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正佳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商務學院
隨著從教時間的增長,教育受眾的群體從“80 后”推移到“90 后”,到現在大部分都是“00 后”的大學生。由于“90后”和“00 后”在成長過程中受社會、家庭教育、學校、個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心理模式、學習模式、交流模式以及情感模式等都有了較大的變化,他們身上散發著新時代大學生獨有的氣質和特點。特別是“00 后”出生于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普及范圍擴大,教育民主程度提高,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全面便捷,知識更加豐富,思維方式也更加開闊,大學生與老師、同學溝通的方式、接受信息的方式都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面對求新求變求有趣的個性化“00后”大學生,教師只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模式顯然已不能滿足其要求,教師必須依據他們的喜好創新教學模式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內容和形式更能符合他們的“口味”。而大學生喜愛的、經常使用的新媒體技術具有個性化突出、表現形式多樣、信息發布實時等特點,它的這些特質與當代大學生的喜好口味完全迎合。基于此,教師可以打通課上和課下的脫節現狀,課上主要傳輸重要知識點和學習方向,課下利用新媒體開創第二課堂,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能力,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的學習中來,扮演主人翁角色,這樣才能整體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以河南經貿職業學院為例,我校現階段在讀學生通過參加普通高考、單獨招生、對口選拔以及中專升大專選拔等考試方式,經考試合格后被錄入學校學習。他們經過十幾年的傳統管教式學習后,大部分同學進入高職就開始放松對自己的管理,內心流行的就是“60 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分數無用論,他們認為升入大學后自我就完成了所謂的“學習使命任務”,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和樂趣,把大學學習當做“副業”;加之現在網絡環境的開放和網絡技術的發達,學生接觸的新媒體娛樂方式多種多樣,由于自我要求降低,學生大都抵御不了來自網絡世界的娛樂誘惑,“手機族”、“低頭黨”在校園里、課堂上普遍存在。學生的學習消極性與被動性總結有以下四個具體表現:第一,喜歡自我“沉浸”在個人的小世界里,與老師的交流互動不多,也很少表達和展現自我內心的世界;第二,上課參與度不高,聽課注意力不集中,丟掉了傳統的預習習慣,同時對學習和新知識的渴求度不高;第三,課下很少有同學自覺看書學習,作業中遇到的問題不善鉆研,班級的學習研究氛圍缺乏,學生只圖作業不需要思考完成就好,抄襲情況普遍存在;第四,依賴手機,依賴網絡,緊跟娛樂動態卻鮮少關注自我專業的發展,缺乏未來職業規劃,每天完成設定好的課程表即可。上述表現究其原因首先是自我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有效的學習動機不足,自我控制能力較差,自我要求較低,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其次對課堂教學感到乏味枯燥,對課程及教學內容感到沒有吸引力和興趣,老師更多的是灌輸,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動手的機會相對比較少,課程及教學內容有些也不適應就業市場發展的需求,滿足不了大學生學習的欲望,久而久之會讓他們造成錯覺,導致新的“學習無用論”,認為在大學里學的知識沒有用,甚至都是些過時的、淘汰的知識,學不學一個樣,不如瀟瀟灑灑玩幾年。這些都致使大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漲也會導致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缺乏互動,使得教學不能“相長”,造成不良的循環效果,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所謂新媒體是1967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網技術研究所所長戈爾德馬克率先提出的,其本質是指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是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和媒體形態,而新媒體技術則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出現的一種基于信息技術支撐的媒體形態。它的交互性與平等性、即時性與快捷性、開放性與共享性、個性化與自由性契合了當下大學生接受信息與處理信息的特點,因此新時代的教師要迎合時代發展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學問題,打通線上線下的交流學習壁壘,課下重在教師的了解和指導: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目的是使教師能有效進行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時對講授內容調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指導學生做好課前準備,課后復習,目的是使學生聽講更加有效和扎實。課上重在教師的示范和總結,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學會技能,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由于現在學科知識的交叉和融合,學生在上某些課時需要其它知識進行補充和支撐,但限于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定,不可能將所有課程都進行教學安排,因此當學生有空白知識需要填充時,教師可以利用慕課進行課下指導。
慕課的“在線性”使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和約束,自我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安排學習;慕課的“開放性”使學生可以免費享用世界各地的優質資源,進入“學習教室”無門檻;慕課的“課程要素完整性”符合課堂教學流程,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很好融入和適應。
每個慕課10~15 分鐘左右,獨立性強,主題突出,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一個知識點。這種短視頻正好符合學生的注意力規律;慕課課程能使理解、接受能力慢的學生反復播放不懂的知識點,讓這一類學生也能自信學習,跟上學習進度。
除了慕課,隨著新媒體的微信訂閱號、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短視頻等網絡信息平臺的發展,教師與學生的知識交互越來越豐富和方便,而這些新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動畫、音樂等形式展現出來,為學生提供多視角的學習空間。而這些平臺也是學生活躍的領域,比如抖音短視頻,學生也能創作出和課程相關的創意視頻,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這些網絡信息平臺上教師可以將知識點以電子筆記形式展示在這些網絡信息平臺訂閱號中,方便同學們課下查閱,這樣就將課堂的維度延伸到了網上,同學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閱,減少了其課堂跟不上老師進度,筆記記不住的情況發生,解決了學生們查找資料的麻煩。同時,教師可以在平臺上開展各種教學互動活動,比如曬一曬優秀學生的作業、筆記,表揚全勤的同學,亦或是開展一些限時投票活動,這些多樣的學習方法可以極大地調動“90 后和00 后”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得他們對課程的興趣感越來越濃厚。學生只有感到學習有趣,好玩,他們才能有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些網絡信息平臺輔助教學平臺為師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互動環境,學生們對平臺上發送的消息有何疑問都可以直接留言給老師,也可以在平臺上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惑。“90 后和00 后”大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在面對面中無法向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自由提問,這使得學習具有了課上和課下的連續性,使得學生對課程能夠有持久的關注度和學習熱情。
面對新時代、新特點的學生,高職教師也要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核心優勢,找準切入點使其融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參與,從源頭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