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男
摘 要:多學科的學習是人類認知發展及生存的必然發展規律,同時又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音樂教學藝術的綜合實施可以同具有類似藝術的學科全面開展,比如說文學、歷史、地理、科學等科目內容方面對授課內容、授課載體、開授課方式進行改進。
關鍵詞:多學科;多元文化教育;藝術學科
一、學科綜合在音樂教學中體現的意義
1.多元文化教育的實際需求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文明也在不斷前進,人們的知識和文化水平需要一定的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也要獲得相應的提高。當代的教育是要追求全面和綜合,各門學科之間相互滲透,作為藝術這門學科,藝術和靈魂樂兩者的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培養學生高尚健全的人格,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這是需要建立在其他學科基礎之上的。在音樂教學中與其他學科綜合是促進學生全面的進步,培養學生人文情懷和深刻的思想,這也是學科綜合的教學內容,對當今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當代音樂教育及教學改革的需要
隨著音樂教學的改革,逐步重視學科綜合,音樂新課標的理念就是音樂教學中融入學科綜合,將音樂教學的重點放在不同區域的音樂合集上,音樂合集包含了歌曲教學、舞蹈教學、戲曲教學、電影教學、音樂和其他姐妹藝術的綜合教學等內容,此外,音樂教學還應該與其他的學科進行綜合,結合音樂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相連,這樣才能夠使音樂教學更加完善。這樣使音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目標更加細致,音樂在與同類藝術相結合的基礎上與其他學科結合。
現代音樂的教學的發展方向是學科之間的綜合,這也是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表現,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當今教學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綜合性的教學,音樂教學主要是結合審美教育,審美教育主要來源于美術教學,兩者相融合,這樣就實現了綜合性的教學。以往的教學中,音樂教學都是孤立的,教師沒有將音樂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使音樂的教學片面,也使學生的發展不完整,因此要想打破這種局面就需要綜合性的教學,培養出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的學生就是音樂教學的主要方向。
二、音樂學科的授課技巧
1.將音樂和語言進行合理的組合
音樂學科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通過音樂的學習,可以給周圍的人一種情緒。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凝固的音樂”課程時,通過引導學生了解建筑,觀察建筑的風格,然后學習音樂感受建筑的偉岸和壯觀。在對五年級學生開展“漢字的樂趣”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漢字的歷史和發展過程,通過設置游戲增加學生對漢字的興趣,鼓勵學生多讀課文,多了解成語,從中感受人物的形象和特點。
2.現代教育信息化可以同音樂相結合
音樂的教學需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這也是一種發現方向。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果是很幸福和自豪的,帶著這份自豪和幸福,學生在今后音樂的學習中會更加有動力。每一個學生都有藝術天賦,重點的是教師如何引導,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自我發揮的空間,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力設想自己腦海中的事物。雖然有些時候想象力很天馬行空,不著邊際,但是這個過程就是鍛煉的過程,但是有誰想到過幾年后尤里卡所畫的蘋果梨就真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了呢?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就會得到提高,也會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教師如果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學生的作品上,不僅無法體現出學生的真正意志,還損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要比親力親為重要,教師給學生傳授的是基本的知識和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小事,發現生活的美,多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這就是藝術學習的重要條件。
3.注重音樂與藝術的結合
在學校的藝術教學中,重要的是藝術和音樂,這兩門學科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和保障。藝術的范疇很廣,藝術的形式也很繁多,但是藝術的各個形式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小學藝術教學的最基本的學科就是美術,美術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夠愉悅心情,屬于一種實踐性的課程,也是音樂學習的基礎。音樂學科的教學與藝術的結合會使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更加善于發現生活的美,將這種情感帶到音樂的學習中,進而提高音樂的表達能力。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要多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事物,廣泛搜集一些小事作為音樂素材,同一種事情在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效果,學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發現不一樣的美。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引導作用,學生屬于課堂的主體,教師要促進學生課堂興趣的提高,使學生愛上音樂課。在音樂教學中注重技巧和溝通,將音樂的教學與其他學科融合,藝術都是相通的,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美,為今后的音樂和藝術的學習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玉齡.新課標下的教學新理念音樂教學如何實施學科綜合[J].音樂天地,2011(8).
[2]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麗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學科綜合技巧[J].遼寧師專學報,201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