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中,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應該要側重學生的興趣培養,注重學生們對口語交際的興趣培養,鼓勵學生們勇于表達,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本文主要對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方式進行探究,以期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語文 口語交際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2-0-01
語言,是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感情、想法時最直接的方式。尤其在當前這個互聯網大數據下的時代,人們對于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感情也隨之變得淡漠。因此,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很重要,口語能力是從人出生就開始逐漸接觸,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口語交際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教師進行專業的引導,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更好的進行表達與交流。
一、營造環境,激發欲望
古人云,知之者不好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想要獲得很大的進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獲得的,而是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充滿了積極性,充滿了學習的欲望,才能一直支撐著學生繼續往下不斷的探尋。對于語言學習亦是如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語言口語交際的學習并沒有太大的難度。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又具備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在口語的學習上會很輕松,但是往往最簡單的東西就容易被人加以忽略,所以學生們往往會忽視口語交際的學習,導致口語交際能力越來越退步,乃至不會與人作出很好的溝通,也不會去積極的進行交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的認清當下的現狀,對學生們的狀況進行一個了解,其次做出較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首先就需要教師做的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對于說話已經完全不陌生,人們每一天都在說話,但是在社會生活中,如何將話表達的更貼切,更生動,則是一門要深入學習的藝術。教師首先要不斷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出積極、開放的語言交際環境,教師可以穿插模擬情景, 也可以安排戶外進行活動,組織一些交流會或者探討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融入到這個環境中,教師要放下傳統教學中威嚴的姿態,要用開朗、陽光的教學方式去感染學生,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讓學生們更大膽的放開自己,更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心聲,久而久之,學生們對自己的情感就更容易表達出來,而不是羞于表達,能夠展現出自己自信的一面。
簡單而隨和的教學課堂,是展開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礎,教師應該鼓勵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單獨的找出幾位學生而忽略整體,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是沒有缺陷,但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缺陷。教學效果也并不明顯,整個過程中依然是教師占領著主導的地位,學生們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不能夠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夠集中注意力,而口語交際本身就是一個較為開放的環境下進行的,是由兩位及以上的人員才能夠完成,所以教師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認識到學生是課堂主體,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們大膽的進行交流,只有學生們進行了交流,教師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與糾正,學生們才能認識到自己哪里的表述存在問題,才能進一步的做出改正。教師要將教學目光放的長遠,并且關注每一位學生,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學生們才能真的學習到口語交際知識。
二、制造機會,創設情境
口語交際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如果人與人之間都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就像兩個封閉的氣球一樣,里面的空氣永遠也不會有交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在聽與說之間的互動培養,引導學生們在會講話的同時,也要學會認真的傾聽別人的聲音。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對方表達意思之后,才會如何去應對表達。教師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形式,討論、模擬生活情境,組織辯論賽,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下,鼓勵學生們勇于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用真誠的心去和學生們進行交流。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們的學習才能步入正軌。教師可以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們很快的融入到課堂氛圍之中,列舉一些生活素材,讓學生們能夠在身上找到共鳴的地方,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積極的融入到口語交際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能夠做的就是對學生們口語交際的方式加以引導,找到正確的交際方式才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成功的找到了方法之后,學生們才能夠將自身的能量發揮出來,更投入的進去學習。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其教學形式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之內,教師可以將教學方式更開放的走向課堂之外、。這樣多向化的師生交流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的重要條件。積極的交際氛圍,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就是開展口語交際的最好舞臺,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多運用生活,強調生活,一切藝術都來源于生活,口語交際也是如此。學生們在親切、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交流,會更容易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哪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談心,或者是簡單的交流,也會成為口語交際的平臺。一個善于溝通的教師,往往會交出善于表達的學生,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格外的高。
教師還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受到鼓勵與受到嘲笑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已經是 成年人,所以成年人的心態更容易崩掉,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鼓勵學生們進行交流,放下心中的防備,將自己最自信的一面展示出來,鼓勵善于表達的同學,將會成為更好的助力,鼓勵不善于表達的同學,也會成為一股春風,慢慢的融化學生內心的冰山。使得學生勇敢的走出內心的禁錮,大膽的與別人交流,學會與別人交流。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以養成,更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與鼓勵,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勇于表達,敢于應對。教師授課的形式不要局限在課堂之內,將課堂打開,將講課內容延展到更多生活的領域,讓學生們從心出發,用心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表達,不斷的提升口語交際的興趣與能力。
參考文獻
[1]白永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陜西省宜川縣西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