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凌云 陰嘉微
[摘要] 目的 調查并分析本院傳染病科靜脈留置針使用狀況及存在問題。 方法 選擇2018年5月30日09:00~10:00我院12個收治傳染性疾病科室共240例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作為調查對象,調查靜脈留置針應用情況、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護理對策。 結果 本研究240例靜脈輸液患者中,鋼針使用例數181例(75.42%),其中輸注強刺激性藥物1例(0.6%)、4 h以上補液6例(3.3%)。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59例(24.58%),其中使用密閉式12例(20.3%)、防針刺傷3例(5.1%),防堵管44例(74.6%);關節穿刺或下肢穿刺3例(5.1%);留置針維護固定欠妥43例(72.9%);輸液接頭連接不當1例(1.7%);再次使用前導管評估38例(64.4%);不同藥物輸注中沖管17例(28.8%);使用完畢未封管4例(6.78%)。臨床護理應強化穿刺操作規程、輸液護理、正確封管、妥善固定留置針及患者護理知識教育。 結論 我院傳染性疾病科室需加強留置針推廣,規范護理人員穿刺知識及操作技能培訓,不斷提高靜脈穿刺臨床護理水平及留置針輸液安全性。
[關鍵詞] 傳染病科;靜脈留置針;應用情況;輸液并發癥;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2?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1-0152-03
Cross-sectional survey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HUANG Lingyun1? ?YIN Jiawei2
1.Third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Internal Medicine, 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6, China; 2.Department of Nursing, 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us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240 patient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12 departmen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rom 09:00 to 10:00 on May 30, 2018 were investigated as subjects.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was investigated, and problems existed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sults Of the 240 patients with intravenous infusion, 181(75.42%) used steel needles for treatment, including 1 case(0.6%) with infusion of strong stimulant drugs and 6 cases (3.3%) with rehydration for 4 hours or more. 59 patients(24.58%)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cluding 12 cases(20.3%) with closed type, 3 cases(5.1%) with anti-needle stab, and 44 cases (74.6%) with anti-blocking tube, 3 cases of joint puncture or lower extremity puncture (5.1%), indwelling needle maintenance fixed not suitable in 43 cases (72.9%), infusion connector improperly connected in 1 case (1.7%), 38 cases of catheter evaluation before re-use (64.4%), 17 cases of flushing in different drug infusion (28.8%); 4 cases (6.78%) without sealing after use. The puncture operation procedures, infusion care, correct sealing, proper fixation of indwelling needles and patient care knowledge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clinical nursing. Conclusio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indwelling needles, standardize the puncture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skill training of nursing staff,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level of venipuncture and the safety of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Key words]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pplication; Infusion complications; Nursing methods
靜脈輸液為傳染病科臨床常見治療手段,隨著穿刺技術的發展,靜脈留置針因操作簡單、留置時間長、有效避免反復穿刺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醫院靜脈輸液中[1]。靜脈留置針對患者血管刺激性較小,其設計可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易脫出,容易固定,肢體活動影響較小,便利性及安全性較高[2]。本研究對2018年5月30日09:00~10:00我院收治傳染病患者的12個科室留置針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對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護理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橫斷面研究,將本院12個收治傳染性疾病科室全部列入調查科室,時間段為2018年5月30日 09:00~10:00,調查當日12個科室住院患者總數556例,床位使用率為96.8%,其中輸液治療494例,輸液率為88.9%,每科室選擇偶數床位患者共20例作為調查對象,共240例,收集患者靜脈輸液資料并進行分析,為后續靜脈留置針護理開展提供指導依據。納入標準[3]:①醫院管理信息系統顯示收治傳染病科室全部住院病例;②于該科室接受相應對癥治療者。排除標準:①已出院病例;②病情惡化轉入ICU、轉院及出院者;③死亡病例。
1.2 方法
1.2.1 調查小組? 成立本院靜脈留置針調查小組,調查前經過培訓,包括本次調查目的、方法及意義,調查表正確填寫方式,正確判斷靜脈留置針輸液不良反應的方法,分工合作,避免重復調查。
1.2.2 調查工具?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調查表,由調查小組成員負責收集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病例基本資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1)病例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疾病類型、住院時間等;(2)留置針應用及并發癥情況。包括置管時間、輸液量、藥物品類、穿刺部位、導管維護情況、敷料固定情況及并發癥情況等。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資料均采用人工與Excel雙份錄入并核對整理,建立數據庫,計數資料以[n(%)]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本研究240例靜脈輸液患者中,鋼針使用例數181例(75.42%),其中輸注強刺激性藥物1例(0.6%)、4 h以上補液6例(3.3%)。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59例(24.58%),其中使用密閉式12例(20.3%)、防針刺傷3例(5.1%),防堵管44例(74.6%);關節穿刺或下肢穿刺3例(5.1%);留置針維護固定欠妥43例(72.9%),其中導管內回血1例(1.7%)、敷貼松動卷邊2例(3.4%)、膠布纏繞過多9例(15.3%)、膠布遮蓋穿刺點9例(15.3%)、Y型接口未朝外固定固定8例(13.6%)、肝素帽固定低于穿刺點5例(8.5%)、穿刺點發紅3例(5.1%)、穿刺點滲血6例(10.2%);輸液接頭連接不當1例(1.7%);再次使用前導管評估38例(64.4%);不同藥物輸注中沖管17例(28.8%);使用完畢未封管4例(6.78%)。
3 討論
通過本次靜脈留置針橫斷面調查發現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輸液工具選擇不合理。本調查顯示,只有24.58%的靜脈輸液病例采用留置針,留置針使用率低。鋼針使用率過高且存在較多的使用問題,如輸液時間超過4 h,輸注強酸、強堿、高滲、刺激性的藥物、血管條件較差者不合理使用鋼針問題較明顯[4]。產生以上問題主要原因為護士護理觀念較差、缺乏科學輸液理念、靜脈治療質控人員缺乏監管、患者配合性差及部分護理人員操作技術不熟練。(2)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選擇不合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特殊情況把握不到位,主要為低年資護士缺乏培訓、穿刺知識及技能欠缺、穿刺操作不熟練或存在誤區具有較為明顯關聯。(3)導管、敷料維護:①導管或接頭存在陳舊積血主要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較差、穿刺部位過度活動、用力有關;此外,封管操作不當、劑量不足或留置時間過長,也是出現陳舊性積血的主要原因[5]。②敷料使用存在貼膜卷邊、膠布纏繞過多、膠布遮蓋穿刺點等情況。護理人員操作不規范、留置針管理不到位及臨床檢查不夠嚴格是上述問題的成因。③導管維護固定欠妥。存在敷料固定不統一、使用膠帶質量較差、膠帶使用不符合操作規范、臨床檢查不夠嚴格。④穿刺點發紅、穿刺點滲血與穿刺操作不規范有關。(4)輸液并發癥。靜脈穿刺部位選擇不當、輸液時間持續較長、套管針移位可致液體泄漏。刺激性藥物輸注速度可短時間內在血管大量堆積,血液緩釋不足進而引起血管內膜損傷,其通透性大大增加,液體滲出并引起腫脹,出現局部疼痛[6]。并發癥發生與導管相關血循環預防意識缺乏、操作技術不熟練有關,靜脈炎常發生在置管3~5 d后,局部呈現紅腫、疼痛、靜脈走向發紅、局部壓痛。臨床發生靜脈炎主要由輸入刺激性液體時間過長、沖管不徹底、穿刺時消毒液未完全干燥以及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原因造成。
本院護理部針對如上問題,規范留置針護理工作,主要內容如下:(1)強化穿刺操作規程。加強本院護理人員靜脈安全輸液培訓工作,由經驗豐富、護齡較長的護士幫助較年輕護士提高留置針操作能力,加強輸液護士靜脈穿刺、固定等操作水平,系統化培養風險識別與防范能力。嚴格選擇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時,應優先選擇有彈性,相對粗、直靜脈,應遠離關節處。穿刺前,應仔細檢查留置針的完成性及針頭斜面有無倒鉤,外套管邊緣有無斷裂、毛邊等,上述不合格留置針嚴禁使用,應作為已使用醫療垃圾處理。穿刺失敗后的留置針不可繼續使用,套管脫出后不可再送入血管,應拔除后另選部位重新置管[7]。提高穿刺技術及操作熟練水平,減少穿刺過程中套管針來回移動,以降低對血管內壁的機械損傷。輸注不相容的液體或藥物時應以0.9%氯化鈉溶液沖管,防止導管堵塞[8]。應嚴格執行封管操作,采用正壓脈沖式封管法,以連續不間斷、邊推注邊旋轉退出針頭。當患者出現靜脈炎癥狀時,立即拔管,在靜脈穿刺點上方近心端2~3 cm處冷敷硫酸鎂濕紗布,20~30 min/次,2~3次/d,連續濕敷3~5 d,可改善局面循環并加強抗凝效果[9,10]。(2)正確封管、妥善固定留置針。輸液完畢后,注射器抽取3~5 mL生理鹽水,將針頭全部插入肝素帽中,緩慢注入,保持勻速注入,剩余2 mL左右時邊注入液體邊退針,肝素帽內充滿封管液[11],避免留有空隙,保持以一條輸液貼固定針柄,另一條輸液貼固定軟管,并清晰標明留置時間及操作護士姓名[12]。加強巡查力度,若中途發現留置針敷料卷邊、透明貼膜開膠或套針管移位時,應及時更換敷料、調整套針管位置,再次局部消毒后固定。(3)加強患者對靜脈留置針穿刺優點的認知,鼓勵、引導患者使用留置針建立血管通路。首次穿刺前,護理人員應介紹靜脈留置針輸液的優點、必要性,講解留置針基礎護理知識、常見問題以及護理措施等。日常巡視及輸液時加強患者及家屬的留置針護理指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識與水平[13]。患者穿刺側肢體不可過度活動,防止套管脫落、液體滲出等情況出現。避免穿刺側肢長時間保持下垂,以防重力下血液回流經血凝后堵塞導管。置管期間,囑患者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紅腫、疼痛、回血等情況,若出現以上情況,盡快告知護士處理[14]。告知患者及家屬不可擅自調節靜脈點滴速度,以免發生滲液、滲血、水腫等不良反應。患者留置針位置應避免沾水、洗臉或者沐浴時,應以塑料紙等防水材料包裹肢體,保持穿刺部位干燥。
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INS)2016年《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標準》[15]科學總結了靜脈留置針臨床護理標準和護理措施,我院在學習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完善輸液護理內容,實踐中不斷轉變護理模式,以適應現代護理學的要求。通過學習實踐,提高整個醫院護理人員的安全靜脈輸液理念與服務理念,利于提高輸液護理標準的掌握水平,從而在實踐中提高護理質量。再次調查顯示,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患者已占靜脈輸液患者總數的78.04%,靜脈留置針常見護理問題上已有較大改進,取得了初步成效。靜脈留置針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在未來臨床輸液中具有更加廣闊的前景,但同時給護理工作者護理服務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以不斷適應護理模式的變革。
[參考文獻]
[1] 馬燕麗,武昆利,郭雁,等. 傳染科患者運用淺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效果[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7,23(5):148-150.
[2] 閆亞敏, 龔梅, 李愛求,等. 兒科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率的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0):1558-1561.
[3] 王紅燕,張智霞. 我院臨床靜脈輸液工具應用情況分析及對策[J]. 循證護理,2017,3(4):393-395.
[4] 張丹丹,胡小萍,何平平,等. 某市三級甲等醫院靜脈治療護理現狀的橫斷面調查[J].全科護理,2018,16(14):1760-1762.
[5] 王改紅. CCU病人靜脈留置針堵管原因及預防措施[J]. 護理研究,2017,31(18):2303-2304.
[6] 李靜. 靜脈留置針不同封管方法效果的研究[J]. 當代醫學,2016,22(6):57-58.
[7] 李昨非,齊昊楠. 靜脈留置針改良穿刺法30例效果分析[J]. 武警醫學,2016,27(1):101-103.
[8] 余文霞,張瑾,尹曉鳳. 風險管理在降低老年患者外周留置針常見風險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140-141.
[9] 蘭大華,張曦,孫愛華,等. 靜脈留置針肝素鈉封管與生理鹽水封管效果比較的Meta分析[J]. 重慶醫學,2016, 16(3):426-428.
[10] 朱格紅,白巧玲,李紅芳,等. 靜脈留置針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J]. 現代腫瘤醫學, 2015,15(5):82-83.
[11] 李爽,黃靈,孫麗娟. 預充式導管沖洗器與肝素鈉對靜脈留置針的封管效果Meta分析[J]. 延邊大學醫學學報,2017,(2):115-119.
[12] 高玉蘭,官文娟. 預防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措施和效果[J]. 中國醫學創新, 2017,14(15):75-78.
[13] 王媛,張明娟,黃曉梅,等. 運用品管圈降低靜脈留置針非計劃拔管率的實踐[J]. 西南國防醫藥,2016,26(3):313-315.
[14] 白妙春,翟晉慧,何冰娟,等. 質量管理工作循環在降低留置針所致液體滲出及靜脈炎中的作用[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6,11(8): 805-807.
[15] 李春燕. 美國INS2016版《輸液治療實踐標準》要點解讀[J]. 中國護理管理,2017,17(2):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