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璇
摘 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長規律,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其能在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主動性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從現狀來看,小學英語教育本身存在很多的問題。雖然學生來到了高年級階段,但學生畢竟是小學生,缺乏自控力,我行我素、吵鬧的問題在課堂中時有發生。為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將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分析,提出在提高課堂教學紀律基礎上,推進合作學習模式滲透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有效消除小組合作中的問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中高段英語;合作小組;問題對策
為推進與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實踐能力,如今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開始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小組合作能夠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參與性、主動性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當前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中,都忽視了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學生差異性問題,導致小組合作并沒有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為制訂有效的改進措施,本文將以小學高年級段為例,分析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教師意識到小組合作的正確應用方法。
一、小學英語合作小組中存在的問題
(一)吵鬧
合作小組的設立目的是讓學生獨立完成知識的探索和學習,可是很多學生卻并沒有發揮合作小組作用展開積極的合作,而是在討論和學習過程中研究著自己喜歡的話題,比如吃什么、周末去哪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不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錯誤地認為學生的互動討論就是在學習,必然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熱烈的課堂氣氛并不代表學生真正地投入、參與學習。有些熱烈的課堂氣氛不過是學生在課堂吵鬧。
(二)我行我素
該問題體現在學生并不與其他同學合作,很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并沒有參與到小組合作討論當中,而是自己研究自己的事情打發時間。這類現象出現的原因大多與學生的個性或是能力無法融入集體,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熱情,沒有參與和其他同學的互動討論當中。
小學生因年齡、性格的原因,教師往往很難控制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又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一些性格懶散、不愿主動參與小組討論的學生學習能力就會越來越差。最后會因為自信心不足的原因限制,導致學生開始抵觸英語學習。
二、合作小組問題出現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
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態度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突出的,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有效性。合作小組的成員合理劃分是決定學生能否進入學習討論當中的重要前提。合作任務的難易度將直接決定學生是否能夠形成學習自信心。而這些問題往往都是由教師所決定的。如果教師沒有重視對學生的調查,那么學生就會因為沒有有效的任務、目標導致學習有效性遭到限制。
(二)學生方面
學生的能力、性格、行為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學生的性格與行為還會影響周圍同學的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注意控制學生的行為與性格,通過心理開導等方式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方式,這是保障合作小組開展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三、合作小組正確開展方法
(一)明確組織架構
科學的分組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合作效率,為了保障教學有效性,教師就必須根據學生的個性與能力情況將學生分配為不同的小組,展開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舉例來說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學生按照平時的表現分成A、B、C三個等級的學生,A等級學生基礎功扎實、學習態度積極,有著自己的學習想法。B等級學生學習能力普通,但是喜歡學習英語,缺少自己的想法,需要他人的引導才能學習。C等級學生能力差、學習態度不主動、愛說話,在他人的管束下才能保持安靜與學習。需注意的是,教師絕不能讓學生知道分層的依據和原則,以便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隨后教師便可以開始進行分組,每組成員不應過多也不應過少,確保每一個成員都能有發言機會。每組分配1~2名A等生1~2名B等生1~2名C等生。隨后為不同學生分配不同職責,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妨將小組長的權利交給每組的C等生,保障C等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小組討論和學習。
(二)合作任務選擇
合作任務的分配與選擇同樣是合作小組學習的重要工作。只有當學生對學習任務充滿了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學生在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編撰對話,模擬學生購買商品的場景。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紛紛開始動腦。聰明的A等生此時就會用自己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幫助組員組織對話,檢查對話問題,B等生則會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設想生活購物場景,因C等生是小組的組長,所以會主動聆聽組員的討論,從中汲取他人經驗,參與到討論和互動學習當中。最后學生紛紛編出對話,有的小組的對話為B:Can I help you? C:Yes.B: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C:Id like some fish.有的小組對話為B:Can I help you? C:Yes B: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在學生的合作學習與討論中,每一名同學都發揮了自己的責任和作用,這對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來說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是學生形成終身學習意識的重要前提。
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前,教師必須結合學生本身的問題和能力設計教學結構和教學體系,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根據學生條件和狀態布置對應的學習任務,確保學生能夠順利解答學習問題,在此過程中形成學習自信心。教師要不斷地嘗試與探索,絕不能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要多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教學大綱需求結合,在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活力。
參考文獻:
[1]蔡建紅.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現代化,2018,5(39):361-363.
[2]羅鈺.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實證研究[J].學周刊,2018(26):45-46.
[3]劉玲.小學中高段英語合作小組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5):42-4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