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倩 河南大學
新媒體是在科技發展的背景下相對于傳統媒體而形成的數字化媒體形式,隨著流媒體的成熟和網絡的普及,融媒體應運而生。融媒體是新媒體的新形式,“融”并不是簡單的機械相加,而是一種共生,是媒體間的共生也是內容的共生。而內容生產在融媒時代下,其方式與形態也更為多樣化,它突破了傳統式文字的限制,如視頻、音頻,視聽結合的H5 等等。融媒時代下媒體的內容生產應被重新定義。
融媒時代下傳媒業正在形成新的生態格局,新媒體在時代發展當中不斷蛻變,內容質量是媒體脫穎而出的關鍵。H5 便是在技術進步下出現的媒體新形式,它將圖形、板式、動畫以及過渡效果等融合一起打造炫酷的視聽盛宴。而傳播形式只能是一個外包裝,沒有優質內容只會華而不實。在內容運營中選題、策劃、編輯既要“活”更要“優”。內容為王永不過時,如今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媒體競爭愈演愈烈,新形勢下利用技術優勢并與優質內容相結合才能備受青睞。
內容互動性增強。“融”時代下,傳播媒介將各自優勢融合一體,不僅讓內容本身“動”起來,也讓受眾與內容的互動性增強。例如人民日報客戶端在2017年發布的融媒互動“軍裝照”H5,調動了全民參與制作“軍裝照”。利用先進技術將內容與受眾緊貼更為黏合,使受眾更近距離地感受愛國主義氛圍,有力的加大了傳播效果。
內容兼具多樣化與個性化。在審美觀快速發展的時代,純文字內容已逐步邊緣化,圖文并茂,視聽相融的內容更能貼近受眾口味。用多樣化形式替代文字不僅提升受眾體驗也更符合當下快餐式消費的習慣。而個性化則是媒體特色,人民日報旗下的新媒體品牌俠客島以時政新聞解讀為特色,新華社客戶端“現場新聞”以移動新媒體現場直播新聞為特色,總之,個性化是新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
內容包容性提升。共享經濟下內容共享已在潛移默化中加入其中,受眾既是接收者也是傳播者,社會就像一個大水塘,媒體投入一粒石子便可泛起層層漣漪,而受眾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新媒體利用視頻、音頻、動態圖像、數字等使信息濃縮化從而使內容更具包容性。融媒短視頻最直觀的將文字信息在短時間內用視頻傳達,融媒直播則將內容全面的、通暢的呈現出來,H5 系列加入了互動效果內容扎實豐厚。融媒體內容制作過程也是一個信息整合過程,最大程度地凝練信息,最大范圍地考慮受眾接受力已是隱形要求。
白巖松曾說:“這個世界炒菜的人越來越多而種好精神食糧的人越來越少。”媒體的價值便在于生產好的精神食糧,在于內容的傳達,從而表達出符合時代的價值觀念。從融媒體到融理念,社會需要找尋的是“最大公約數”達到社會合意。優質內容,就新媒體而言是自身發展的利器,就社會層面看,是責任與使命,內容的社會價值關乎媒體價值。
與傳統的僅僅依靠文字與圖片等靜態內容不同,融媒下新媒體打破了受眾與內容的隔膜,使受眾擁有沉浸式體驗。自“軍裝照”H5 火爆全網以來,H5 系列作品紛紛登場,“看,這就是當年的我”、“用歌聲記錄40年美好時光”等融媒作品在網民中廣泛傳播。受眾在其中通過自主切換實現交互瀏覽,通過位移動畫帶來穿透式的場景融入感。這種如網頁游戲般的深度體驗與代入感更能增強內容情感的傳達。
新媒體應講好中國故事。中國故事至大也及小,大到兩會、國際貿易,小到被這個社會所邊緣化的東西,一次專注,一份堅守,一種源于歷史的技藝等。新媒體要有大眼光放眼全局引領時代,也要有“小心思”去關注平凡。只有最貼近受眾真實生活的內容才能最真摯最鮮明最富有感情。“軍裝照”H5 弘揚的是愛國精神,融媒視頻“拉孜姑娘創業記”記錄的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短視頻“網紅店假排隊調查”則是揭露社會缺失的一面。融媒時代下內容集成有著、多維度的空間,新媒體就要在內容中進行平衡與取舍達到較好的社會效益,去發現中國事,傳達中國情。
在魚龍混雜的媒體市場上,新媒體的真實專業性和原創獨家性是競爭的關鍵。不管是H5 還是融媒創新作品,都是將社會事件與媒體相結合從而打造出獨家內容,所以兼具堅守與創新新媒體才更具發展力。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寫道:“漸進思想是創新的最大敵人。”新內容的打造需要跳出框架反對循規蹈矩,在一定程度上,新媒體承受了“社會賦權”,就應該肩負傳遞真實信息,進行輿論導向的責任。
同時,在充裕主義泛濫的社會中,敬畏之心是“保險栓”。既要尊重用戶體驗,即結合現代技術創新內容傳播形式為受眾帶來深度的情感體驗。也要避免獨角獸思想,即避免有了資本的力量便忘了媒體責任與初心的認知錯位。在傳播媒介和傳播科技相互融合的時代,受眾的概念正在改變,滿足受眾需求與體驗也是新媒體實現自我突破的方式之一。
新媒體是時代的產物,它反映著這個時代的變化,它是“新”與“舊”的結合,“新”是技術,是形式,是傳播手段等等,而“舊”是傳統的內容為王的信念,是本心,是矢志不渝的責任。融媒時代下,短視頻、直播、欄目以及互動等新形式層出不窮,技術的創新拉近了受眾與媒介的距離,也更新著內容傳播的方式與渠道。在以一片娛樂狂歡中受眾需要的是具有顛覆性的東西,而這顛覆性來源于新的內容形式與生產。在屬于新媒體的“叢林法則”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是形式創新與優質內容的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