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逐漸被應用至學校教學中,體育學科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接受的一項重要內容,其教學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到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意志力培養等,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對小學體育教學有效互動的創新方式方法進行詳細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的相關工作提供寶貴經驗。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有效互動;創新性
素質教育的普及使得現階段學校對于體育教學也有了新的認識,而對于學生的培養也不再是單純的文化知識,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在今后小學教育就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而體育教師也應該在新時期下結合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開展相關教學,針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互動性方式方法進行分析,并且將創新方式應用至當前體育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有利基礎。
一、 有效互動概述
互動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而有效互動則是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掌握知識的交流行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通過課堂互動、溝通與交流,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對課堂教學進行完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一個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對于周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無法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上,這也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通過有效互動,來吸引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保證教學質量。
二、 實現小學體育教學有效互動創新性的方式分析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相對較差,而有效互動則是可以減少學生在課堂中的不適感,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并形成良好的鍛煉意識,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有利基礎。
(一) 更新教學觀念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采用單一的知識講授方法來實現課堂教學,然而學生的年紀相對較小,對于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并不能完全了解,進而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無法保證,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進度。因此,在今后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更新教學觀念,樹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并且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項重要教學目標來實現,與學生之間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有效提高互動的有效性。
(二) 創新教學形式
在新時期下課堂教學形式逐漸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而為了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小學體育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特點以及現代化教學技術,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充分體會到體育的樂趣,進而形成自主參與意識,自覺與教師進行溝通,比如游戲教學、情境創設等教學方式,都是可以實現與學生之間有效互動的教學方式。
(三)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往的教學中,課堂教學往往會因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單一等,削弱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通常會對課堂教學抱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也不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課堂與互動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以《韻律活動和舞蹈》這一部分教學為例,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影音,讓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內容產生興趣,并跟隨著音樂舞動身體,而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于這一部分教學內容的興趣,來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運動會的樂趣,為今后體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
(四) 實現課堂教學有效評價
在小學階段,學生喜歡通過自己的表現來獲取教師的表揚,而教師對學生正面積極的評價,也可以帶給學生一定的精神動力。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今后可以通過鼓勵學生、運用激勵語言評價學生的方式,來實現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遵循“適時、適度、適地”原則,避免學生出現自傲情況影響教學進度。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傳統教學觀念已經無法適用于現階段的人才培養,而其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對學生個人能力提升的限制也已經充分體現出來。因此,在今后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來實現教學設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通過深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來進一步強化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都可以進一步提升,促進學生身心發育,同時也為培養綜合性人才奠定有利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文毅.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9):125-126.
[2]陳亮.小學體育合作學習中課堂師生互動行為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1):364.
[3]田文林.實現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互動的創新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6(27).
作者簡介:魏瓊,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姑蘇區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