖洗時選擇的溶液為生理鹽水和肝素液;在進行化療藥物的輸液時,要確保每隔4小時進行沖洗管道一次。④對藥物的輸注順利合理安排。在進行化療藥物輸液時,一定要嚴格按照生理鹽水--藥物--生理鹽水--藥物--生理鹽水--肝素溶液的順序,使用這樣的順序是為了防止藥物之間產生化學作用等其它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對病人進行采血時,不能使用導管采血。
1.2.2 強化管道的維護工作 ①強化護理巡查。護理期間應該每天對病人的雙側臀圍進行測量,其目的是檢測靜脈血栓的出現;對病人體外導管的長度定期測量,為了是確定導管是否脫落現象;在進行輸液時,如果出現回抽血或者滴速每分鐘低于50滴的情況,說明導管可能出現堵塞,應該及時使用注冊器進行回抽,效果不明顯的可以使用溶栓的方法。②無菌操作。病人在穿刺成功后,需要48到72小時更換一次輔料,在更換輔料過程中要嚴格無菌操作。③預防導管堵塞。為了預防導管出現堵塞問題,每月應使用尿素酶注入導管中保持半個小時左右,然后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保證導管的暢通;或者病人可以一直口服藥物來預防堵塞。
1.2.3 對并發癥積極的處理 對靜脈炎的病人使用硫酸鎂濕熱敷,使用喜療脫軟膏對外部涂抹;對導管堵塞的病人使尿素酶處理;對導管處感染的病人使用無菌換藥并增加次數,嚴重的病人應使用抗生素治療;對穿刺點滲血的病人采取壓迫止血,同時控制上臂活動;對導管移位的病人使用X光重新定位;對非正常拔管的病人,改為對病人其他位置進行重新置管。
2 結果
經過對并發癥的病人進行相應的護理之后,其并發癥的出現概率有了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為8.1%。具體內容見表1。
3 討論
在腫瘤內科中,臨床為腫瘤化療的病人使用PICC置管技術已經越來越普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PICC置管可能會引起病人的并發癥,并發癥有很多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穿刺點滲血、導管堵塞、導管移位、非正常拔管等,為了進一步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概率,本文為并發癥的病人采取了護理干預措施,分別分析了以下三種措施,分別有嚴格遵守PICC置管操作流程、強化護理培訓與制度的建設以及管道的維護工作、對出現的并發癥積極處理。事實證明,經過對并發癥的病人實行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對病人的恢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蔡蕊,藺波.早期預見性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PICC術后機械性靜脈炎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05):706-708.
阮璐,李曉軍.腫瘤患者108例PICC置管化療的應用和護理[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02):135-136.
饒學燕,鄭紅彬,萬雪梅,王麗.個體化護理干預在腫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2):2106-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