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圖是地理學信息重要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法。讀圖能力,是指對地圖信息進行識別、分析、處理以及繪制地圖的總稱。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就是培養學生將圖像信息轉換為其他信息靈活處理應用的基本能力。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對于培養學生能夠將地理圖表進行查讀和分析進行了重點要求。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讀圖能力
一、 使學生掌握地圖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讀圖技巧
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明白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的基礎是什么。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基礎就是引導學生對地圖基本知識的學習和常用圖例的識記。使用地圖是學好地理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地圖信息解讀和處理更是歷年高考地理試題中所占分值比重較大的重要部分。因此,學生應當熟練掌握基本的地圖知識,了解地圖中常用圖例,及其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和相應的文字解釋說明。對于常用的地圖要能夠進行理解、區分和記憶,如分布圖、統計圖、地理聯系圖、地勢地形圖和景觀圖。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良好識圖習慣,樹立起在學習中遇有圖文結合的知識點能夠及時用圖的意識,并且建立一種能夠將地圖當作學習工具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學生應該熟練使用圖例、比例尺、指向標這三個要素,也要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對應地圖進行標注。例如,識圖教學中培養學生可以明確區分陸地、海洋、河流、湖泊、山脈、城鎮、鐵路、公路等;能夠辨識記憶資源、礦產、工業、自然保護區、污染源等各類地理事物在地圖中的表現方法;能夠熟練掌握比例尺與實際距離的換算、經度、緯度與黃赤交角等問題的計算;能夠明確記憶等高線、等溫線、等降水線等表示方法和具體含義;能夠根據抽象的地理信息表達方法讀懂地形起伏、海拔高度大小、坡度陡緩、山脈走向等地理信息。
二、 使學生掌握基本讀圖原則
地圖所表達的信息十分龐大復雜,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指導學生在讀圖時能夠遵循基本的讀圖原則。首先,應該遵循圖文結合的原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在讀圖時,應該結合教材中文字信息,相互印證,相互補充。不僅要發揮文字信息的精準化和具體化,更應該發揮出地圖所表達信息的直觀化和抽象化,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在學習文字信息時,能夠及時在地圖中進行標注。學習地圖信息時,能夠學會使用文字進行總結。發揮文字信息與地圖信息的內在聯系。其次,應該精簡地圖信息的原則。一張地圖所表達的信息十分龐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指導學生讀圖時,要針對自己所需的信息對地圖信息進行精煉和簡化,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精簡地圖信息。引導學生在讀圖中注意地圖的主題,指導學生在某個地理問題上,明確自己的獨特目標,需要在地圖中讀取哪些重要信息。最后,學生讀圖時堅持地理知識互相關聯的原則。教師引導學生在對地圖進行解讀和學習時,應該把握多方向知識之間的聯系,使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能夠搭橋牽線。學習新知識時,能夠復習舊知識,在鞏固舊知識的網絡結構中添加新知識,構建出屬于自己的思維圖式。這樣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對于地圖知識的記憶和聯想,更有助于學生對于地圖信息綜合概括能力的提高。
三、 培養學生具備對地圖信息的分析能力
為了獲取地圖上對自己重要的且有價值的信息,教師應該在學生能夠讀圖的基礎上,加強培養學生對分析地圖信息的能力。所謂地圖信息的分析,就是學生在讀圖過程中,對地圖信息能夠進行思維加工、信息取舍、重組、歸納、處理并得出相應的地理特征、地理規律、地理要素和地理因素之間內在聯系的過程。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有價值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地圖信息的分析。以提出問題為思維導向,引導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解讀信息。這樣不僅限制了學生在解讀地圖信息時的隨意性,更是能夠起到良好的向導作用。對于一幅地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學會一圖多用一圖多思。例如,在學習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時,轉換不同角度,可以學習不同的地理知識。如果能從地殼物質循環的視角進行分析,則可以鞏固學生對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知識的學習。如果從海陸間水循環視角進行分析,那么學生則可以鞏固對海水、降水、地表、地下徑流等知識的學習。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通過多渠道對地圖知識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圖多用和多圖并用的地圖信息分析能力。
四、 提升學生圖文信息圖表信息轉換能力
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核心就是提高學生將圖文信息和圖表信息進行轉換的能力。目前在高考地理教學任務中,對于圖文圖表信息轉換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想要在地理高考中取得十分理想的成績,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地理基礎知識,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和正確的分析能力。地圖信息不同于其他的地理知識,它需要對地圖信息進行基本的識別、分析和能夠進行信息轉換。因此,在讀圖時要求學生應該具備基本的圖表信息轉換能力,圖文信息轉換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該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具備基本的圖像信息與文字數據信息分析、推理和轉換的素養。例如,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整體圖轉換為局部圖、表格信息轉換為曲線圖,等等。
五、 總結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高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讀圖能力的提升,不僅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更是使學生直接終身受用。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了解地圖知識中的常用圖例、基礎圖識,還能在以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對地圖知識進行最簡單的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圖知識教學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內容。它也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方法。高中地理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地圖的作用,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這是高中地理教育對每個教師的最基本要求。高中地理教師應該重視地圖教學對地理教學起到推動作用的重要性,應該將其貫穿于學生三年高中學習的始終,努力做到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為基本任務。
參考文獻:
[1]許立軍.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幾點思考[J].情感讀本,2018(27):49.
[2]趙金秀.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175.
作者簡介:
頡現辰,河北省邢臺市,河北隆堯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