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一些教師更為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忽視學生整體歷史素養的培養。因此,本文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對高中歷史教學能力進行提升。從論述核心素養和高中歷史教學能力的相關概述出發,找出了現階段歷史教學過程的現狀,最終提出了基于核心素養下對高中歷史教學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相關概述;現狀分析;提升建議
核心素養要求不單單只注重學生的成績發展,而應該更多地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尤其是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逐步地建立起來,就更應該注重這個階段價值觀的培養和發展。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并不是很重視歷史知識的學習,認為只要簡單地背一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績,還有一些教師則是較為片面地教授歷史,認為能夠對將來升學有好處的就讓孩子多學習,不利于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則采取放棄的態度。這種對于歷史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是極其片面的,那么,基于核心素養下對高中歷史教學能力的提升是值得我們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 核心素養和高中歷史教學的相關概述
(一) 核心素養內涵
現階段,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核心素養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和條件下提出并發展起來的。那么,將核心素養與高中歷史相結合,則包括要對學生進行時間和空間觀念的引導;要通過足夠的史實和史料來作為引導學生的事實依據,并且能夠對當時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足夠多的了解;同時需要幫助學生,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的解釋能力有所提升,并能夠在這個整個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 核心素養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
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之上,高中歷史教學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空洞無味,能夠逐漸豐富歷史課堂教學,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在良好互動的前提下,更好地了解和學習歷史知識。同時,這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下,學生更加主動地去探尋歷史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教師一味地進行灌輸理論知識。
二、 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中歷史的學習不再像初中歷史的學習是簡單的記憶和背誦,它更需要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對當時歷史情況的把握。而在現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準確地找出這些問題,我們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能力。
(一) 教師和學校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教學存在片面的理解
在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大多都是以提升孩子的成績為主要目標的。對學生提升成績有利的,教師和學校才會重視,但對于學生提升學習成績無利的,則會對該部分知識拋棄,這種比較片面和功利的教學是不正確的,也是不可取的,這將使學生在接受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長此以往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 教學過程比較枯燥無味
在現階段的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之所以對歷史知識提不起興趣,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歷史的過程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為了趕課堂進度,都會采取只對教科書上的內容進行講解,而不會對課外內容進行相關的擴展,導致學生對相關的歷史史實不能都準確地了解,也就對歷史提不起興趣。
(三) 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存在著缺陷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大多學生是將更多的精力與時間花費在對書上歷史知識的死記硬背上,我們不否認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記史實是較為基礎的方面,但是將過度的精力和時間都花費在這個上面則是不提倡的。更應該注重的是對史實的了解和理解。學生自身的學習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著不足和欠缺,教師在很大程度上也不能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動態,還是需要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和探索相應的知識,但一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這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三、 基于核心素養來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能力的建議
核心素養在歷史教學上的表現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了解歷史史實并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和方法去看待問題。高中教學能力的提升更要使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相關特點來進行更為有效的歷史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歷史、了解歷史、解釋歷史、正確地認識歷史等方面都能夠有較大的進步和有效的發展。因此,我們將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能力。
(一) 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和方法
在高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局限于教師對教科書上的講解,這樣也會使課堂顯得更為枯燥。因此,小組合作則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調動和活躍課堂氛圍。在教師具體實施的步驟中,可以就某一課的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段歷史讓學生們進行分組合作,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要求其對相應的歷史過程進行演習,在整個過程結束以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表現來對該段歷史進行分析和講解,這樣,學生的印象會更為深刻,也會激發學生繼續主動學習的激情和熱情。
(二) 激發學生學會主動思考的能力
在高中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讓學生保持主動提出問題、主動發現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做到先讓學生自己對該段歷史進行查閱資料和史實,然后學生自身能夠提出一些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想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在這之后,教師再根據相應的問題和方法來進行解答。對學生這種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的培養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就應該注意,并對其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提升的。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歷史的教學能力也能得到更為有效地提升,這將是一個雙向促進的過程。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主要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中之重。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和這種現狀的改變也不是一個著急的過程,它更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更注重的是學生各方面學習歷史能力的培養,而不再是靠簡單機械的記憶來提升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丁義華.基于核心素養下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8).
[2]董海斌.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教學初探[J].科普童話,2018(9).
[3]吳海邊.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能力提升的思考[J].高考,2017(6).
作者簡介:
姚麗平,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海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