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俠 李麗敏 牟曉楓 翟洪波 程鶴 宋國義
[摘 要] 近年來我國把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各高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成果顯著。然而,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我國地方高校仍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因此,課程組根據國內外人才培養的現狀、地方高校的特點及我國的國情,從人才培養理念、專業設置、“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等方面研究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規律和有效途徑。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9) 02-0026-02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國家支持地方高校轉型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正是對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發展現狀、當前就業市場對應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狀況等,加以綜合考慮而制定的新人才培養戰略目標,以滿足多方主體對人才的需求。[1]2014年,教育部以“大學改革試點戰略研究”為研究項目,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推動了地方高校的建設與發展。[2]2015年,教育部頒布的《引導部分地方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中提出,各地方高校積極探索實踐轉型發展,努力解決市場對應用型人才所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加強實踐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力度,構建“產、學、研”一體與“教、學、做”合一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并滿足經濟社會發展下就業市場對人才所需。[1]由此可見,國家相關文件的制定與實施早已為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指明發展方向。[1]
本研究依托佳木斯大學,面向黑龍江省地方高校,以地方高校轉型為發展背景下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我校及其我省相關院校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提供一條可借鑒的途徑,推動和提升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一 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突出問題
阻礙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辦學定位不明確、院校特色不顯著,人才培養觀念陳舊,專業課程設置、課程內容不能滿足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師資隊伍不健全,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善,實踐教學認識不深刻,教學評價片面化等,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地方高校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模式是阻礙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隱性力量,[3]據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灌輸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未能與現代技術、最新發展等方面的內容相結合。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合理性是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重中之重。調研中發現,地方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和課程內容安排上對自身辦學特色、辦學層次和辦學任務等考慮不周,不能以本地(省)經濟發展狀況為現實依據為各專業人才培養“量身定制”教學計劃,很多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針對性較弱,與社會發展所需之間脫節,不能很好地滿足地區行業、區域經濟的發展,市場服務力較低。另外,許多高校中的學院為了自身生存需要,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大同小異,資源配置重復現象嚴重,很難體現專業課程自身的特色。“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與保障,目前,大多數高校引進教師時注重的是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學歷的高低,而對實踐知識以及實踐能力的掌握要求甚少。“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渠道不健全,引進“雙師型”教師只追求數量而忽略質量,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師資結構比較單一,很難適應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式。[3]通過調查發現,各高校受多年來傳統思想的影響,只知實踐教學服務理論教學,卻忽略了將實踐教學與實際生產相聯系起來。實踐教學仍然是大多數高校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實踐教學條件落后、不完善,實踐內容跟不上社會需求的步伐。[3]產學研教學流于形式,沒有發揮良好的成效。高校實驗儀器、設備、場所都非常有限,工程實踐教學薄弱,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聯合機制,[4]校內外的實踐、實習和實訓基地需要進一步建設和完善。
二 有效實施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的路徑
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既要立足自身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環境,同時要借鑒國外高校的改革和發展經驗進行積極建設。具體的措施包括:
1 明確人才培養理念
人才培養理念是人才培養的戰略目標,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明確的培養理念有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1]人才培養理念的確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適應當今社會不斷變化的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服務地方并能引領當地的經濟發展,推動教育的進步。我校根據國家、省相關政策、文件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現實需要及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的內在需要,通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和經驗形成自己的辦學理念。即,提高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度,滿足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二期)、黑龍江省“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中蒙俄經濟走廊”和“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等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為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強省和高教強省建設、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國家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人才支持、智力支撐,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和服務。實現了辦學定位與區域經濟社會服務良性互動。
2 專業設置與地方需求相接軌
專業設置是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化、最優化,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及教育質量的提升。專業設置不僅要考慮到與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還需滿足應用性和實際性,增強地方經濟建設的服務能力,要根據地方行業、企業需求靈活設置,保證設置的專業與行業和企業有效銜接。學校應建立對社會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跟蹤調查機制,定期了解社會用人部門的需求、數量、專業標準和畢業生的反映,并根據反饋信息對專業設置進行靈活調整,除此之外,學校要對行業、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和規劃進行了解和調研,合理設置專業,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保證人才培養結構、質量符合地方經濟增長的需求。
3 健全“雙師型”師資隊伍
“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教學經歷和企業經歷、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健全“雙師型”師資隊伍是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力保障。“雙師型”教師的來源多樣化。既可以聘請或引進企業、行業中的高級技術人員、專家作為高校的兼職老師,兼職教師將行業、企業最新的前沿知識和技術帶到課堂上,列舉實際工作中的實例,分析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同時,每年有計劃地選派一些教師到國內外大型企業、行業、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訪問、學習,提高校內教師理論應用到實踐的能力以及創新、創造的能力。鑒于我校辦學定位是應用型、地方性、教學型的綜合性高校,學校高度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對“雙師型”教師培養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主要體現在職稱評聘、崗位晉升、評優評先、年終考核等方面優先考慮,每年有計劃、分批次選派一些教師到企業實習,并適當給予一定的補助。學校通過各種渠道將行業、企業中的優秀技術人才引入學院,擔任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和定期對校內教師進行培訓。另外,學校也不斷地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健全自己的實習、實踐基地,為老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平臺。
4 構建多樣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保證。我校以“明德礪學,崇尚實踐”的校訓為實踐教學的總綱領,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原則,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學時與學分比例。圍繞地方性綜合大學理、工、文、管等多學科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注重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標準及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已建設成了包含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質量監督體系,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與專業特色相結合、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實驗教學以實驗課程、課程實驗為主,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及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基本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踐活動以各類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夏季學期等實踐環節為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科技創新活動以學科競賽、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訓為主,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結合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構建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學校依托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校長創新創業基金項目,以項目建設促進科研、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以科技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為平臺,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及專業技能競賽活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校外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在“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創青春”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和第二課堂實踐效果。
加強校企合作,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充分利用高校的優勢資源,為企業提供理論支持,保障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企業才會長期與高校合作,才能將企業發展的最新、最前沿的東西與之分享,并為高校提供所需要的實習、實訓基地。
三 結束語
本文以國家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文件的制定與實施為背景,以地方高校佳木斯大學為例,對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國外高水平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相比,我國高校在轉型發展背景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還存在很多問題,如: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觀念、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等,這些需要學校、企業、政府和社會等的共同努力,堅持不懈,才能促進我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滿足多方主體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娟娟.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信陽師范學校,2017(05).
[2]張紅梅.地方高校轉型發展及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02).
[3]肖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J].湖北工業大學,2017(05).
[4]黃金俠.本科高校工程型人才培養的模式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責任編輯:張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