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娟娟
摘 要:色彩藝術是美術教學的核心,有利于學生的感知水平、審美水平的本質提高。因此,美術教育需要將色彩藝術融入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色彩的價值進行認知,提高學生對藝術的理解。本文就色彩教學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教學措施,以期為鑒。
關鍵詞:美術;色彩教學;教學措施
美術教學不僅僅是對于藝術創作的探索,還是對于色彩、氛圍、文化、價值的全面感知,進而彰顯出學生對美術的價值理解。因此,需要在美術教學中拓展不同的藝術形式,促使學生能夠利用色彩的對比度、反差度、混合度進行情感的表達。同時,教師需要對美術教學進行創新,并注重對色彩的理解,進而促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1 色彩教學的作用分析
色彩教學的有效拓展能夠促使學生認知不同的色彩價值,并基于色彩的內涵進行理解,進而在意識中進行不同色彩理念、空間的碰撞。因此,教師需要拓展色彩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感知色彩在美術教學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對色彩的理解。同時,色彩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色彩的本質規律,如冷色調與暖色調的碰撞、色彩質感之間的碰撞等,促使學生能夠全面認知色彩細節的價值。另外,色彩教學能夠促使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構建,并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同的學習要點,進而有利于學生將色彩的意識拓展于生活中,促使德育與教育的有效拓展,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
2 色彩教學的措施分析
2.1 色彩認知的拓展
2.1.1 技巧性
教師需要將色彩的重要性貫穿于美術的教學當中,引導學生能夠在情感理念中對色彩進行全面的認知。同時,教師需要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的融入,并將不同色彩表達技巧進行講述,引導學生能夠在我自認知中將技巧與內容進行轉化。另外,教師可以將油畫、水彩畫、版畫、沙畫中的色彩表現技巧進行講述,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不同技巧的內涵。另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描繪不同的事物,并利用不同的色彩技巧進行內容的表達,促使學生能夠深度整合文化、藝術的關聯特征[1]。
2.1.2 表現能力
教師需要將不同的藝術方法進行展示,并利用不同的色彩規律與其表現水平進行藝術的表現,促使學生能夠基于問題進行聯想與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就表現而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并在生活中觀察不同色彩的搭配性美感和表現的方式美感,促使學生能吸收生活中的色彩表象,并基于這些色彩表象進行分析提煉,促使學生能夠在空間想象中進行色彩的整合,增強學生對于不同色彩藝術的理解。另外,教師需要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引導學生準確表達在實際空間中對色彩的表現形式進行探索,實現理論與客觀事物的結合,實現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
2.1.3 創作
美術教學之中最重要的是學生自主的創作。因此,教師需要在創作過程中引導學生能夠基于色彩的表現技巧和色彩的表現方式進行理解,并充分運用自自我的創造性思維進行藝術的表達,促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色彩在藝術中的魅力表象。另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于不同的藝術作品進行感知與賞析,促使學生能夠在理解過程提高對于不同色彩質感的理解,進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創作水平,也實現了美術教學的意義。
2.2 信息化模式的拓展
教師需要將不同的信息化技術拓展于美術的教學當中,并利用視頻、圖片、VR技術的形式進行藝術的表達。在該過程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收集與查看不同美術作品中的色彩表達形式,并對其表達方法進行細化描述[2]。同時,教師需要在信息化的教學中拓展不同理論知識的技巧,并基于技巧進行實例的分析,進而引導學生對色彩有情感、觀念的融入,提高色彩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另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過程中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學習,并對學習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記錄,促使學生能夠提高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也實現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最后,教師可以使用VR技術向學生展示生活中的色彩哲學,如可以展示中西方色彩哲學的差異性特點,并結合文化的特性向學生講述雙方對于色彩的理解和差異性,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哲學作品中了解色彩的價值,也提升了學生對色彩理解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內涵,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2.3 色彩心理學的探索
教師可以將色彩心理學的意義于美術教學中拓展,并利用色彩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不同問題分析,促使學生能夠明白不同色彩的欣賞價值和不通過色彩的聯動價值。另外,教師需要對色彩在記憶、思想的表象與內涵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了解色彩行為與實踐行為的關系與區別,進而促使學生明白色彩差異對于人們情感的影響。另外,教師需要將不同色彩的空間氛圍進行拓展,引導學生能夠有效的將藝術與情感進行融合,實現色彩教學的本質。最后,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體會不同色彩在情感空間的含義進行分析,引導學生融入色彩的空間氛圍中,并提高自己的主觀意識與價值。進而實現色彩教學能夠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實現創作的多元化和色彩細節的全面掌控。
2.4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教師改變傳統方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之中提高自我的美術能力,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的了解色彩的意義。在自主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合理的教學空間,并系統分析冷色調、暖色調、黑白色彩之間的配比方案。如給定學生一個紅色基調的色彩,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色彩之間的差異配比出黑色的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在自我探索中了解各顏色之間的聯系和不同色彩深度之間的對比性差異。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紅色調和藍色調的作品要求學生進行賞析,通過系統的賞析理解,促使學生能夠分析出空間深度與色彩差異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色彩的價值。最后,教師需要展示不同表達形式的作品內容,并引導學生在水彩畫、國畫、版畫的理解中提高學生色彩的搭配意識,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3 結束語
色彩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藝術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塑造。因此,教師需要全面拓展美術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美術中進行情感、藝術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藝術理念。同時,教師需要在美術教學中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提升美術教學的藝術深度。
參考文獻
[1]劉靜.芻議高校美術色彩教學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5):00065-00065.
[2]朱成梁.美術繪畫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7(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