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貴麗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當前,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新媒體傳媒發展迅速,以微信、QQ和微博等為代表的社交工具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民辦高校要適應互聯網思維,塑造好自身的形象,強化傳播,擴大影響力,以便吸引高質量的教育人才和學生,推動民辦教育質量的提升。
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靈活的辦學體制,能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應用型人才。但是因為我國的教育資源主要在公辦院校,導致民辦高校整體上地位不高,形象不好,無法吸引高質量的師資,也無法吸引高質量的學生,束縛了民辦高校的發展壯大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因此,民辦高校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好自身擁有的資源,塑造好自身形象,并強化形象傳播,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民辦高校,消除對民辦高校辦學質量的誤解,將孩子送到民辦高校讀書。同時良好的形象塑造能夠吸引更多的高質量人才到民辦高校工作和參與教學管理,提升教學質量。高水平的科研領軍人物和團隊的到來,能夠幫助民辦高校提升科研水平,加強中青年科研人才培養,最大限度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民辦高校的形象塑造主要包括:高校師資水平與雙師型教師數量、開設的專業及實力、圖書館藏文獻資源、學校教學基礎設施、學校后勤保障服務、學校學風和教風、學校獎學金和教育資助政策、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和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等。同時還包括學生的就業結構、就業行業、就業區域、就業薪酬和就業質量。這些形象塑造關乎民辦高校的公信力、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民辦高校應客觀進行形象塑造和宣傳。民辦高校的形象塑造要有自己的靈魂,突出民辦高校的大學精神和特點。尤其是在宣傳標語上,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如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形象塑造要突出“融會中外,經世致用”的辦學風格和人才培養定位,弘揚“崇德、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優良傳統,矢志不渝地培養德才兼備、開拓創新、腳踏實地的新時代應用型、創新型人才。
互聯網的便捷深刻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通過互聯網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民辦高校要順應時代發展,通過互聯網塑造自身的形象,講好民辦高校故事,突出優秀教師和學生事跡,構筑民辦高校的精神面貌和發展動力。民辦高校的形象傳播要符合互聯網的宣傳規律,構建互聯網宣傳框架,配備好互聯網宣傳工具,如配備足夠數量的互聯網宣傳人員,購買大數據分析系統、人工智能機器客服等。民辦高校的形象傳播要增強網絡輿情專業化分析能力,及時進行形象塑造的改進[1]。
當前互聯網用得比較多的宣傳平臺主要包括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其他互聯網工具。像抖音視頻目前越來越受到公眾的喜愛,花費較多的時間在抖音上進行信息瀏覽。移動終端成為互聯網重要陣地。民辦高校的形象宣傳和塑造要在移動宣傳上多下功夫。因此,高校應當首先建設好自己的官方網站。官方網站應當布局優美、結構優化,能及時向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展示教學成果、人才培養成果和教學風貌、學生風氣,尤其是幫助學生進德修業的教學名師以及學校為學生學習提供的各類獎助學金和后勤保障服務;展示好學校的圖書館藏資源,將圖書館新穎的設計和良好的閱讀空間充分展示,以吸引教學科研人員和學生加入。其次,建立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及時宣傳學校的人和事。微信公眾號要及時報道最美教師,優秀學生、優秀校友的優秀事跡,讓學校師生關注和學習。要及時宣傳推介學校的新形象、新成果、新風貌和新故事。最后,在優酷、抖音、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及時推送關乎學校形象的熱門信息,擴大宣傳面。高校在創建這些平臺時,最重要的是打通平臺通道。如官網上的形象新聞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或微博轉發,從而讓更多的師生可以接觸,幫助轉發信息,以讓更多人知道和了解。
民辦高校要為形象塑造和宣傳建立統一的隊伍。這個隊伍負責民辦高校形象塑造的總策劃,進行形象塑造的頂層設計和宣傳分工,制定宣傳策略。宣傳隊伍要及時對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進行管理和信息更新,確保這些宣傳平臺用起來、活起來。宣傳隊伍應深入學校的每個角落拍攝和宣傳教學標兵、優秀學生事跡。將學校風景建設、圖書館藏資源優化、基礎設施建設、科研成果、優秀校友等信息及時推送,以展示學校綜合魅力和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宣傳隊伍要及時提高互聯網媒介素養,掌握互聯網宣傳技能,懂得互聯網宣傳規律,用互聯網受眾能夠看得懂的、具有吸引力的文字和圖片、視頻進行宣傳。要學會使用博取眼球的字眼,吸引受眾閱讀,讓形象宣傳深入受眾的閱讀,提升宣傳效果。
學校宣傳片是學校形象塑造的精華和濃縮。好的宣傳片能迅速吸引優秀教師、高質量的生源和社會人士關注,推動學校引進高質量人才、招到更好的學生、獲取社會捐助等。民辦高校應當結合學校資源,制作高質量的形象宣傳片。宣傳片要用精練的語言、悠揚的音樂、美麗的圖片、優秀的師生標兵展示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教學成果、人才培養成果和師生氣質等。更為重要的是,民辦高校要突出自己的辦學優勢,突出比較優勢,否則形象宣傳片就會流于形式,而淹沒在眾多的高校宣傳片里。如福州外語外貿學院作為民辦高校,是福建省開設外國語言種類培養的為數不多的高校之一。本校設立有英語專業、日語專業、法語專業和西班牙語專業,外語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果顯著。并且外語培養和國際商務、財會有機結合,推動復合型人才培養,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和福建省自貿區建設,為福建省輸送急需的外語外貿人才。將這些比較優勢通過形象宣傳片展示,能夠突出學校的辦學優勢,提升學校的影響力[2]。
互聯網具有較強的社交性和交互性,尤其是微信、QQ、微博等社交工具的出現,方便彼此溝通和交流。民辦高校形象塑造和宣傳時要加強交互性建設,及時回答本校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咨詢、提問和關注。在學校官網上應該留有QQ號、微信號、QQ群等信息。要有專人負責回復。比如有些家長和學生需要了解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就業單位和工資收入,回復人員應及時調取相關資料,將優秀畢業生和收入資料簡明扼要的回復給咨詢人員。通過交互,能夠回應學生、家長以及關心學校成長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切;能夠及時對形象塑造和宣傳不到位之處進行改進,以實現宣傳效果的提升。民辦高校客服人員要有禮貌、有涵養、耐心地解決每個人的咨詢,凸顯學校的形象和氣質。客服人員應當及時關注學校的新聞,重要的人和事,了然于胸,讓交互順利進行。有條件的高校應當順應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引進機器客服,調試機器客服問題和解答語料庫,提高機器回復的準確性。
民辦高校進行形象塑造和宣傳必須加強輿情調查,以發現宣傳的不足。宣傳隊伍應及時通過訪談、發放調查問卷、網絡搜索等方式調查學校的形象,進行形象宣傳改進。如形象塑造時有些資料宣傳不完整、存在空白,要及時進行補充。有些家長可能對民辦高校整體的教學質量表示擔憂,而誤解本校的教學實力,因此在形象建設時,要重點突出比較優勢,積極展示學生就業、創新創業等成果,尤其是在大賽等方面的驕人成績,以展現本校學生競爭力和發展潛力,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放心。面對海量信息資源,民辦高校應及時引進大數據分析系統對網絡輿情進行大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行本校和同類院校的綜合比較,發現自身形象塑造的重點,及時推送公眾感興趣的內容,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民辦高校形象塑造不能一蹴而就,要加強頂層設計,分步實施,有步驟有計劃地完成任務。民辦高校的形象塑造應當實事求是,進行“真實的”形象塑造,不浮夸,不做作,展現民辦高校腳踏實地和認真辦學的大學精神。民辦高校的形象塑造和傳播有賴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民辦高校要探索建立全員參與的形象塑造和宣傳體系,共同講好本校故事。民辦高校師生應共同努力、共同呵護學校的品牌和形象,提高學校影響力[3]。民辦高校要抓住大眾媒體的報道機會,尤其是光明網、人民網、中國教育報等報道機會,精心準備,全方位詳實地進行學校推介,提高自身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