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倩倩 貴州民族大學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氣息下,人們被各種工作、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但是,對于當下人們而言,這種壓力、這種焦慮感必須得到一種釋放,緩解人們日常緊張的心情。競技類的快節奏綜藝無法釋放這種焦慮,反而會加大這種焦慮。在這個時候,“慢綜藝”的出現,迅速迎合了當下人的心理需求。“慢綜藝”表達的就是一種回歸生活、回歸大自然的理念,讓觀眾從塵世的紛擾中解脫出來,放慢腳步,品味生活。
因此,以《向往的生活》為代表的慢綜藝一經播出,反倒突出重圍在市場上贏得極好的口碑,迅速成為綜藝黑馬?!断蛲纳睢范ㄎ粸椤按笮蜕罘占o實節目”,將“熱愛生活,融入自然”作為節目主旨,它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樸實無華的田園生活,并將融入親情、友情、師生情,通過生活場景、美食場景、互動場景的描繪,引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下面,筆者通過文本分析法,運用傳播學理論分析探索以它為代表的慢綜藝的成功之道。
《向往的生活》自2017年開播以來,每季都有固定的嘉賓,第一季是黃磊、何炅、劉憲華;第二季是黃磊、何炅、劉憲華;第三季改為黃磊、何炅、彭昱暢、張子楓。我們發現,無論固定嘉賓如何改變,黃磊和何炅是沒有變化的。在這個固定嘉賓的構成體系中,他們都具有代表性,都有著各自明確的角色定位。廚藝精湛、經常給孩子們分配任務、教育孩子的時而嚴厲時而幽默的黃磊老師擔當著“父親”角色;暖心、細心、默默地干著家務活的何炅老師擔當著“母親”角色;貪吃、好玩、幽默搞笑、調皮的劉憲華擔當著“熊孩子”的角色;能做事、能吃、樸實、真誠的彭昱暢擔當著“鄰家大哥哥”的角色;乖巧懂事、慢熱安靜的張子楓擔當著“團寵小妹妹”的角色。從這種角色定位,我們可以看出,它構成了中國傳統家庭的生活狀態,貼近大眾的真實生活。除了這幾位常駐嘉賓,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們:憨態可掬的小狗“H”、搗蛋頑皮的小狗小“O”、小“O”和小“H”的孩子“鍋碗瓢盆”、常常陷入沉思的“哲學鴨”尼古拉斯·彩燈、隔壁愛偷聽的老羊“老點”、新成員奶牛“蘇蘇”……這些動物的加入,為“蘑菇屋”更加增添了真實、有趣的生活氣息,突出節目的生動活潑。動物和人的結合,更能體現出一種悠閑自得的鄉村生活,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田園生活。
根據使用與滿足理論,《向往的生活》從節目形式上滿足了受眾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所謂“使用與滿足”,通俗地來講,就是把受眾成員看做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①
《向往的生活》主張回歸田園生活,它表達的是一種自由,對悠閑自在生活的向往。節目在每次開播前,都會提前尋找環境優美、適宜生存、遠離塵世紛擾的農村,臨時搭建好“蘑菇屋”,除了邀請固定嘉賓,也會邀請流動嘉賓,一起體驗最真實的農活,分享最誘人的美食,悠閑自在地圍在桌旁聊天,營造了一種最為寫實的農村生活。
根據CSM31 分眾收視來看,大學學歷以上的觀眾占比最大,達到33.4%。正是現在年輕人人的生活壓力空前極大,向往的生活猶于一個家的避風港,在這里,無論是觀眾,還是嘉賓,都可以忘卻工作的壓力和煩惱,向觀眾傳遞了一種輕松、安逸的生活。
此外,《向往的生活》的文案,就像一篇田園散文,描繪著最純粹的自然風景,如“生活如果有開光,那朋友的出現就是一鍵快樂”“屋內的歡聲笑語,讓雨珠也忍不住偷聽”“和好朋友在一起,每個笑聲都發自心底,哪怕是簡單的游戲,也變得有趣”,這種文案最容易引起現在大眾的一種共鳴,滿足大眾對美好的人文情懷的一種向往。
每季的固定嘉賓都是娛樂圈小有名氣的明星、演員、主持人、歌手,還要每期的邀請的飛行嘉賓都有固定的粉絲群。褪去明星光環,來到遠離塵世的小鄉村,受眾更想看到他們在農村是如何生活的?以及明星之間私下是如何相處的?
在大家平時的印象中,吳亦凡給人的感覺一直是一種酷酷的、帥帥的樣子,非常高冷。然而,通過《向往的生活》,人們重新認識了吳亦凡,不少人感嘆原來他私下里也是一個暖心、可愛、接地氣的“大哥哥”!他們出去拔蘿卜的時候,在回來的路上,彭昱暢首當其沖,抱一筐背一筐,吳亦凡看到了,立馬把彭彭筐里蘿卜往自己筐里放,當時的吳亦凡還有腰傷,吳亦凡又從何老師筐里拿蘿卜,一個小小的舉動讓我們體會到吳亦凡原來也是暖心“大boy”。不少人感嘆,觀看《向往的生活》,觀察到了吳亦凡的另一面,紛紛表示“路轉粉”!
超長的紀實拍攝手法還原了事件的本質特質,沒有任何外在導演和工作人員的干預。每每吃過晚飯,他們都圍坐在一起促膝長談,家長里短,前塵往事,正中粉絲下懷。而且很多嘉賓過來后,就完全放飛了自己,素顏出鏡,毫無任何偶像包袱。在一期節目中,何老師問彭昱暢,為啥現在天天戴著框架眼鏡,不戴隱形眼鏡保持下自己的鏡頭前形象。彭彭回答,因為我把這早已當成了自己的家。這句話瞬間讓粉絲感覺,哦,原來這就是他們真實的生活狀態!這種接近性滿足了粉絲對嘉賓私下生活的好奇心,也更加深了粉絲對嘉賓、對節目的喜愛度。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中談到,豐盛作為消費社會最主要的特征,不但是消費社會得以產生的大前提,而且還作為一種理想,為這個社會所追求。明星效應作為一種消費文化,如果運用恰當,必將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②
通過《向往的生活》,我們發現明星不僅僅是去休閑玩樂的,田園中經常有他們辛勤勞作的身影:劈柴、插秧、拔蘿卜、捕魚、施肥……這些畫面的精彩呈現,很好地向受眾傳達了一個理念:只有自給自足,才能豐衣足食。這種明星效應通過示范效應,以身作則,向受眾傳遞了中國多年以來的優秀傳統美德——勤勞吃苦。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的蘑菇屋坐落于湖南省古丈縣翁草村,這是一個土家族和苗族組成的少數民族村落,在蘑菇屋的附近有一個翁草村小學,這個學校是村子里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嘉賓們在熟悉村子的過程中了解到這所小學的情況后,立馬帶著其他的明星嘉賓一起向這所小學送上書包、故事書、乒乓球等,陳偉霆還給孩子們變魔術,滿滿的互動體現《向往的生活》暖暖的公益行動,通過這種明星效益,引起社會對公益活動的熱情。因此,從這個概念上,《向往的生活》已經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娛樂放松節目,它的意義變得更加深遠。
在當前節目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思維、追量不追質的國內綜藝市場,以《向往的生活》為代表的大型生活紀實服務節目率先扛起國內慢綜藝大旗,所向披靡,實屬難得。一檔節目想要真正贏得受眾的青睞,就必須打動受眾的心,滿足受眾的真正合理需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符合,同時要有自己的創新之處,這樣的節目才能真正贏得市場和大眾的喜愛。但是,慢綜藝節目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通過慢慢的沉淀,并不是一味地滿足受眾需要,更需要一種自身的價值判斷,只有這樣,慢綜藝才能更加穩定的發展。
注釋:
①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② 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