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愛云
摘 要:針對當下“學生怕寫、教師怕教”的作文教學現狀,結合教材中的“指令性”作文題目,教師可合理進行二度創意開發,適當改變命題方式,以貼近生活的作文命題,引領學生關注生活,從生活體驗中攝取作文題材,激發作文興趣,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寫作樂趣,抒寫真話,抒發真情,讓習作成為生活的需要。寫“真”文,做“個性”人。
關鍵詞:命題作文;作文興趣;生活需要
作文是生活的縮寫,是生活的文字化,又是自我認識或情感的文字載體。反思當今作文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恰恰是無視作文教學的本質特點,無視兒童作文的發展規律,過分強調共性,忽視學生個性,將充滿人性美的、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新活動變成了虛假、機械、枯燥的應試訓練,從而形成了小學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言不由衷的“成人化”、脫離生活、無話可說、無情可抒、害怕作文、討厭作文之頑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呼喚作文本質的回歸,強調作文訓練要從學生的主體性需要出發,與學生的生活掛鉤,還學生作文本來的面目,讓學生無拘無束地盡情表達,用充滿個性的語言表達,寫真體驗,抒真感情,展現出學生作文的童心、童真、童趣。
因此,要改變“學生怕寫、教師怕教”的尷尬境況,首先,要轉變傳統作文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心理上消除作文畏難情緒。讓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是在為作文而作文,只需寫出自己的心里話,把作文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所以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我從改革傳統命題方式入手,探索出了“半命題”“呈現內容自主命題”“自擬題目”等多種命題方式,去除那些定得過于死板的條條框框,努力在作文命題上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提供一個說真話的自由空間,讓學生懂得寫作文就是“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學生寫作常常遇到的難題是“無米下鍋”。除學校、家庭、老師、親人之外,似乎再沒有什么好寫的。實際上,我們生活在自然和社會中,無時無刻不跟周圍的人、事、事物發生聯系,接觸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只要我們的感官和心靈是健康的,總會源源不斷地獲得感覺、情緒、感受、感悟、感情、想法、意見……這些都可以用筆記錄下來,留給自己或者傾訴分享于他人。
基于此,結合教材中寫景、寫人、寫事的題目,我啟發學生,自己身邊的自然、人和事物以及自己的奧秘無窮的世界,都是可以深入發掘的寫作寶藏。
以自然而論,可以寫的內容就很多:
遼闊的天空、廣袤的大地,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生生不息的鳥獸蟲魚,沖動的春、酷熱的夏、蕭瑟的秋、冷清的冬……
而身邊的人,男女老幼形形色色,各有其獨特一面,幾乎又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寫作資源——生養我們的父母、此生難忘的老師、心心相印甘苦與共的朋友、鄰家搖搖晃晃牙牙學語的小孩……
至于身邊的物件,則可以講述它們的故事:一首旋律美妙的歌、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一堂回味無窮的課、一個斷了齒的失去了光彩的發卡……
即便是寫自己,也有無窮無盡的話題。
可以寫寫我的外貌特征——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又高又細像電線桿的我……
可以寫寫我的性格和特點——淘氣的我、嘴饞的我、熱情的我、倔強的我、愛哭的我、愛笑的我、馬大哈的我、好動的我……
可以寫寫我的愛好——愛讀書的我、愛唱歌的我、愛踢足球的我、愛寫作的我、愛收藏的我、愛玩游戲的我……
也可以寫寫我的故事——我惹了禍、我出了丑、我的減肥史、我的第一次長途旅行、我的一次冒險經歷……
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把目光聚焦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使學生認識到身邊的世界和自己的感受心得無不可以入文,他們還會發愁沒有東西可寫嗎?
其次,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還要改變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教師要接受孩子的視角和認知水平,鼓勵孩子們使用口語化和生活化的語言來寫作。欣賞孩子們的質樸語言,不誘導孩子們追求華美的、言不由衷的套話。同時,要擺脫文體理性的限制,對初學寫作的孩子們,不要急于規范,要少些諸如記敘文“六要素”都要齊全的限制。當然,更不能提供諸如“作文開頭結尾歌”等束縛學生創造力的八股套路。使用平白如話的語言,其實是一種很高的境界。抒寫生活的走心文字,往往帶給人別樣的感動。
同時,老師不再是單純的評價者,更應該是一個作文過程的參與者。教師必須以真切的情感評價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對話。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鼓勵學生作文求真,給學生以自由廣闊的空間,使他們能真正自主地、有創意地表達。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感受到自己作文的價值。這樣,學生才不會視作文為痛苦的事,才會體驗到寫作的快樂。
新課程已經向我們走來,只有每位語文教師與時俱進,遵循課程改革目標,積極改變傳統作文教學方法,從創意開發作文題目入手,為學生作文打開一扇“窗”,引導他們拓寬生活視野,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愉快的、富有創造性的自由習作氛圍,讓他們歡歡喜喜地用手中的筆,把自己對生活的獨特體驗以及想說的話用語言文字自由地表達出來,讓筆尖流瀉出個性與童真,作文教學才回歸其本真,人文熏染也必將回歸,學生的個性才得以在生活化作文中充分張揚、百花齊放!
參考文獻:
[1]韋成志.作文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11.
[2]顧振彪.如何根除學生作文中的假話[N].光明日報,1999(6).
[3]葉太平.寫作能力[M].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03.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導向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編號:JCJYC1802 1404)的研究成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