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雨薇 祖 琪 涂成芳 趙響剛
我國是世界稻谷第一產銷大國,大米是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擁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然而,龐大的大米市場目前很不規范,劣質有害大米充斥市場[1]。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大米品牌成為諸多大米企業的思考。本文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分析品牌大米發展境況,發現品牌大米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農業是立國之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家對于農村振興和農業發展一直都給予巨大的關注,多次強調支持農村相關發展的重要性。從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來看,通過打造品牌大米支持農業發展的企業目標是具有可行性的,契合時代背景。此外,糧食安全問題是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我國人民深切關注的問題。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增強農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還明確指出,要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安全水平,形成結構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意見》也指出到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品牌農產品占比要明顯提升;到2030年,農產品供給更加優質安全。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從生產和監管兩端發力,大力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糧食安全在各個政策中不斷被提出可見其重要程度,品牌大米注重大米品質,不僅是順應政策方向,更是市場關注糧食安全的體現。
從政府對鄉村振興的支持和對糧食安全的關注來看,品牌大米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國農產品市場以穩為主。近年來我國糧食在產量和產值上都在穩步增長,但是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在農業市場中依然適用。隨著糧食價格改革的不斷深化,水稻“優普分化”越發明顯,價格出現兩極分化。同時在市場的定價中,價補分離的改革使得優質稻谷比普通稻價格高出很多。因而在市場經濟結構調整組合的過程中,農業須加速發展現代農業技術才能實現出產更多的優質稻谷,為農業市場發展保駕護航。當農業發展趨于穩定,市場戰略結構才得以調整和優化,這有利于市場格局的良好發展。從農業市場的發展來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帶來的是農產品在產量和質量上的提高。
“民以食為天”,隨著經濟條件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隨之社會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新時期的人們對健康有著新的期許,農產品質量安全事關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沒有全民健康就不可能實現全面小康,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新時期提高社會的整體生活水平不僅僅是依靠物質的增多,也對食品的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相關研究,人們對市場上銷售的大米安全情況評價不佳,對大米安全的認知較為籠統,繼而導致接受度不高[2]。大多數的消費者對于大米安全有切實的需求,但對如何鑒定并不了解。信息的不對稱使得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往往處于不利狀況。因此,對于品牌大米而言,制定大米安全性的標準化將有利于大米市場煥發生機。
雖然發展農業是當今社會的迫切要求,但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使農業的發展陷入僵局。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數的43%,從長期看,人口增加、耕地減少,耕地資源緊張的矛盾將始終存在。不僅如此,中國還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短缺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嚴酷的資源條件約束著我國的農業發展,使得農業結構無法得到合理的優化。長此以往,市場上農業的競爭力將會越來越弱,同時也會受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匱乏的影響,使農業受到邊緣化排擠。
加快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是品牌大米企業的當務之急。現代農業種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且滿足社會的健康需求,為農產品在市場上的生存和發展保駕護航。
(一)創新品牌大米營銷模式。目前大米行業的營銷手段仍較為傳統,因此,可以將電子商務成功的營銷模式運用至大米行業。一是定制專屬大米。面向收入較高、對米質量高要求的群體可以定制專屬大米,采用大米預售的方式由企業在平臺上傳大米品種、種植方式、土地狀況、地理位置、大米眾籌預期價格等信息,消費者可依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挑選,發起大米眾籌。眾籌成功后,種植戶按照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種植。通過溯源系統,每一粒米的種植、生長、收獲等信息都將被及時記錄,消費者可以直接接受反饋信息。二是提供增值服務。足不出戶即可品嘗優質大米,主要面向普通消費者,特別是獨居在家的老人,采用直售和送米上門的方式。在該模式下,消費者在平臺進行大米的選購,確認收貨地址、收貨時間等信息后,即可享受當天送米上門的服務。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選擇大米包月服務,每月將大米送上家門。
(二)提高技術轉化率。目前,我國的技術轉化率比較低,很多優秀的技術難以進行市場化推廣,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大米行業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借鑒網絡直播的形式,通過“云課堂”等方式拉進農業專家與大米種植戶的距離,提升種植技術,繼而提高大米種植效率及品質。“云課堂”是線上技術介紹的窗口。農業專家通過直播的形式向廣大農民介紹水稻種植技術、栽培技術等,而農民則可以實時提問,提高對技術的理解。“云課堂”采用了時下流行的直播形式,融入提問、打賞、點贊等互動功能,運用互聯網技術將以往線下實地進行的專家顧問活動放在線上進行,擴大推廣面,提高推廣效果,旨在讓更多的農民接觸最新的技術,使得“云課堂”成為線上農業專家與種植戶、種植戶與種植戶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舞臺。在這里,既可以進行技術方面的交流,也可以進行種植成果的分享。種植戶可以上傳技術方面和實地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專家對此可以進行課后解答,甚至其他地方的種植戶也可以互相幫助,共同解答。種植戶也可以上傳種植情況和收獲成果,與各地的農友們分享豐收的喜悅。
(三)產銷互動交流常態化。通過舉辦大米交流會,使得消費者與供貨商能夠多互動交流。大米交流會能夠有效增加產品知名度,有利于樹立品牌形象。且參加交流會的人群一般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接受新產品的能力較強,大多愿意了解、嘗試,有利于吸引更多目標客戶,開拓市場范圍。參加交流會,還有益于發現自身產品存在的不足,與其他產品進行比較,不斷改良、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