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彬
【摘要】目的:探究給予失眠患者行生連珀棗母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80例失眠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門診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8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生連珀棗母湯治療)和對照組(常規針灸治療),每組患者4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日間功能評分(0.65±0.20)分、睡眠暫礙評分(0.70±0.30)分、睡眠效率評分(0.49±0.36)分、睡眠時間評分(0.60±0.37)分、入睡時間評分(0.57±0.25)分以及睡眠質量評分(0.49±0.31)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日間功能評分(1.48±0.43)分、睡眠暫礙評分(1.50±0.47)分、睡眠效率評分(1.38±0.41)分、睡眠時間評分(1.37±0.39)分、入睡時間評分(1.51±0.31)分以及睡眠質量評分(1.29±0.37)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失眠患者行生連珀棗母湯治療可有效改善失眠癥狀,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失眠;生連珀棗母湯;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4-121-01
隨著近年來生活節奏的加快,失眠患者逐年增加,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認知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此類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內分泌功能紊亂、免疫功能紊亂、短期內體重減輕、大腦邊緣系統及其周圍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日間認知障礙以及睡眠過程障礙等[1]。傳統的治療方案多為針灸治療,短期內雖有一定療效,但無法改善患者的體質。現發現生連珀棗母湯有鎮靜安神的功效,為探究將生連珀棗母湯應用于該疾病中的臨床效果,特選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該疾病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行此研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80例失眠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門診就診時間為2017年1月~2018年8月,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4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女22例,男18例,年齡在32歲至66歲之間,平均年齡(43.99±3.99)歲。病程(2~13)個月,平均病程(6.93±1.08)個月。失眠類型:假性失眠患者12例、繼發性失眠患者15例、原發性失眠患者13例;對照組患者中,女23例,男17例,年齡在33歲至67歲之間,平均年齡(44.25±4.02)歲。病程(2~14)個月,平均病程(7.01±1.12)個月。失眠類型:假性失眠患者11例、繼發性失眠患者17例、原發性失眠患者12例。經過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失眠類型、年齡以及性別)均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針灸治療,每三天給予針灸一次,針刺穴位為太陽穴、安眠、印堂以及四神聰,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耐受程度調整針灸時間,連續治療12天。
再給予觀察組患者行生連珀棗母湯治療,其中生連珀棗母湯成份為珍珠母30g、炒酸棗仁18g、琥珀粉3g、黃連6g以及生磁石30g,將藥材浸泡后水煎至湯劑后置于真空包裝后發放給患者,每日一劑,分早晚飯后兩次服用[2]。
1.3觀察指標
根據PSQ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進行睡眠質量評定,包括日間功能、睡眠暫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以及睡眠質量,每項滿分五分,分值與睡眠質量成反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數據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治療后睡眠質量改善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睡眠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失眠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假性失眠、繼發性失眠以及原發性失眠三類,如長期睡眠質量較差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影響,故及時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3]。在傳統的臨床治療中,多用針灸治療,針刺太陽穴、安眠穴、印堂穴以及四神聰穴四穴,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以及調和陰陽的效果,但對患者的體質改善無顯著作用,故效果欠佳[4]。現為探究更佳的治療方案,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各項睡眠質量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生連珀棗母湯的主要成份中珍珠母性寒味咸,歸心、肝經,有安神定驚、平肝潛陽的功效;炒酸棗仁性平味甘,歸心、脾、肝、膽經,有寧心安神、養肝的功效;琥珀粉性平味甘,歸心、肝、小腸等經,有鎮驚安神的功效;黃連性寒味苦,歸心經,有清瀉心火、燥濕解毒的功效;生磁石性寒味咸,歸肝、腎、肺經,有平肝潛陽、安神鎮驚的功效[5]。多種藥物協同起效,起到清心瀉火、鎮靜安神的效果,每日服用可改善患者心火偏盛體質,與針灸配合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6]。
綜上所述,給予失眠患者行生連珀棗母湯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睡眠質量,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成光宇,丁云錄,趙德喜,等. 和解安神湯對肝郁脾虛證候失眠大鼠模型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3):3160-3162.
[2]葉人,袁拯忠,戴春秀,等. 天王補心湯結合睡眠衛生宣教對陰虛火旺型亞健康失眠的干預作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5):618-621.
[3]熊鳴峰,蘭琴,吳春紅,等. 健脾養心疏肝湯對心脾氣虛肝郁型亞健康失眠狀態的干預[J].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57(6):58-61.
[4]李勇,李恒飛. 調任通督針法聯合疏肝安神湯治療失眠的療效及對5-羥色胺和多巴胺水平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2):3561-3563,3594.
[5]潘奇,張春燕,藍健姿,等. 加減安魂湯治療血虛痰阻型慢性失眠[J]. 吉林中醫藥,2017,37(9):894-896.
[6]涂軼佳,朱燕芬,陳理,等. 更眠安湯與烏靈膠囊治療腎陰虛型更年期失眠的臨床對比研究[J]. 河北中醫藥學報,2018,33(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