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晉嫻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團體心理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抽選我院在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接收并予以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50例,按治療方式區分為實驗組(n=75)與參照組(n=75),分別實施團體心理治療與常規治療。比較分析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治療后在不良情緒、業余娛樂、軀體功能等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在工作學習、社會功能、人際交往等方面實驗組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 將團體心理治療應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優勢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應在臨床中予以應用。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團體心理治療;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969.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072-01
精神分裂癥病程較長,具有反復發作特征,屬于精神科室常見疾病。大部分家庭及社會對此種疾病均存在一定其實與恐懼,使得較多患者恢復后會產生抑郁等不良情況,極度缺乏自信[1]。最終對其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尋求一種有效且安全性高的治方式對促進患者康復,提升其生活指令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主要探討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團體心理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將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我院在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間接收并予以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50例,按治療方式區分為實驗組(n=75)與參照組(n=75)。實驗組男41例,女34例,年齡19-62歲,平均年齡(40.50±21.50)歲;參照組男40例,女35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37±21.64)歲;比較分析兩組一般資料顯示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比較分析。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治療,實驗組實施團體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小組由3名精神科醫師及一名責任護理人員組成,主要方式如下:(1)團體健康宣教。次治療方式主要為提升患者知識水平,為其講解相關精神衛生知識,提高患者對精神疾病的了解,使其學會自我接受與自我調整。(2)團員之間相互熟悉。醫師及護理人員可以團體活動的方式增加團員之間的了解程度,促進團員之間的信任與熟悉,同時在或動期間不斷給予患者鼓勵與安慰,提升患者治療信心,為后續患者積極、主動接受治療奠定基礎。(3)樹立自信。醫師及護理人員可充分利用情境模式及情景劇的方式引導患者學習基本生活技巧,保障患者可使用此種方式將內心苦悶與焦慮情緒進行表達。同時心理指導師陪伴在側,以便及時對其心理問題進行疏導與解決。(4)相互交流。在上述一系列活動完成后,可要求患者在后續治療及生活中依舊保持聯系與必要交流,同時相互鼓勵與支持,確保患者在交流過程中認識到生活及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應用GQOLI-74生活質量評定表予以評價,其主要指標含括:不良情緒、業余娛樂、軀體功能、工作學習、社會功能、人際交往等。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x±s)
實驗組(n=75),不良情緒(9.78±2.51)*、業余娛樂(10.24±3.74)*、軀體功能(40.22±6.25)*、工作學習(12.32±4.35)#、社會功能(49.81±8.89)#、人際交往(10.84±4.61)#;參照組(n=75),不良情緒(8.33±2.29)、業余娛樂(9.21±3.87)、軀體功能(40.69±5.44)、工作學習(8.26±3.54)、社會功能(41.27±7.60)、人際交往(7.74±3.54);經兩組比較顯示在不良情緒、業余娛樂、軀體功能等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在工作學習、社會功能、人際交往等方面實驗組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注:*表示P>0.05;#表示P<0.05)
3討論
精神分裂癥一般呈現進行性發展趨勢,日常予以藥物治療效果不夠顯著,易導致陰性癥狀不斷加重,進而出現行為退縮、精神不振等情況,影響生活質量。在團體心理治療中患者受到團內氣氛的帶動易敞開心扉,正視自己目前狀態及處境。且團體中若存在恢復期患者,可通過團內其他成員認識到藥物治療對身體恢復在重要性,此點對其患者后續治療,預防疾病復發具有重要意義[2]。團體心理治療的核心在于幫助團員正確認知,認識自我、了解自我,通過一系列學習、觀察及活動,掌握人際交往方式、學習方法等,以團隊的積極、向上的氛圍督促自身不良行為的進一步改變。團體心理治療在針對性治療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對患者情緒狀態及自我認知的改變,使其學會處理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部分應激時間,對心理及行為只是進行了解與掌握,進而在其后續生活、工作學習中產生長期性指導價值。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應用團體心理治療方式相較于參照組實施常規治療方式而言更具優勢,且最終數據對比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將團體心理治療應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社會功能、工作學習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后期生活質量,因而此種治療方式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翠欣, 周亞超, 尹麗平,等. 團體心理治療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民康醫學, 2016, 28(4):91-93.
[2]梁超勝, 徐英妹, 陳聲,等. 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