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彭霖 李偉民 李海平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近些年來在開展高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現代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素養吸引了許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在實際的一線課堂教學中,以教育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以管理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和以評價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這三個方面逐漸成為建設現代高職院校信息化的核心要素。以下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將分別進行介紹。
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建成,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動力,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加快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必然結果。因此,高職學校要想改變當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最佳手段,準確地說,信息化技術依據多媒體手段使教學內容變得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目前已經成為高職學校教育發展中的重要教學模式。
2.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實施,當前互聯網遠程教育已經成為了高職教師重視的教育模式。除此之外,高職教師還需要教育信息化建設為教學提供技術支持,從而實現校內與校外教育的雙向發展。
3.高職信息化建設在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的同時,也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有絕佳的技術支持,同時,加快進行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還成功地解決了高職學校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目前許多高職學校已經在校內建立了一些網絡實驗室,并通過實驗室內的信息化技術資源積極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學生在網絡實驗室中運用課程相關的儀器儀表設備,既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
4.加快高職學校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可以滿足現今社會對的人才需求,高職學校信息化建設能夠使教育資源的獲取渠道更加多樣,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事故教學管理也更具人性化。因此,高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努力提升信息技術素養,僅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要素,確保在高職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不斷進步。
目前高職教育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以教育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以管理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和以評價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針對這三方面的核心要素建設,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以“教育”在高職學校建設信息化核心要素來說,學校可以借助“互聯網+”加強建設信息化,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教育的含金量。“互聯網+”的主要特征是跨界融合、重塑結構、創新驅動、尊重人性、連接一切和開放生態。截至目前為止,“互聯網+”技術已經發展出包括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多項高新技術,其中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越性。與此同時,高職學校也可以通過云計算技術為學校搭建一個教育教學云平臺,總的來說,這個云平臺包括:1.課堂上教師所要展示的教學內容;2.課堂上教師在線制作課件;3.網上考試平臺;4.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互換;5.教師網上職業技能訓練;6.教師遠程教學;7.教師教育辦公一體化等信息平臺。通過建立這樣的信息平臺為師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同時還能夠支持高職學校的學生以及教育工作者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高職院校的教務管理工作中,推進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內容,其中以學生的管理方面尤為重要,在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要提高辦學質量,必須改革學生管理方式。高職院校在推進信息技術建設過程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建設智能校園,利用學生的移動終端(比如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環)來記錄學生的活動軌跡,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
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高職學校要根據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情況,結合現有的社會信息化研究成果,逐步完善院校的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歷程。截止至目前情況,普通高職學校的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主要由信息化戰略、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網絡基本運用狀況、信息基礎設施狀況等部分構成。普通高職院校也可以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與管理手段不斷完善學校評價指標體系,從而更好地指引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建設。
綜上所述,信息化建設是目前高職院校實行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建設過程中要不斷提高以教育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以管理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和以評價要素為核心的高職信息化建設水平,為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學生技能水平提供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