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時代新知識更迭的速度非常快,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高效閱讀尤為重要。閱讀教學是拓展語文教學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教師應該從如何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閱讀容量、提升閱讀能力等方面深入研思,積極的、有效地分析生情,規劃閱讀教學模式,以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的功效。因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正確有效地開展相關閱讀教學活動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發展;技巧分析
現代高中生普遍存在著閱讀概括能力差,語言文字表述詞不達意,思維狹隘、認知膚淺的弊病。究其原因是閱讀量少。只有加大閱讀強度,擴大閱讀范圍,才能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的效果。而知識日新月異地更迭著,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信息里排沙揀金,指導學生做到高效閱讀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 提取具有相同主題的文章共讀
我們知道,僅僅靠高中語文課本內收集選編的文本來訓練學生的閱讀技能,提高他們的理解概括能力是不夠的。如果你想更好地開展相關的閱讀教學,第一件事就是圍繞同一個主題選擇更多相似的好文章,推薦學生閱讀。比如我們在講授老舍《我的母親》一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借溫故觸發學生對“親情”話題文章中心的理解,喚醒知覺記憶后,便能事半功倍地完成新課程的閱讀教學引導了,進而推薦閱讀肖復興的《窗前的母親》,做隨堂鞏固練習。因為高中生基本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我們可以再推薦幾篇名篇如:莫懷戚的《散步》、張曉風的《母親的羽衣》,龍應臺的《雨兒》、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等文章,讓他們自習課或者周末進行補充閱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你課外閱讀的這些東西里,有千萬個接觸點是跟課堂上所學的教材相通的,這些接觸點我們可以稱之為‘記憶的拋錨處”,基于課內、課外多篇相似主題文本共讀,基本能鞏固學生對這種類型文章主題的熟悉度了。
二、 以結構同類化的方式呈現文章
在高中閱讀教學中,應重視整體閱讀。我們既不宜孤立地呈現文章,也不宜把文章七零八落地呈現出來,為了達到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最好選取有固定的結構模式的文本,橫向比較閱讀。比如《無衣》《碩鼠》《靜女》等詩文,采用重章復唱的模式,我們可以以一段作為切入點進行解讀,其余文段可以安排學生范水模山;比如《過秦論》《寡人之于國也》《游褒禪山記》等文章是迂回說理型結構的,比如《項鏈》《藥》《羚羊木雕》《爸爸的花落了》等文章以物體線索推動情節發展的,這些文章可以分組組合閱讀。
根據文章的結構特點,我們可以有效選擇、優化組合閱讀教學的文本,以精準的切入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同時,這樣的設計也符合學生閱讀的“整體——部分——整體”的思維規律,真正做到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三、 整體設計存在的問題
閱讀精準化、速度化教學需要以單一的文章閱讀為基礎,進而引導學生在多篇文章閱讀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以一篇典型文章為范文,激發學生的起點思維,再把多篇文章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相互比較,在相似、相異、遷移、沖突等方面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提問和討論,能延伸學生的組織、拓展、評價和創新能力。
四、 以積累助力閱讀,深厚文化積淀
“紙上得來終覺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語言閱讀鑒賞能力只能通過具體的漢語知識的積累活動來實現,這是豐富學生語言儲備的必要途徑之一。教師應通過以下途徑使學生更好地積累文學素養,助力學生閱讀。
其一,注重碎片化句子的積累。同學收集自己喜歡的、優雅的句子摘錄在筆記本,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通過這個活動,以便學生從普通的默讀世界進入到有聲閱讀的殿堂,無聊的閱讀教學活動也變得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教師可以借助教學檢測手段,將古代詩歌、著名的句子、寓意諺語、成語等作為課堂測試的一部分,督促學生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學生會漸漸發現漢字的審美價值,語言的張力,找到閱讀的樂趣。
其二,不定時舉行有關詩歌和古典文本的閱讀、朗誦活動。張志工先生曾說過:“詩詞的語言、音韻、韻味,讓人讀來賞心悅目。”結合新教材標準,教師可以選擇優秀的古代詩歌和散文,推薦學生閱讀和朗誦,多開設讀書交流課堂,讓學生或朗誦作品或表達自己閱讀的心得,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加深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
五、 結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章之間的對話過程。高中語言教學應側重閱讀教學,“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強調了多讀,理解性思維在量的催化下自然水到渠成。
閱讀能怡情益智,厚實學生文化底蘊,閱讀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閱讀能淬煉學生靈魂;我們的閱讀教學,最終都是為了構建學生獨立思維,閱讀教學功惠及遠。
參考文獻:
[1]王翹楚.高中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7.
[2]陳寧.藏族高中漢語文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5.
[3]彭新媛.寧夏地方文化資源在當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開發利用[D].銀川:寧夏大學,2013.
[4]趙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麥玲玲,廣東省茂名市,廣東省茂名市電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