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強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各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對學生培養方案進行了調整,一方面加強理論知識教學,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高校在實驗室開放資源共享平臺建設與管理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
(一)高校實驗室對外開放程度不高。在我國,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一些重點高校的實驗室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幾乎不對社會、教師和學生開放,或者開放內容局限于某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實驗室應有的價值難以真正被利用,弱化了實驗室對社會的貢獻能力。對于那些將實驗室開放內容局限于某一部分的高校來說,這種封閉性對學科之間的相互交流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有些高校不能確定實驗室對外開放的時間,比較典型就是根據課程進度,任課教師臨時性開放實驗室,由于時間倉促,學生準備試驗的時間比較短,短時間內無法細化試驗內容和試驗步驟,導致試驗無法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打擊了學生對實驗的興趣,無法幫助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二)高校實驗室受信息化建設程度的制約。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數字信息化、虛擬化逐漸成為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高校來說,為了充分發揮自身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需要擺脫地域環境等因素對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束縛。隨著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斷完善,一些高校都建立了數字化信息化實驗室、虛擬實驗室等,為本校廣大師生提供相應的服務,但是,由于實驗室在自動化管理方面不完善,并且在數量、規模方面數字信息化實驗室、虛擬實驗室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數字信息化的進程,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安全隱患。在我國,工科類高校的實驗有著自身的特性,這種特性主要表現為實驗中涉及的藥品多為化學試劑,在這些試劑中包括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有毒性化學品,甚至一些實驗需要在高壓、低溫、強磁場、輻射等特殊環境下進行,并且一些特殊性實驗還會排放有毒、有害氣體以及粉塵等有害物質。與高校的課堂教學相比,實驗室在組織開展實驗活動時,由于學生眾多,而且分散走動,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管理的難度,另外,實驗室內有大量貴重的儀器、設備以及存儲著重要的技術資料,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高校實驗室管理的安全隱患。
(四)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不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體現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不斷創新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鼓勵并提倡學生進行自主式學習,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但是,部分高校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導致實驗室管理者存在嚴重的故步自封行為以及墨守成規,教學過程求新意識較為薄弱,教學隊伍管理落后,難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實驗室管理體制不完善,難以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嚴重打擊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制約了高校的發展。
(五)高校缺乏完善的實驗室大型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在我國,一些重點高校雖然已經建立了實驗室大型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借助共享平臺服務于全校廣大師生,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實驗室大型設備資源的價值。但是,這些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在運行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第一,缺乏共享平臺管理者,沒有專人負責管理儀器設備;第二,實驗室管理者往往身兼數職,專職有經驗的管理者少之又少;第三,缺乏相應的實驗室經費,難以及時購置儀器配件、耗材等,使得實驗教學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第四,實驗室管理者、任課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使用大型儀器缺乏專業的指導,在操作儀器設備時,存在不當行為,影響正常使用;第五,由于大型儀器設備成本高,數量少,僅有的大型儀器設備僅限于科研指定使用,導致大部分學生很難接觸、操作這些儀器、設備,也就無法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一)提高高校實驗室對外開放程度。對于高校來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了提高實驗室的開放程度,充分挖掘實驗室資源的價值,可以設置一門綜合性實驗課,根據自身的所學專業、社會實踐等情況,學生可以自己設計相應的實驗內容,安排相應的操作步驟以及選用相應的實驗設備等。對于學生來說,在進行實際試驗時,親自動手配制試驗藥品,可以獨立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開展綜合性實驗課,一方面可以開闊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動手實驗的熱情以及探索知識的欲望。在實際的試驗過程中,任課教師可以對學生設計的試驗思路給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并對操作環節進行評價,這種授課方式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同時有利于強化教師的服務職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擺脫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的局限性。當前,數字信息化實驗室、虛擬實驗室已經出現在一些高校教育教學活動中,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另一方面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時代發展需求為導向開展相應的共享服務。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需要借助網絡平臺、研討會等方式,與兄弟院校之間密切溝通與交流,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知名高校教學管理經驗以及研究機構的經驗,進一步為廣大師生建立一個極具時代性的信息化實驗室,為廣大師生創造一個現代化的信息資源平臺,幫助廣大師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三)降低高校實驗室的安全隱患。當前正處于和諧社會時期,對于高校來說,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解決高校實驗室面臨的安全問題,一方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設置專職實驗室管理人員維護實驗室正常教學秩序,落實安全責任;另一方面實驗室購置相應的專業設備,如通風、消毒、消防、專用藥品儲存設施等,如果試驗環境屬于高溫、高壓環境,這時需要配備防護服、防護眼鏡等防護設施。在試驗過程中,如果需要接觸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險化學品,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嚴格遵守危險物品的管理標準,堅決杜絕經驗主義行為。
(四)完善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對于實驗室管理人員來說,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秉持現代教育理念,強化實驗室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創新實驗室管理體制,將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融入到實驗教學中,通過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和實驗室發展規劃,不斷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效率。對于實驗室的領導層來說,需要合理安排實驗室管理人員,一方面考慮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年齡特點,另一方面要綜合分析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個人專長,最大限度做到人崗的匹配性,以此激發實驗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讓其在實驗室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建立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高??梢詮囊韵路矫嬷珠_展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工作:第一,遴選實驗室管理人員,注重人員的責任心、素質、技術等因素;第二,對實驗室管理人員加強技能培訓,例如操作儀器設備的專業培訓;第三,完善管理制度,通過制度對實驗儀器設備進行管理,根據實驗課程面向全體師生開放實驗室,不能因儀器價格貴、數量少、擔心損壞等因素而進行人為保護,喪失其應有的價值。
對于高校來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通過搭建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實現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平穩過渡。在新形勢下,高校需要對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創新,進一步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從實際效果來看,高校在實驗室開放共享平臺建設與管理方面,雖然提出一些建議、舉措等,但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建議、舉措還遠遠不夠,需要在今后的實驗教學活動中,不斷創新實驗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