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天春
?
《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探究——“五步”探究式教學模式
呂天春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文章首先對《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內容進行了概述,分析了探究式教學法在這一課程中開展的意義,并通過探究式五步教學法詳細分析了該課程在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應該怎樣科學開展。期望對今后的旅游專業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旅游專業;探究式教學;五步教學法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水平有了極大的飛躍,在國家貿易方面也取得了空前的成效。旅游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這也使高校旅游專業日益體現出其重要價值。旅游行業對于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緊抓旅游專業教育,提升《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教學效率,成為了一項交給旅游專業教師的重任。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迎來大批境外游客的同時,中國人也開始慢慢走出國門,爭睹外面世界的風采。旅游目的地國(地區)指我國政府批準,允許旅行社組織旅游團隊前往的國家(地區)。《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全面地闡述了各個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的地理環境、發展歷史、交通狀況、民族宗教、行政區劃、經濟概況、旅游景點、主要城市、民俗風情、旅游須知等。在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它占據著重要地位,能夠幫助學生對世界各國的狀況進行了解,對學生今后踏上旅游工作崗位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強這門課程的教學實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強調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并通過總結探究實踐經驗來獲得提升的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下,教師通過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導入相應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從而有效掌握了課程知識,并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做出了延伸和拓展。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同時也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素質教育理念。它的運用和開展方式,完全符合《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對學生的學習要求,能夠幫助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靈活的掌握課程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各個國家的狀況作出進一步了解,有效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因此,《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情境體驗法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第一步,通過情境體驗,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將要學習的課程內容。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情境體驗法是指利用語言、音頻、道具等工具,為學生模擬出的一種真實的教學環境。它通過教師的人為引導,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求知欲望的目的。在《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中,利用情境體驗法引入課程知識,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課程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明確后續學習中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牢固的掌握旅游管理專業知識。
例如,在《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教學中,關于泰國旅游的內容大多是一些概念性的介紹,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感。教師要充分認識這一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手段為學生播放有關泰國的科普短片,或者為學生播放能夠充分反映泰國風土人情的電影(如《泰囧》)等方式,提高學生對泰國文化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在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情境中,完成對赴泰旅游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同時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旅游知識的興趣,讓他們更加主動的去接觸課外與旅游相關的信息,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通過情境體驗法為學生引入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始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那么首先,我們就需要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在教師的啟發下,由學生自覺提出,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幫學生設置一個問題。在《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健康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處的學習環境。一個能夠讓學生提出問題以及能夠及時幫學生解答問題的環境,會讓學生逐漸養成善于提問的習慣;而從教師直接提出問題的方式來說,則需要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善于代替學生提出問題。一方面,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帶動同學,讓一些性格內向的同學適應質疑的氣氛,參與到提問中來,另一方面,學生在很多問題上考慮不夠全面,許多關鍵問題會被忽略,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補充提問,補充關鍵點,然后代入深層次的知識內容。
同樣以泰國相關的課程為例,教師在進行內容講述前,可以先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或者考慮到學生對泰國的情況都比較陌生,可以由教師自己來提出問題,例如:“同學們有誰去過泰國?”如果班上有去過泰國旅游的同學,則可以讓他們為大家分享一下去泰國旅游的經歷,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沒有,教師則可以以此引出下一個問題:“通過對《泰囧》這部影片的觀賞,大家想去泰國旅游嗎?想去哪些地方?而如果去泰國的話,我們知道有哪些需要文化知識是需要注意的嗎?”由這一問題,促使學生去了解泰國形象,以及泰國旅游需要涉及到的知識。通過問題啟發法,能夠幫助學生對自學內容有了初步的規劃,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自信。
知識探究法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有了目標和問題后,就需要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方式轉變成了主動的學習,這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我責任感,充分調動可能處于抑制或未覺醒狀態的自覺性和自我成就的智慧。此外,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失去了作用。相反,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課程內容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指導,憑借豐富的經驗和閱歷,在學生出現方向性錯誤時及時作出引導,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學生關鍵性啟發,以此來幫助學生完成自主知識探究。
在完成自主知識探究之后,可以由教師對課程內容中的精華進行有效提煉,并結合自身知識和教學經驗,將其轉化為合作學習任務。在綜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后進行分組,并將合作任務交給每一個小組。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集思廣益,運用集體的智慧和經驗來解決問題,并讓學生體會自主學習有合作學習的特點,分析哪一種方式更適合自己。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啟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旅游文化知識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對《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學生合作學習泰國旅游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設置思維導圖,或行前說明會等小組任務,要求學生以文字、PPT、思維導圖展示等方式呈現任務成果。教師對學生做知識梳理及任務點評,或是挖掘學生未提到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及時指出錯誤并予以糾正,但應盡量避免責怪學生,要利用鼓勵的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并愿意進一步主動對知識點進行深度研究和學習。
在完成上述四個探究式學習步驟后,學生應該在教師組織下進行總結交流。首先以合作學習的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主要旅游目的地(地區)相關旅游知識學習和展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組織發言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所學國家(地區)相關知識的記憶。同時,有利于學生與小組內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旅游方面靈感和思路,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次,在小組討論結束后,再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集體討論,總結學習經驗和創新的學習方法,為下一次探究式學習做好準備。
在《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概況》課程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旅游文化知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加強自我管理能力,掌握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應當積極推動探究式教學法在旅游管理專業文化類課程中的運用,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
[1] 鄭群明,祝愛民,劉嘉,唐絨.旅游規劃與開發探究式教學的內部機理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16(06):90-93.
[2]楊會娟,王燕龍.探究式教學在高校旅游地理學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16(02):77-79+86.
[3] 鄭芝鴻.啟發式教學在本科旅游地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大學,2013.
[4] 楊慧.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旅游專業探究式教學模式[J].經濟研究導刊,2012(20):218-219.
高職旅游類專業文化類課程基于網絡的“五步”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GH180918;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規劃課題。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1.45
G642
C
2095-1205(2019)01-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