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 鹽城師范學院
隨著新媒體技術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的普及應用,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借此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此情況下,高校應積極肩負育人的重要職責,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機結合,形成融合媒介的宣傳工作模式,由此發揮共青團服務、引導、凝聚的重要作用。
隨著近年來我國科技技術不斷進步,數字化時代已經占據人們生活的重要位置,但數字化及各種媒體技術的發展,也令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陷入困難境地,人們在互聯網中受到多種觀念影響,其思想變得較為單一化,從而需要高校共青團工作與時俱進。在此情況下,高校共青團也積極采取相應手段來變革現有宣傳途徑,以往高校共青團在搜尋大學生思想發展的主要途徑來自于校內投稿、校內報刊等,形式較為簡陋,無法與時代發展相匹配。同時,在媒介融合發展背景下,各種互聯網社交平臺、電子報刊等媒介被更多的學生所喜愛,從而對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造成重要影響。
以往高校共青團宣傳部門并未充分重視各種現代媒介作用,從而導致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得不到有效進展。在沒有媒體手段支撐下的共青團宣傳工作只得依靠報紙、板報、日刊等傳統手段進行宣傳,這種宣傳方式難以提升宣傳效率。同時,由于高校共青團對媒介媒體認識較為片面,一些工作人員并未跟進自身與時俱進的宣傳思想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宣傳思想中,造成共青團始終存在宣傳效果不佳的問題,進而難以有效落實共青團工作,也正因此致使共青團內出現各類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者需不斷創新思維,跟進時代發展,才可充分利用各種媒介,才能在相互融合下增強宣傳工作效率,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
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以往多采用一體式聯絡方法,皆以上級傳遞信息為指令,存在交叉的溝通性與相互性,從而導致共青團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經常由于溝通障礙出現失誤。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應積極開拓宣傳途徑,根據大學生個性需求銜接宣傳工作,關注大學生對共青團的建議,讓大學生成為高校共青團信息獲取者和發布者,由此提升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效率,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在陽光中沐浴高校共青團工作,主動發揮引導輿論效用,增強共青團宣傳工作有效性。
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以往主要依靠信件、期刊、報紙等方法來收集信息,這種方式不僅時效性較差,且采集而來的信息往往會出現有差異、不全面等現象,很難被大學生所接受。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以往信息傳遞方式已經很難滿足新時代的大學生需求,他們更喜歡在網絡社交平臺中搜集信息、發現信息、傳播信息。因此,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可在大學生的常用平臺中開展,在潛移默化大學生思想的同時提升共青團宣傳效率,拉近大學生與共青團的距離,在網絡平臺中傾聽大學生的心聲,明確大學生思想發展趨勢。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需領先占據新媒體陣地,構建網絡化共青團工作平臺。自我國改革開放后,一些西方文化思潮與思想觀念不斷滲入與解構我國人民的價值觀念,而高校正處于文化思潮交鋒、多種思想觀念碰撞的主要陣地中,應對此次沖擊而來的思想觀念感受最為深切。在此情況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應積極占領思想文化前沿基地,引導大學生正確思想文化觀,充分利用高校宣傳資源與宣傳媒介,如展板、團報、廣播、團刊等途徑,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智能手機、互聯網技術等宣傳途徑,通過媒介融合形式將共青團宣傳工作最大范圍、最大成效、最短時間傳遞給高校青年大學生們,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與共青團宣傳工作主動權,真正體現出外化于行、內化于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還需積極構建網絡平臺,轉型為網絡化的宣傳工作體系。利用媒介融合具有廣泛受眾群體的特征,通過專人管理、官方認證方法形成具有公信力、權威性的基層共青團網絡平臺,切實增強大學生與團組織宣傳水平與宣傳能力。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傳遞大學生團消息,還可及時受到大學生對共青團的反饋意見。在融合媒介推助下,高校秉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利用不同媒介互動性特征,在微信、QQ、貼吧、微博等網絡平臺中掌握學生思想發展動向,并以此開拓新的工作方式、載體,為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拓展新的陣地、領域。
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應及時革新工作方法,以大學生個性發展與個人需求為導向,以此引領宣傳輿論方向。一方面,宣傳工作觀念需及時更新,增強大學生對共青團認識度。同時,還要在宣傳工作中積極弘揚主旋律,加強大學生對共青團的理解。如若宣傳工作只建立于告訴學生的基礎上,而忽視學生接受程度,那么只會形成錯位宣傳效果。隨著科技技術不斷發展,我國傳播信息內容的途徑十分豐富,從而將大學生推向傳播信息主體地位,大學生可以隨意傳播信息與接受信息。因此,高校共青團只有建立在學生個人興趣上將思想負載在傳播內容中,才可有效提升共青團宣傳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共青團宣傳工作需突出融合媒介特征,根據大學生群體在新媒體時代特征為導向,通過大學生適應的方法來開展宣傳工作。在此過程中,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人員還應充分掌握使用與操作新媒體的方法,在微信、微博等網絡渠道中發布多彩的圖片、生動的語言,以圖文并茂的方式推送給大學生共青團思想工作,將主流媒體內的大道理宣傳內容以大學生所接受的方式形成小領悟,讓共青團工作更加符合大學生心理活動。此外,高校共青團還需積極培養大學生團隊中具有影響力的學生代表與網絡宣傳員,通過這些學生來增強共青團網絡號召力、凝聚力,構成熱點共青團話題,并及時高亮處理或置頂關鍵內容,引導正面、積極、理性的網絡輿論方向。
高校共青團想要在媒介融合途徑中擴大宣傳效果,便需要一支網絡業務精湛、思想正確的工作團隊作來推動宣傳部門發展。首先,高校共青團應加強團干部人員培養力度,并對團干部自身理論水平、專業素養、政治素質等加以重視,讓團干部在文字能力較強的基礎上具備宣傳工作能力,可以在宣傳工作中保障較高的網絡宣傳能力、穩定的網絡應用能力、高素質政治理論能力,宣傳工作中鮮明的思想觀點、宣傳內容富有感染力、宣傳形式生動多樣、宣傳思維的敏銳、反應能力較強等,才可在宣傳過程中及時判斷思想傳播問題,并在工作中及時反饋與解決。此外,高校還需培養共青團宣傳人員具有勇于探索、積極進取、克服困難的精神,能夠在多媒介條件下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的革新與改進及時社會發展與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宣傳工作拓寬宣傳范圍、宣傳領域的有效手段,只有高校共青團宣傳者以解放思想來看待當前宣傳工作在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才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革新自身工作方法、思路與觀念,讓共青團宣傳工作永葆活力。
綜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宣傳工作需通過結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方式,利用豐富的互聯網技術及高校教育能力來引導輿論發展方向,并積極革新工作方法、工作觀念,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創新新的宣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