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成 西安財經大學行知學院
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重于強調學生去接受和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教學也是填鴨式教授方式,學生只能被動的掌握知識,整個學習過程變成了老師使勁灌輸學生死記硬背的局面。這種方式極大地壓抑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學習動力、發現探索能力,降低了應用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目前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已不再是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簡單記憶,它更加傾向于應用型高校學生群體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較之中學生小學生的學習來說,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相對來說是一種實踐性更強的學習方式,應用型高校的老師在給學生教授知識時也不會像小學生一樣面面俱到,而且大學的管理方式都較為寬松,這種情況下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成為該學生學業是否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提倡以弘揚“互聯網+”應用型高校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就成了目前應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命題。
當前是一個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每天會有無數條新信息出現,而這些信息不一定對一個人有用,但卻要接收這些信息。相反,這個人也不可能獲得他所所需要的所有有用信息,更為關鍵的是,目前我們接收到的信息的老化速度卻在不斷的加速,因此,在“互聯網 +”時代下要想獲得有用的信息,作為應用型高校的大學生,必須學會自主學習。培養應用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互聯網的出現及應用是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新的方式,在學術界一直都備受關注。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找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偏低的原因,為專家在研究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提供依據,同時豐富和完善現有的關于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為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研究貢獻部分力量。
研究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減少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過程中遇到的障礙,能夠發現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規律,并為應用型高校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促進應用型高校大學生學會對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想辦法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提高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指導應用型高校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讓學生更好地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激發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調動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帶動應用型高校大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
應用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強調的是主動性,自覺性,雖然他們已經結束了高中的學習進入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但是,由于多年以來的填鴨式的學習習慣,這些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大多數學生依然希望由老師來規劃他們的學習方式。實際上,進入大學后,大學老師一般只在本次課堂上對他們有較高要求,也沒有太多的作業,相對來說學生的自由時間較多。如果他們不會利用課下時間自主學習,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
目前的大學生基本都是95 后,他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電腦,有什么不懂的不會的首先選擇問百度,慢慢的這批學生習慣了有事沒事先百度的情形,而不是靠自己先去思考,然后再去搜集資料。這導致學生在碰到問題后,不選擇主動思考,或者跟同學老師溝通,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先問百度,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更加依賴與網絡,缺乏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應用型高校的電子閱覽室只在制定的時間開放,收費對于學生來說相對高一些,不能隨便使用;對于有電腦的同學來說,可以在宿舍使用,但是有些學校沒有全面覆蓋Wifi,學生只能使用流量上網,費用可想而知,即使有覆蓋Wifi的學校也是需要收費的,學生不能無限制使用;在網絡使用高峰期經常會出現頁面癱瘓、連不上網等現象,學生無法按計劃完成自主學習內容。軟件設施建設上,在相應數據庫資源方面,應用型高校的購買量不夠完善,導致很多文章學生沒法在學校免費下載,學生只能下載一些檔次不高使用價值不高的文章,最終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
首先,學生進入高校時老師要給他們強調高校不比高中,自由時間比較多,但是也更容易落后,作為學生,不論是高中還是大學,學習才是第一要務。大學課程相對寬松,學生的自由時間較多,這個自由時間是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不是讓學生用來玩游戲、看電視劇、聊微信、聊QQ 等的。如若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掛科成績太多,到達一定數量,大學有權利將其勸退。高校老師對學生尤其大一新生一定要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其次,高校老師也可以對學生布置一些需要其自主完成的開放性案例型作業,下節課要求學生展示課下搜集的資料,這樣學生不得不按老師的要求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同時在搜集的過程中學生也逐漸了解了案例,在展示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這樣也逐漸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互聯網的發展對應用型高校大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優勢。學生利用網絡拓展自己的相關專業知識,探尋本專業的學科前沿,了解當前專業研究動態。當出現自己思考之后依然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以求助互聯網查詢相關解決方案,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再求助老師。這極大地縮減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而且學生在網上也可以查找到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案,然后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篩選分析,這個過程就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網絡學習模式。
硬件方面學校可以改進學校網絡條件,實現Wifi全面覆蓋,降低資費標準,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網上學習;同時加強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擴充圖書館藏書數量和質量,方便學生借閱相關圖書。軟件環境建設方面,應用型高校要為學生提供比較全面豐富的學習資源,就需要購買相應的專業數據庫資源,比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網、龍源期刊數據庫等專業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閱覽以上數據庫資源,對學科前沿知識有充分的認識。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漸發展,“互聯網+”下應用型高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模式,但最終還要從學生本身出發,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然后輔之現代網絡技術和教師的引導,這樣才能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