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尉
平陽縣中心小學 浙江溫州 325400
青少年學生的部分體能素質近20年來持續下降,超肥胖學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與肥胖男生超重率達到了13.25%,小學生的視力不良率高達31.67%。在農村學校這些現象同樣存在。為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從2007年開始,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類學校中深入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以下簡稱陽光體育運動)。
通知指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要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配合體育課教學,保證學生平均每個學習日有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這為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指出了明確方向。但學生在課外體育鍛煉當中缺乏指導,不能依據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課外體育鍛煉沒有針對性、目的性。“運動處方是根據參加健身活動者的體質和健康情況以處方的形式確定運動的種類、時間、強度、頻率與注意事項。”依據學生不同身體素質情況為學生開具合理的運動處方,不僅對學生明確自己的鍛煉方向,提高《學生健康體質測試》的成績提供可選方案,而且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深入開展提供積極有效的支撐點。
體育課是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知識、運動技能、鍛煉方法和培養優良品質和作風的主要渠道。我們以新課程標準為主,結合我校的實際安排教學內容,由于我校是縣小學籃球傳統校(連續三年取得冠軍)。為提高普及率,我們把學生每周的四節體育課拿出一節作為籃球課,在實驗班中進行普及教學,同時在教學中設置一些與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相關的活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練習。其它三節以課程標準為主進行安排教學,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方法和手段,打破以教師為中心,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模式。
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鍛煉學生能力的活動為主,在安排上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特點,注意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每堂課安排三個項目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喜愛的項目分組進行練習。
我校是平陽縣課間操優秀校,課間操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因此我們的課間操內容是比較豐富的,現在我們有六套操:第三套廣播體操(七彩陽光、希望風帆)、隊列操、瓶操、手語操和少兒拉丁舞“天使”。每周的課間操我們選其中的四套來做,每套約5分鐘。課間操后我們還有20分鐘的體育活動時間,主要以打籃球、打乒乓球為主。
學生每天下午兩節課后,學校要求學生到操場進行40分鐘的“陽光體育”活動,主要是以我校的特色項目籃球為主,學校安排教師在各個場地進行組織和指導。同時兼顧到有一部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弱項素質,專門安排健康咨詢處為這類學生有計劃地安排訓練。
學校體育節的主要形式:1.廣播操比賽;2.全校春季田徑運動會;3.各種球類比賽;4.各種友誼比賽;5.小型比賽;6.體育攝影、體育征文等的評比;7.體育知識講座;8.體育知識競賽;9.年度“最有價值球員”、“校夢之隊”的評選活動;10.“先進體育班集體”、“陽光少年”、“最佳裁判”的評比活動等。
通過陽光體育的實施,同學們更樂于上體育課了,體育鍛煉積極性明顯提高。
任課教師普遍反映,實驗組各班學生上課的精神狀態好于對照班,學習氣氛濃厚。上課時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長,自制力增強。提高了學習效果。
從近一年的學生病假記錄情況來看,實驗組各班平均病假5人次,對照組各班平均9人次。據冬季長跑考勤統計,在3個月的冬季鍛煉時間內發生感冒的人數,實驗組各班平均4人次,而對照組各班平均高達11人次。
實驗班與對照班體質健康測試專項綜合考核成績比較,考分均值分別84.81分和80.32分;實驗班的優秀率、良好率分別是26.23%和42.64%僅此兩項分別高高于對照班的優秀率和良好率3.82%和2.76%,實驗班成績還是高于對照班。
體育課課內、外運用“運動處方”通過網絡的平臺來進行,以便使學生和教師通過網絡化對體育課的學習和體育鍛煉進行指導、管理和監控。
在實施運動處方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監督。依據學生體質變化的實際情況要及時更改、調整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