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作為高中學習階段的必修課程之一,在高中學習階段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學生自身物理知識和物理應用能力,本文通過對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和理解,以電磁感應知識為例,觀察和探討電磁爐電路原理以及關鍵技術,希望可以為廣大高中生擴大物理知識范圍,進一步加深電磁感應知識的理解,幫助高三學生復習知識點。
關鍵詞:高中物理;電磁;電路原理;技術
電磁爐作為一種常見家用電器,越來越多應用于人們生活,隨著電磁感應技術成熟和完善,大大提高了電磁爐的使用效能和安全性,被廣大消費者認可。通過高中物理知識學習得知,電磁感應現象(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是運用交變電流產生交變磁場,然后由法拉第定律產生渦旋電流,最后運動產生的焦耳熱效應讓導體溫度升高,從而完成電磁爐的加熱。鑒于此,本文結合自身在高中物理課程中對電磁感應知識的認識,總結電磁爐電路原理和關鍵技術。
一、 認識電磁爐以及組成
在高中物理課程內容中得知,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是現代廚房智能化發展的產物,沒有明火、不耗氧,不產生溫室氣體,改變了過去傳導加熱方式,完全靠電能提供能量的加熱廚具。一臺電磁爐主要有五部分組成:①加熱部分:電磁爐鍋體以及臺面下的感應線圈;②控制部分:電源開關、溫度調節器等智能開關等;③冷卻部分:爐內電器元件的冷卻處理,內部電扇和底部進風口完成散熱冷卻;④電氣部分:整流回路、控制回路以及繼電器、電風扇等組成;⑤烹飪部分:鋁、搪瓷、不銹鋼和鐵等材料組成。
二、 電磁爐電路實現原理
電磁爐電路通常由市電電路、主電流回路、驅動電路、保護電路、LED低壓電路和過流保護電路等構成,電路實現原理如下:
(一) 市電回路
當電磁爐設備接入220 V直流電源后,電壓通過熔斷器所產生的熱量將熔體斷開,經過電容(C)過濾來自高頻干擾的脈沖,壓敏電阻(R)防止電壓過高造成電磁損壞,熔斷器用來防止功率元件造成電流過大故障,從而形成一種電路保護機制。
(二) 主電流回路
主電流回路由扼流線圈、濾波電容、整流橋、高頻轉換設備、勵磁線圈以及功率工作管線等構成。當220 V的電壓通過整流橋時,電感的低濾波和濾波電容可以獲取到300 V的直流電壓,從而為功率工作管線提供正常電壓環境。
(三) 同步電路
同步電路是由外圍電路構成,直流電壓通過高頻干擾過濾、串聯分壓之后,傳輸到反相輸入端,作為比較器的基準信號使用,功率工作管線通過c極電壓實現串聯分壓工作,得到的采樣信號傳輸至同相輸入端。當電磁爐開始正常工作之后,隨著功率工作管線的導通與截面的采樣電壓進行運動變化,通過這些信號來控制振蕩電路,從而實現同步電路。
三、 電磁爐關鍵技術及特征
(一) 小功率智能加熱控制技術
在傳統老式電磁爐低功率加熱中,一般采用大功率間歇式加熱方法,在烹飪時會出現食材混合現象,還容易造成溢出或者糊底情況,食材口感較差;而現在的電磁爐則充分運用物理科學原理,采用小功率智能加熱控制,對電流的控制周期要比普通電磁爐提高500倍,加熱持久均勻、食物口感較好。另外,普通電磁爐在滿負荷運轉階段,電器元件會超負荷運轉,導致壽命縮短和安全隱患,而小功率智能加熱控制技術的運用,可采用溫度傳感器對加熱部件進行智能監控和調節控制,保障電子元器件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 500倍逐頻技術和聚能雙層線圈盤
電磁爐熱效率主要取決于對電流電壓的精準控制,現在電磁爐一般采用周期跟蹤控制技術,將控制周期控制在0.002秒之內,能夠實現頻率提高500倍速,大大提高了電磁爐技術革新。另外,雙層疏繞設計下的聚能雙層線圈盤能夠提高電磁爐磁通量,熱銷能高達90%以上,線圈盤采用專利技術,磁條底部安裝,與銅線保持絕緣狀態,同時又不影響線圈盤與磁條相互聚磁的性能,解決了長期困擾磁爐的燒盤問題,大大提升了線圈盤的壽命,減少了磁爐的維修率。
(三) 聚磁金盾技術
傳統方式電磁爐采用單層線圈盤,磁通量僅為70%-75%左右,熱效能不能充分利用,現在的電磁爐采用聚磁金盾技術,磁通量大大提高,保證效能90%以上,而且還有防輻射系統,杜絕電磁泄漏,使用更加健康;另外,防水和防干燒已經成為消費者關注的安全問題,為此電磁爐已經改進技術,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學科規律具有較大的普遍性和基本性,電磁感應作為重要知識點之一,同時也是近年來高考中的熱點命題,對其進行深入了解,可以充分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電磁感應現象的原理和作用。因此,本文結合自身對電磁感應知識的理解和學習重點歸納,分析了電磁爐的電路原理以及關鍵技術,希望為高中生提供復習幫助。
參考文獻:
[1]施秋芳.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實驗的設計方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7(15).
[2]王廷志,賈利群.電磁場理論發展過程中的科學方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9(1).
[3]張舒怡.探究高中物理電磁感應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17(26).
[4]王洛印,胡化凱.電磁感應定律的建立及法拉第思想的轉變[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5]柳新.電磁爐按鍵選擇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J].家電檢修技術,2008(1).
[6]黃化偉.電感應加熱線圈優化設計及變頻電源控制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5.
作者簡介:
陳芊一,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