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彩
【摘 要】探究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并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從業的醫生隊伍提出相應的建議。運用相關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從事相關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醫學工作者經驗分析服務體系隊伍建設的意義和價值。顯然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尚不完善,需加快建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現狀
【中圖分類號】R1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3--01
前言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城鄉居民對于健康問題愈來愈重視,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包括健康、醫療、保健、公共衛生服務及健康教育等相關方面的內容,為群眾提供便捷、居家服務等多方面的醫療衛生服務。目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存在不少短板,如設施條件較差、服務體系不完整及從業人員少等,但人才隊伍建設依然是主要矛盾,依然面臨專業素質水平較低、人員數量不足等問題[1]。因此,我國針對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發布相關體制規劃,現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現狀提出對應的解決措施,分析如下。
1 我國基層醫療工作者現狀
基層醫療工作者,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衛生室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指全科醫生。全科醫生要求工作者具備完善的醫學知識和診斷標準,能夠以人民為中心,以促進人民的健康為目標,完成醫療、保健、健康教育、康復、公共衛生服務以及預防等一系列基層衛生服務。
1.1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和診療人數狀況
據相關資料表明,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數目達989451個(截止2017年7月初),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占比94.25%(932516/989451);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診療人數達391698.5萬人次,其中基層醫療服務機構診療人數占比54.58%(213786.5/391698.5)[2],以上數據顯示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占比較多,其中全科醫生是參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主要工作人員。
1.2 人才隊伍建設現狀的突出問題
2015年我國全科醫生達到185645名,相比前兩年均有所增加,其中鄉鎮衛生院的全科醫生有80975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有73288名。2015年我國獲得相關培訓合格證的人數達118186名,相比前兩年有所提高,其中鄉鎮衛生院的人數達55541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人數達40199名。同期全科執業醫師人數相對執業醫師總數,占比5.20%。雖然我國全科醫師總數在不斷上升,但占比數卻不太理想,達不到我國提出“到2020年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醫師”的目標。
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對于工作負荷感到不滿意的占77.19%,對于獎金分配制度感到不滿意占67.46%[3]。以上結果說明,人數不夠、工作負荷、薪資分配問題是導致基層醫療機構不完備的主要問題,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服務建設是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和建設。
2 我國全科醫生的培養模式現狀
第1點,加大我國基層醫療衛生的人才培養;第2點,激勵醫療人才從事基層服務;第3點,完善醫療衛生制度和人才機制留住人才。以上表明,我國統籌當前與未來的發展,通過采取規范化、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我國醫療衛生人才的專業技能及素質水平。并據相關資料表明,我國已在2010年開始有關培訓項目,為全科醫生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基層醫療衛生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2020年需要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分級診療制度,提高其服務能力和完善保障機制,創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層級優化、規模適當、職責明確及富有效率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對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促進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長遠意義。同時,我國對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需滿足數目適宜、質量較好、結構明確的要求,對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顯得非常重要。因此,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應該完善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政策。
4 加快基層醫療衛生全科醫生隊伍的建議
全科醫學的出現,引起我國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應政策和相關制度,對加快我國基層醫療全科醫生的培訓和發展注入基礎,并改善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城鄉居民健康水平[4]。即使這樣,我國基礎醫療衛生服務人才隊伍仍存在不足,加快我國基礎醫療全科醫生的建設工作顯得尤為關鍵和緊急。
4.1 完善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為促進我國醫療建設和深入體制改革,國務院頒布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體制改革規劃》,突出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通過向大眾提供和宣傳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重心轉移、資源不足的情況,提高醫療衛生人員工作積極性,同時提高大眾對基層醫療衛生行業的思想觀念,不斷推動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制度創新和發展,做到有所突破。各部門各機構積極落實政策,推動醫療改革發展,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4.2 完善我國基層醫療人才培養
加大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務人員參加,培訓合格后執業范圍增加全科醫師。在醫學院校設立全科醫學專業,在二級以上醫院設立全科醫學科,承擔教育實踐和指導培訓全科醫師。將全科醫學的發展情況作為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評級的一項重要指標,鼓勵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衛生院聯合建立全科醫師培訓基地。
4.3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全科醫生隊伍整體能力素質。
通過國家正在進行的醫改工作,推動優質資源有序下沉,落實分級診療,同時研究制定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等激勵性的人事政策,積極完善全科醫生的人事薪酬制度和激勵考評機制,吸引受過正規醫學教育和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的醫學專業畢業生和醫務人員到基層工作。
參考文獻
陳飛燕,張連云,楊文秀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3):26-27.
黎曉奇, 張新慶, 高文慧,等.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7, 34(7):488-490.
劉曉君, 吳明洋, 張琎,等. 我國基層全科醫學的建設現狀與政策研究[J]. 中國衛生事業管理, 2017, 34(1):47-50.
秦江梅, 張麗芳, 林春梅,等. 我國基層衛生綜合改革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22):2683-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