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是學生是獲得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途徑,作為學校主要的網絡信息教授渠道,信息技術課老師在講授計算機的相關操作之外,也肩負著培養學生對網絡上的信息分辨的能力,讓學生能在龐大的網絡信息浪潮中不至于迷失方向,避免網上不良信息帶來的危害。本文是研究如何把品德教育滲透到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當中,保障小學生在網絡信息的影響下平平安安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德育滲透
一、 引言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心智不成熟,經歷和見識少,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和善惡觀等等都還沒有形成,處在一個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年齡段。網絡世界信息量龐大,如果教師不對學生的道德思想加以培養,可能會使學生在網絡中受到不良信息影響,從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怎么對學生進行道德思想的培養卻難倒了部分教師,對于這個問題,筆者的研究或許能起到一些作用。
二、 明確計算機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從愛護計算機這件小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感和責任心
有些小學生還處在很任性的階段中,如果貿然對他們進行一些道德灌輸,他們可能并不會照著執行,如果信息技術老師恰好又是學生不怎么喜歡類型的教師,甚至學生還會產生和老師反著做的心態。老師規定不要做的事情學生偏要去做,老師要求要做的事情學生偏偏不做。所以教師先采用溫和的態度,先從愛護計算機這件小事開始,逐漸向更加廣泛的道德觀念發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出正確的道德價值觀。此外,學校計算機是學校的公共財產,學生本來就應愛護,而且如果計算機出了問題,導致信息技術課上不了,這對學生也沒有好處。如果教師順利培養出學生愛護計算機的責任心和意識,那么就可以借此推廣到學校的其他公共財產上,進而推廣到社會公共財產等方面,學生的道德觀和責任心在這過程中就能得到一步一步完善。進而達到培育學生道德感和責任心的目的。
三、 明確計算機的道德規范,遵循網絡上的法律法規
信息技術老師在開始給學生上課時,需要給學生介紹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讓學生知道計算機方面照樣存在法律法規。小學生的法律意識本來就淡薄,教師可以趁此機會做一個法律宣傳,讓學生知道法律。這對于將來規范學生的行為沒有壞處。
此外,老師還要提醒學生,在使用計算機時不要傳播計算機病毒的問題。當然小學生里幾乎不可能存在能編寫出計算機病毒的人,但是小學生存在有傳播計算機病毒的可能性,不管是有意傳播還是無意傳播,后果都很惡劣。所以老師要在信息技術課開始的時候教給學生故意傳播計算機病毒會觸犯國家法律的一般常識,以及學生對于計算機病毒怎么進行一些簡單處理。太難的方法小學生也學不會。在信息技術老師的努力下,學生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法律意識的增強也增加了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同樣達到使學生在網絡信息浪潮中健康成長的目的。
四、 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消除網癮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普遍不高,容易陷入網絡世界的誘惑。比如一些網絡小說,一些網絡影視作品,網絡游戲等等。特別是游戲,部分小學生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特別是4-6年級這個時期,是部分小學生開始接觸網絡游戲的時間段,這也是大部分人迷上網絡游戲的時間段。網絡游戲為什么這么吸引這些小學生呢?根據筆者的淺見,網絡游戲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充分地調動了人的七情六欲,七情指喜怒哀懼愛惡欲,而六欲是指眼耳鼻舌身意。這么看來幸好網絡游戲不能從屏幕里噴出香水,不能從屏幕里遞出美食美酒,也不能從屏幕里遞出游戲中的漂亮衣服,否則它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滿足了人的七情六欲了。但即使網絡游戲做不到以上這三點,部分小學生已經沉迷其中了。對于如何預防小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老師剛開始應該充分向小學生宣傳網絡游戲的危害,并且多舉一些沉迷網絡游戲導致自己下場悲慘的例子,讓學生們知道,如果沾上了網癮沒控制住,其后果會有多么的可怕。這些例子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家長們做一點宣傳,讓家長們在網癮問題上用點心。除了網癮,還有一個要讓學生們提防的問題就是網上交友。
小學生由于經驗還不足,還不太懂得分辨真假,對于他人容易盲目信任,也不知道保護自己的家庭隱私和個人隱私,可能會對網上交到的“朋友”交心交肺。當然,這和平時所受的教育有關,小學教育里就是提倡誠實守信說真話,所以部分小學生都不大會在朋友面前撒謊。對于這方面,老師應該多多教育學生,不要盲目相信他人,也不要對網絡上的陌生人透露任何個人和家庭隱私。此外,對于網友提出的見面請求也不能輕易答應,要見面也得把安全工作準備做足。比如見面地點的選擇由自己定或者拉上一兩個大人一起去,最好是拉上大人一起去,沒有大人在的話小孩子再多也算不上多安全。如果實在是怕麻煩,當初在提出見面這件事時就不應該答應,直接拒絕就沒事了。
五、 培養學生與人的協作能力,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
在未來,學生避免不了與他人進行合作和競爭,事先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學生在未來的發展。此外,團結互助本來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符合德育這個目的。而且如果是多人協作的話,學生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在單人學習中所無法學到的東西,例如組織和協調方面的能力和經驗,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在未來社會肯定需要,但是一個人單獨學習卻無法學到,只有學生在和多人一起合作學習時才能學到。信息技術課中我們經常會組織多人合作學習,比如設計一個精美的文集PPT。這個PPT包括板塊設計,圖片收集和加工,文章內容的構思,整體的結構把握等等。這個活如果單獨讓一個小學生來做,即使能做出來,時間也會花很久;如果是多人合作就不同了,通過以多人分工合作的形式,將這個項目拆分成幾個環節,然后由1-3人負責一個環節,這能極大地提高效率,每個人的工作量也會大大減小。首先小組討論好文集主題,然后分組開始,一個組收集圖片,處理圖片,另一個組查找相關的資料來構思文章。之后再討論板塊設計和文字圖片的排版,最后就是整體制作了。在這個過程里,學生難免會遇到意見分歧以及各種合作上的問題。比如,多人收集圖片或者文章的話,這就給了偷懶的人可乘之機。這些小組運作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既是對小組負責人能力上的磨煉,也是對小組全員合作能力的磨煉,如果順利集合小組內大家的力量渡過難關,將這個文集PPT做出來,不管是否做得最好,至少這個多人合作制作一個大項目的過程對于其中的每個成員都是一種成長和磨煉,這個經驗絕對會給那些長期習慣一個人學習的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快樂體驗以及成就感。
六、 活動或者競賽也是達到宣傳目的的一種好手段
小學生們好動,對于活動很感興趣,特別是一些很熱鬧的活動就更為喜歡了。利用好這一點,其實也能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例如,可以搞一個網絡安全方面的知識競賽,在班級內部舉辦,將全班幾十個人分成5-8個組,每個組保持在6-10個人,讓每個組收集網絡安全的相關資料,將收集到的資料做一個整理,寫成一篇演講稿,然后組內選出一名同學上臺演講,老師再評分,按照收集資料的多少,演講的好壞,文章的好壞來評分,選出其中的前三名來給予獎勵等等。這種活動,在豐富學生的網絡安全的同時,這也能鍛煉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和演講能力。
再或者,還可以讓學生就網絡游戲的危害這個話題,在網上盡可能地找網癮少年的例子,例子越多越好。教師給找的最多的前幾名準備好足夠吸引人的獎品。這個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尋找,自己去見證,中國被網絡毒害的青少年數量多,那些人的遭遇慘,從而讓那些已經有了網癮或者正在被網絡游戲所吸引的學生引起反思和警覺:這些人的下場將會是我的未來嗎?我繼續玩網絡游戲的話,這些事就會發生在我身上嗎?未來我會為了要上網而傷害那些愛著我的家人嗎?有了這份考慮的話,至少學生們再次接觸網絡游戲的時候,會多一份猶豫,如果老師和家長再多多在網絡游戲方面教育孩子的話,幫助喜歡上網絡游戲的學生戒除網癮并不是難事,本身孩子還年輕,受到的毒害還不深,糾正方法得當的話可以順利戒除。而對于那些根本沒玩過,沒接觸過網絡游戲的學生來說,這個活動相當于是給他們做一個知識普及,讓他們在面對他人慫恿去玩網絡游戲時能拒絕得更加堅決徹底,避免一“網”情深,而從此走向不歸路。
七、 結束語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并不單單只是教授學生們怎么進行一些計算機上的操作,還肩負著對學生們關于網絡安全的教育責任,以及網絡安全上的品德教育。同時小學時期也是最容易發生問題的時期,特別是網絡世界,這會將一個小問題無限擴大。所以老師就要在平時提醒學生在網絡世界里要注意的細節,保證使錯誤防患于未然。此外,取得家長的支持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畢竟小學生在學校沒什么機會接觸網絡,只有在放學后他們才有接觸網絡的機會,這時候比起老師,還是家長更方便管教學生,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努力,讓小學生在網絡信息的沖擊下平安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林.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J].學周刊,2011(1).
[2]毛毅平.中職生計算機教學中的信息道德教育實踐[J].中國職工教育,2012(4).
[3]徐曉匯.淺談信息技術教育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研究,2008(9).
作者簡介:
秦璐,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市福田區教科院二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