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四團文體廣電服務中心
相比較而言,人們往往需要通過以自己的思維進行解讀,整合,劃分并進行推斷才能夠理解邏輯思維這一抽象詞語的具體意思。想要寫出高質量、吸引眼球的優秀稿件,新聞寫作記者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以自己的寫作能力。作為直接影響新聞整體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記者的寫作能力對媒體來說就是競爭力的直接體現。為此,本文就這一問題提出探討和分析。
對于新聞寫作來說,構建思維邏輯能力主要具有以下兩方面的意義。
首先,可以對媒體公信力進行有效增強。在市場內,記者的寫作能力關乎重大,直接影響了媒體在市場內所占有的比例。所以,只有不斷加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提升寫作能力,進而提升媒體公信力。
其次,對于媒體競爭力有著而非常重大的影響。如今新媒體時代到來,媒體市場之間的競爭越發的激烈,受眾越發關注新聞媒體。記者邏輯思維能力,直接影響到媒體能否擁有在市場占據一定位置,是媒體競爭力的直接體現。
作為新聞傳遞的主要載體,新聞語言對于受眾閱讀體驗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力。受眾廣泛是新聞的主要特點之一,因此新聞語言更需要具備被大眾接受的特性。同時對于語言邏輯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嚴謹,歧義、新聞工作者主觀臆斷等問題都不能出現。比如“新鮮豆腐一塊兩塊”這種容易產生歧義的字句,絕不能在新聞之中出現。
作為和新聞寫作擁有著巨大關聯的一環,記者的語言邏輯能力尤為重要。但恰恰有一些記者為了吸引眼球,對于新聞事件往往過分的夸大,表述方式言過其實,受眾由于新聞工作者的影響,往往容易產生誤解。例如,在《女大學生遭遇校園暴力事件》的新聞中,其中記者的一段表述如下:肖某故意潑了趙某一身水,狠狠的羞辱了她。諸如此類的表述就是新聞記者并沒有將實事求是作為出發點,在沒有經過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對于事件進行揣測,實際上,記者只是根據錄像,而并沒有經過實地考察就開始了新聞稿件的撰寫,其中并未經過女大學生同意就自行使用了“故意、狠狠、羞辱”等詞,這種不準確的表述很容易誤導受眾。
在進行新聞寫作時,部分記者對于那些并未曾親身經歷過的事件,經常將自身經驗加入其中,這樣一來,新聞內容往往無法經得住推敲。例如在一則《名牌包中含致癌物》的新聞中,記者這樣寫道,“消費者購買名牌包,發現名牌包中含致癌物。”這種表述方式極容易給消費者帶來恐慌。報道只闡述了事件的發生,卻并沒有經過相應的考查。名牌包中是否真的含有致癌物,如果是,這種情況又是如何造成的,這些記者都沒有進行報道,這樣一來極容易誤導消費者,并且會給名牌包本身造成不利影響。
作為直接影響新聞質量,也是記者必須重視的一點,邏輯思維能力的構建更要作為新聞工作者工作方面的重中之重。邏輯思維包括形象、抽象和靈感思維三個方面,這三方面彼此制衡互相牽制,進而形成完整而嚴謹的構架。在相對應的信息量吸取方面,經過對信息量進行有效的整合篩選,再加以不斷整理,最終對所吸取的信息量進行分析輸出。能夠有效的使用這種能力,才能讓記者在進行新聞編輯工作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新聞題材。正因此,具備嚴謹的思維能力是記者在進行新聞內容編輯的時候所必須具備的。
在進行新聞內容編輯的時候,文學素養直接影響了稿件的質量。若是自身文學素養欠缺,或者語言文字功底不足,在進行新聞內容編輯的時候難免捉襟見肘,而想要在進行寫作的時候達到成竹在胸,就務必提高相應能力。可以通過對一些優秀稿件進行有效的整合分析,結合自身優點和不足,反復斟酌優秀稿件中的字句內容,揚長避短。充分熟悉優秀稿件內容后通過有效手段將其中優秀的寫作手段轉變為自己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對于已經發生的包含較多知識點、涵蓋范圍廣、覆蓋全面的綜合時事新聞,想要全部概述時事熱點內容只用一個大標題根本不可能,這就需要設立相應的副標題,更深一步的強調相關熱點的重要內容。可如果副標題運用不當,難免會使得新聞內容雜亂無章,給受眾帶來誤導,同樣對新聞帶來不好的影響。正因此,記者更應加強提煉重點內容的能力,將新聞更好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新聞的特性便是時效性和準確性,但如今一些記者出現了為了完成任務而對新聞內容進行創作的做法,這會帶來一系列不好的影響。因此記者務必注重采訪環節,充分的了解到時事熱點的內容,才更有利于新聞的準確性,使得報道內容更容易引起受眾共鳴,提升事件的關注度。
當今時代人們對于新聞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新聞的影響力也大大加強,想要給讀者帶來正確的導向,就必須注重記者自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不斷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構建,注重新聞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不斷提升新聞的影響力,促進媒體影響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