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悠 哈爾濱師范大學
我國播音主持工作作為傳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至關重要。在廣播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下的工作者要進行不斷創新,并緊跟隨社會媒體環境的不斷變化,一次適應新形勢下我國對播音主持工作的發展要求。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從而推動我國廣播電臺新聞節目的不斷革新和發展。
給廣播電臺新聞節目中必不可缺的主角之一,播音主持對于新聞節目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根據節目的形式和各類風格以及內容的差異化,播音主持在我國也分為不同類型[1]。主要有評論型播音主持,專題類播音主持以及消息類播音主持。
評論型播音主持重在強調選擇全新的播放題材,從而切合當下時事背景,用新穎的視角和犀利的觀點提出播音主持自身的見解,在此過程中要突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多以真實故事作為基礎性話題而展開,也注重與受眾的互動性,具備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作用。
專題類播音主持相對于普通新聞節目播音主持而言,專題類播音主持更加強調深層次的去剖析事件本身的真相,因此大多通過訪談以及相關回憶和客觀事實進行描述等多種形式對新聞事件進行調查,并還原事件真相[2]。最后通過廣播的方式來達到吸引受眾的關注的目的,從而引導聽眾透過事件的表象看清本質。
消息類播音主持主要以簡單明了的動態化形式,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向受眾傳播新聞事件,語言相對較為簡潔和集中,大多通過直播的方式向受眾傳遞新聞,因此時效性和真實性相對較高。
在我國新聞類事件的播放,主要經過信息處理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加工后寫成報告的形式播放的,在此過程中播音主持所扮演的角色通常僅為播報者,因此并沒有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解讀。在此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僅為信息傳播的搬運工[3]。而從播音主持僅主觀角度來看,新聞節目播放對于自身發展和定位是相對較狹隘,大多只做好自身本職工作而不能積極延伸個人專業素養。
國內新聞節目播音主持具備標準聲音,字正腔圓,語言相對流暢,普通話水平達到一級為一般標準。而對于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的要求不僅僅有聲音層面的,更具備形象方面。因此統一的標準造就了播音主持在風格上總體呈現單調的發展,播音主持相對單調的風格,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新聞節目的自身局限性。我國新聞類新聞節目的定位從古至今相對嚴肅且具有政治性,因此相對正式。但在全民狂歡的時代,新聞類新聞節目的這種單調的風格明顯不能吸引更多關注。
廣播新聞中播音主持不能故步自封,不思進取,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直接優秀的主持經驗和優秀成果。并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是風格,把自己打造成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在此過程中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并加強語言邏輯和思維邏輯的訓練。不斷提升自身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工作態度,為了推動我國廣播新聞事業的不斷發展,相關廣播電臺應該不斷加強播音主持的培訓工作,針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播音主持綜合素養不斷進行創新,同時改造主持人的外在形象,讓播音主持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環境中,同時不斷創新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藝術,使其能夠更加精確的將新聞事件傳達給受眾。
我國新聞的節目播音主持人通常在設計好內容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相關新聞播報,過程中,幾乎沒有自主選擇新聞內容的權利。因此播音主持要在不違背新聞稿件真實性和客觀性以及法律底線的原則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的優勢,并加入理性的思考,是播放的新聞內容更生動更具鮮明特征,也更具備充實性。當前在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中,各類新聞傳播媒介不斷涌現。新聞節目不僅要依靠傳統的電視等各類媒體的傳播,還要豐富相關傳播形式。可利用當下各類主流媒體進行傳播,以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關注度,提升廣播電臺新聞播音主持的專業素養。
我國當前現階段在新聞播放節目中比較注重播報的方法,不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規定的內容播報,還需要講解新聞事件的詳細內容,能將重點和主題集中凸顯。作為播音主持人一定要在播音工作中不斷激發自身的工作靈感和自身創造的積極性,并利用積極的語調和豐富的感情色彩進一步感化大眾,促使廣播效果能夠得到本質性的提升。
進行創新不僅是播音主持在適應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更多的是提升節目的收聽率,以促進我國播音事業的發展作為最終目標。因此在現代化背景下一定要重視播音主持的創新性。無論是思維創新還是內容的革新等各層面均需要以全新的視角來面對新聞節目播報工作,從而達到推動廣播電臺新聞播音主持工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了推動我國新聞傳播業的更快發展,提升廣播新聞節目的市場競爭力,應當推陳出新,用更多的創新途徑促進廣播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