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育數學課程難學,主要體現在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內容設計難度大;職業教育數學學習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職業教育數學教材體系內容安排不妥;記憶方法選擇不合適影響學習數學的效果;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內容與考試試題之間的不協調等。
關鍵詞:職業教育數學;課程難學;因素分析
進入職業教育階段,學生普遍反映職業教育數學課程難學,學生一時難以接受。為了深入地了解上述現象產生的根源,系統地研究職業教育數學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職業教育學生找到應對策略。筆者加強調查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內容設計難度大
(一)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提出的概念、理論比較抽象
職業教育數學基本概念是學好數學知識的基礎,雖然抽象性強,只要教師方法得當,職業教育的學生基本上可以接受這些數學概念。當然,由于數學概念內容較多,如果引導不當,就容易發生記憶上的混亂,從而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也增加了學習化知識的難度。此時,如果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學生在認識上述數學基本概念時難以深化,其結果必然發生數學知識積淀,出現無序性和不穩定性的現象,增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從基本的數學概念、原理、公式等;到相對復雜的函數、立體幾何、極限等抽象性強的概念,以及相關的數學知識會擾亂學生學習生活,進而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一旦這些概念和理論學習遇到困難,特別是當需要具備相當的數學基礎和數學想象概念時,會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 職業教育數學學科內容雜,概念多,顯得比較混亂
職業教育數學內容多是指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概念多是指職業教育數學本身就是由很多相對獨立的數學知識集合而成,整個職業教育數學教材編排本身就涉及很多的數學概念,而且成連環出現的狀況。顯得比較混亂,則是職業教育數學理論知識看起來相對獨立性強,有關聯,但關聯度不強,其內涵和實質顯得分散,特別是無理數、函數理論和極限等理論抽象性強,頭緒繁雜,一時學生難以理清線索,掌握知識一時難找到突破口,設計作業時,選擇題、改錯題、推斷題等都感覺無從下手。與其物理學科相比,數學學科顯得零散,推理性較弱,解釋的理論嚴密不足。
(三) 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雖相聯系但存在跨度
職業教育數學大量的知識處于宏觀與微觀范疇,通過宏觀學習,或進行數學實驗獲得的一些數據,得到的結果往往與學生的未來職業相差甚遠,總結并歸納出抽象的數學定理和公式,很難找到相關其中的變化規律,其性質以及相關規律很難被學生理解和應用。職業學校的學生學習數學與未來的工作崗位關聯性很差,也是感覺數學學習沒有興趣的主要原因。無論從微觀看,還是宏觀看,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以及未來的工作崗位雖相聯系,但存在很大的跨度,認識這個邏輯程序有一定的難度,缺少任何環節都會造成認知障礙或思維障礙。
二、 職業教育數學學習思維能力要求較高
(一) 職業教育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職業教育數學學習是需要抽象思維能力,離不開科學抽象邏輯方法及相關的數學方法,可是面對這些方法,對職業教育學生來說從未遇到過。
(二) 職業教育的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學習職業教育數學學科需要形象感知、記憶和識別過程,在職業教育數學學習活動中思維機制體現在:觀察→意象→聯想→想象→模型,職業教育的學生沒接觸過這種思維模式。
(三) 職業教育數學符號思維能力
職業教育數學符號能夠幫助思維活動,其實際涵義可以以符號來表達。常用的數學符號來表示一定的數學數量關系,也可以用符號來開展數學思維活動。數學符號、數學式和數學方程式表示數學間相互關系,體現出應用數學符號進行思維的模式。
三、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體系內容安排不妥
(一)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內容整合不合理
數學學科知識體系,體現出其數學的一般規律,教材內容中關于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邏輯順序不合理。不適合職業教育的學生學習選用,與職業教育的學生認知密切相關。
(二) 職業教育數學集中更多的難點內容
職教的學生相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基礎都比較差,當前的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其難度分散不夠,每一章節內容學習的難度偏大,對剛接觸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顯然不適合。
四、 記憶方法選擇不合適影響學習效果
(一) 職業教育數學知識編排無序影響學生的記憶能力
在職業教育數學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習時段內知識信息量是有序的;而每個人的學習時段、知識信息的存儲則處于零亂狀況。無序數學知識很難學習掌握。
(二) 職業教育數學記憶方法不科學影響結果
職業教育數學知識相關的概念交織在一起,影響數學知識信息的吸收,也與遺忘交互規律影響有關。知識點滴積累和存儲都與掌握數學學科記憶方法有關。
五、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與考試之間不協調
(一)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編寫內容不符合學生的實際
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靈活地解題方法與技巧,職業教育數學教材這方面的內容缺失。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內容不符合學生思維方式,學生預備知識不足,存在心理障礙,都會影響解題的速度。
(二) 職業教育數學教材安排習題與考試不合理
教材題型單一和測試目標規范影響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難激勵出學生的創造力。職業教育數學考試涉及題型很多,應優選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自覺地完成習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如果長期接受單一的、低層次的和理想化訓練,很難培養出在考試時面對新題型時順利完成任務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劉智運.論高校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6(2):24-34.
[2]蔡羽.研究性學習與數學教學[J].貴州教育,2005(16):45.
[3]王金發,王國雄,等.創建“開放式、研究性”課程教學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03(15):25.
[4]鐘啟泉,李其龍,張可創.研究性學習國際視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5]文聲芳,邱麗娟.論職教數學研究性教學模式[J].才智,2008,6(8):124-125.
[6]楊文娜.淺談借助多媒體優化數學教學的契機[J].同行,2016(8).
[7]王洪永.例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的契機[J].求知導刊,2016(6).
[8]王霞.計算機多媒體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3(16).
作者簡介:李志強,河北省黃驊市,黃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