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彬 常德廣播電視臺
自新媒體快速普及以來,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受到其影響,逐漸顯現出新聞信息多元化、時效性增強、傳播速度加快、信息載體多元化等特點,一方面提升了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綜合能力,豐富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提升了電視新聞節目的深度。另一方面對于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要求更高,需要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具備應對復雜網絡環境下的能力,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依據新聞事件的亮點,制作出具有內涵與深度的新聞報道,因而加快推進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刻不容緩。
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信息來源多元化、傳播方式多樣化、載體多元化等方面,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要準確的把握新媒體的優勢,并積極的融入新媒體的優勢,推進新媒體與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之間的融合,從而使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能夠憑借新媒體的優勢,在信息來源、加工制作、信息傳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在信息的來源方面,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要善于從新媒體中尋找有價值的新聞信息,當今新媒體平臺眾多,尤其是在自媒體平臺開放以后,廣大的受眾紛紛開通自媒體平臺賬號,成為了信息的發布者。自媒體平臺發布的信息較為及時,往往有較高新聞價值的信息。因而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可以關注一些優質的自媒體平臺,從中及時的獲取到有價值的爆料信息,并及時跟進,以形成獨家新聞報道。在信息制作與加上上,諸多新媒體平臺提供了簡單、實用、功能強大的編輯工具,如西瓜視頻的APP 便具備視頻制作的能力,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在信息制作時,要善于使用新媒體平臺所提供的文字、圖片、視頻編輯工具,及時的將各類突發信息加工成新聞稿件,以便于電視新聞節目及時的播出。在信息的傳播上,電視新聞節目要融入到新媒體平臺之中,開通新媒體平臺的賬號,以增強電視新聞節目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在新媒體平臺上,經常的與受眾進行互動,并借助新媒體平臺強大的粉絲分析功能,如“今日頭條”便具備分析分析年齡、愛好、興趣、地區分布等的功能,分析出受眾對于新聞節目的關注點所在,并依據分析的結果,調整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使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能夠根據受眾的興趣點,制作出更多被受眾所喜愛的新聞節目。
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視新聞不再是主要的獲取方式,諸多的新媒體平臺日漸成為受眾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載體。在此形勢下,電視新聞采編人員應抓住電視新聞公信力高,具有權威性的優勢,以新穎的視角解讀新聞,制作出具有深度報道的新聞節目,從而樹立起可信度高的新聞節目形象。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在獲取到新聞信息后,應從多個維度對新聞信息進行解讀,先是劃分新聞信息的分類,可分為民生類、社會類、財經類、體育類、娛樂類等,按照每一類新聞報道的特點,從新聞信息中尋找亮點,然后從多個角度對亮點進行加工。如在制作民生類新聞時,可以沖突的爆發點為導入,帶給受眾一種緊迫感,激發受眾的好奇心。然后按照新聞的背景、沖突發生、解決過程,對民生新聞當事人,從多個方面進行報道,使民生新聞呈現的更加全面,讓受眾能夠了解的更多,對于新聞事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聞制作過程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把握好輿論和價值觀導向,防止誤導大眾的輿論。為此可在制作新聞節目時,更多的考慮受眾的所思所想,并有意識的引導受眾冷靜、客觀的分析事件,并從中汲取經驗。
在新聞節目的制作上,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意識到,電視新聞節目是直面受眾的,要注意運用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對新聞事件進行解讀。在新聞節目中,要根據新聞節目的定位,以及所面向的受眾群體,運用該受眾群體所能接受的語言進行表述,多一些人情味,與受眾拉近一些心靈上的距離,多用一些通俗,甚至是地方俚語、民諺進行表述,從而消除受眾觀看電視新聞節目時所產生的陌生感,感受到新聞節目所傳遞出的親切感,從而更容易獲取受眾的認可。在運用親和力的語言方面,電視新聞采編人員要把握好程度,不可全篇都使用,在表達方式上要直敘,意思簡單明了,更容易被受眾所接受。
在電視新聞的采編工作上進行創新,需要根據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節目的實際需要來制定。要鼓勵廣大的電視新聞采編人員,扎根于工作的一線,多提實際性的意見,然后再群策群力的改進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從而使電視新聞采編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創新氛圍,從而推動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