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煥麗
潼關縣城關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 陜西渭南 714300
作文教學方法不拘一格,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本著一切為學生的原則進行教學設計,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情感,這樣我們的作文教學才是成功的,我們的學生才能在寫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教師可以訓練學生模仿句子、模仿片段,再到寫整篇作文,讓學生從作文中了解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模仿不能機械地模仿,也不能生搬硬套。例如,當練習寫作一個角色的外表時,許多學生都會寫“一雙水汪汪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一顆櫻桃嘴,兩彎柳葉眉”等。世界上有那么多人看起來如此相像嗎?答案是否定的。這不是“模仿”,而是“抄襲”。這是我們老師在批改作文時不愿看到的現(xiàn)象,但確實存在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因此,在教授學生寫作的同時,教師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之后,課文中有一句“不必說……不必說……單是”,學生就可以模仿這句話,學習寫作中強調(diào)句式的特點。
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寫作教學的優(yōu)勢價值去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教學內(nèi)容去創(chuàng)建一個豐富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比如在講何其芳的《秋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幾張秋天的圖片,再配上一段音樂,這些美麗的圖畫就可以把詩詞的意境表現(xiàn)的更加形象和具體。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置身于這首詩歌所描繪的情景當中,讓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對詩歌進行重現(xiàn)或者是重新的改造,最后再以作文的方式寫出表演過程中的所感和所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著學生到學校周邊的公園去感受秋天的氣息等等。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能讓他們的思維方式得到有效的擴展。
在作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內(nèi)容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去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增強他們的生活感悟,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更多的真實情感,讓作文內(nèi)容可以更加真實飽滿。比如在講到朱自清的《背影》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作一篇和親情有關的作文,比如父母情、兄弟姐妹情、祖孫情都可以包含在其中。首先要讓學生去思考,自己和親人之間發(fā)生過什么感人的故事,可以把這個故事分享給其他同學,這樣不僅可以全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讓作文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而其他認真傾聽的學生也能從中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
作文素材積累的過程其實也是初中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通過作文素材的積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既避免了作文中常見的胡編亂造和注水拼湊字數(shù)的行為,還能提升作文的觀賞性和文學性。作文素材的主要來源有兩種,一種是書本的素材整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課內(nèi)外文章的閱讀,選取課文中優(yōu)美的段落或者經(jīng)典語句進行素材整理,例如在《讀者》這類現(xiàn)代閱讀書籍中選取一些小故事、小事例,對文學名著中的歷史解說和固定諺語收集,以及其他素材,包括新聞媒體、專家講座等。這些素材,可以直接套用在寫作當中,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就可以詮釋作文中的主要觀點,具有實用性。另一方面,作文素材來自生活。這種生活素材更多的是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和活動中獲取的,素材的選取帶有個人色彩,需要進一步提煉才能運用于作文寫作當中。例如在一些命題作文中,寫春光景色如果簡單地引用書本素材,素材第三方性質(zhì)過于明顯沒有代表性,而通過自身對春天的感悟提煉,可以用舉例子的方式進行寫作,還可以保證寫作內(nèi)容的情感化和真實化。
初中語文作文寫作訓練通常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片段練習,所謂片段練習就是只對作文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片段的練習,學生可通過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運用積累的名言警句,來為作文增光添彩;另一種是對整體的練習,作文寫作最終考查的仍是學生對整體的把握情況,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勢在必行。通過整體訓練,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語文教師應加強對作文教學的重視,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其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在觀察生活、理解生活的基礎上學會寫作、愛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