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洲 云南廣播電視臺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帶動了大量新型媒體的發展以及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媒體終端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無處不在,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也讓電視新聞等播音主持工作面臨很多新的機遇與挑戰。由于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其在播音主持的風格和方式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年輕人更加喜歡創新化、風格化和多樣化的播音方式,更加傾向于與主持人的互動和交流。因此,有必要基于融媒體視域來分析播音主持工作所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播音主持工作創新措施和應對策略。
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工作主要是在廣播電視的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相對單一和簡單,信息的傳遞也主要是單向的,所以播音主持人員的工作也是以自我為主。而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更加主動,也喜歡進行信息互動,很多人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信息獲取途徑,以及播音主持人等,這就需要傳統類型的播音主持人必須嘗試多元化的主持方式,嘗試多元化的播音主持風格。
融媒體時代的到來是以網絡技術的發展作為主要支撐的。在融媒體環境下,信息的發布主體更加豐富,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更加快捷,尤其是網絡媒體和自媒體,在信息獲取和傳播上比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更有優勢,時效性更強,如果傳統新聞等欄目的播音主持工作不能突出時效性,人們對過期的或滯后的信息就會失去興趣,這無疑對播音主持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需要播音主持工作更加突出時效性。
在傳統的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工作的互動基本都是在事后進行,但是在融媒體時代,由于信息互動的方式和方法更加多樣、便捷,所以播音主持與觀眾之間有時需要實時互動。尤其是一些娛樂節目和綜藝節目,在播音主持環節常常需要借助網絡媒體或自媒體終端與觀眾進行互動,以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然而,很多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在傳統媒體思維慣性的影響下,在一開始是不太重視媒體互動的,導致受眾的參與性和參與感較低,影響了播音主持工作的與時俱進。
在融媒體環境下,由于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眾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終端設備實現信息隨時、隨地的獲取,而作為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播音主持工作仍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占據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如何增強自身工作的靈活性并對觀眾進行有效吸引就成為一項嚴峻挑戰。如電視新聞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相比于融媒體環境下的新聞信息傳遞方式,自身是存在靈活性、趣味性、互動性等方面的不足的。
融媒體環境的發展,雖然對播音主持工作帶來了很多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存在很多發展機會的,所以關鍵是播音主持工作要如何趨利避害、與時俱進,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可以說是大勢所趨,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而言,也應當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建立自身的信息發布渠道,與受眾之間進行更好的互動,并借助新媒體優勢拓展自身的發展路徑。如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也可以注冊自己的微博、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或者建立相應的網絡視頻發布渠道,這樣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時間檢索自己喜歡的視頻,進而在發展中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面對新興的媒體形式,傳統播音主持工作必須積極做出改變,能夠針對媒體大環境的變化加強自我學習,有針對性的增加自己在新媒體方面的知識儲備,讓自身的主持風格更好的貼近受眾心理和時代發展要求。例如,針對融媒體環境下的時效性要求,播音主持要在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同時,增強自身的信息捕捉敏感度,增強受眾互動意識,這樣才能在播音主持上更加自信、自如,提高播音主持工作質量。
融媒體致力于整合各個媒體,取長補短,這對傳統媒體來說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對于播音主持工作而言,也應當充分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優勢,制定融媒體發展策略,及時補齊自身的短板,在播報的方式上也更加突出互動性、時效性,提高各類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播報質量,進而不斷擴大自身媒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在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工作雖然需要進行變革與轉變,但是很多傳統的職業原則仍舊需要堅持,一些職業操守和底線仍舊需要堅守,這樣才能保持播音主持工作的嚴謹性和權威性。首先,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即便是在節目創新環節,也應當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不動搖,積極承擔起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社會責任感,如電視新聞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其播報內容一般會引領社會的輿論導向,其所持觀點會影響受眾的價值觀念和問題判斷,所以播音主持工作是要堅守政治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其次,在融媒體環境下,很多信息內容真假難辨,好壞參半,很多視頻內容甚至充滿低俗、暴力等內容,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員在選擇媒體內容時,一定要辨別其真假性,堅守正確的審美底線,確保其播報內容能夠與社會化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適應,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相協調,這樣才能傳遞更多的社會正能量,弘揚更多的社會正義。再次,在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員還必須堅守語言的規范性,這是因為網絡媒體上很多內容的播報過于隨意,語言上存在輕浮、出格等情況,影響了節目播報的質量和水平,而基于播音主持工作的特殊性,廣播、電視等媒體的播音主持不能一味模仿和生搬硬套,在很多時候需要堅持自己的說話風格與主持方式,通過更加嚴格的語言標準來要求自己。
在融媒時代背景下,對于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播音主持工作是必須要進行創新和變革的,制定多媒體融合的發展策略,這樣才能緊跟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做到與時俱進。首先,播音主持工作人員要主動掌握新媒體傳播技術,具備融媒體發展意識,并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和手段應用于個人的工作實踐當中,增強播音主持工作的互動性、時效性和感染力,提高節目內容的關注度和吸引力。其次,播音主持工作要充分尊重融媒體環境下受眾的信息獲取需求,對以往過于嚴肅的言語表達方式進行時代改變,適當采取受眾喜歡和感興趣的播音主持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言語表達方式的轉變不等于對受眾要求的盲目迎合,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對用戶需求和偏好進行調研,對播音主持的方式進行科學選擇,對新媒體融合手段進行有效應用。再次,播音主持人應當跟隨時代潮流,加強對全媒體知識的掌握,這是因為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加大的沖擊,播音主持工作人員只有掌握了全媒體知識,才能具備相應的媒體融合能力,將更多的新媒體技術應用于播音主持工作的臺前幕后,為忠實受眾提供更加優質和及時的服務,有效應對融媒體環境下的各種挑戰,真正做到趨利避害。
在融媒體視域下,播音主持工作需要進行變革和創新,及時作出積極有效的改變,而與之相對應的欄目內容和編排方式,也要及時作出相應的改變,這樣才能增強欄目內容和播音主持工作在融媒體環境下的適應能力,讓播音主持工作更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對此,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工作人員一定要充分分析新媒體欄目受歡迎的原因,總結其中的共性和規律,從節目的策劃、編導到播音主持的各個環節,都具備相應的創新意識和融媒體變革能力。同時,為了讓播音主持人更好的融入全媒體的播音主持環境,欄目組應當讓播音主持人參與到欄目制作的各個環節,提前讓主持人在各種媒體環境下對播報內容“感同身受”,在欄目制作過程中提前融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見解,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他們利用各種媒體形式收集資料、整合資源、提煉觀點的積極性,進而在豐富節目內容與表現力的同時,積極實現播音主持工作的有效轉型,更好的適應融媒體環境下對媒體人提出的新要求,展現出更好的職業素養。
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和基本素養是影響一個欄目關注度和影響力的主要競爭要素,所以一個播音主持人必須具備勝任崗位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能夠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展現出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知識底蘊,不僅能夠讓受眾有興趣觀看和獲取領悟,還要積極展現個人的職業才華和主持魅力,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欄目組的相關節目。尤其是在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人更應當加強學習新知識和進行基本功的練習,及時完善自身的信息化素質和媒體融合能力,并且能夠在不同的媒體形式下展現個人的職業魅力。同時,在對播音主持人進行選拔時,要根據欄目內容的主要播音形式和節目定位,對主持人進行嚴格的篩選,重點選擇那些與欄目風格相適應,同時擁有較好功底的語言藝術工作者,這些素質和要求無論在何種媒體背景下,都是不能丟棄、需要大力發揚的。再者,隨著各媒體之間競爭壓力的增大,播音主持工作也要突出個性魅力和風采,避免出現千人一面、千人一聲的同質化現象,播音主持人可以結合自身的特點和所播報的內容的特點,選取一個適合自己的風格,實現個人風采與欄目內容、時代精神、媒體發展趨勢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統一,進而吸引更多的觀眾,擴大自身的媒體影響力。但需要注意的時,強調個性不等于盲目的標新立異,更不能出現迎合低俗的傾向,播音主持的媒體人必須時刻牢記媒體的公信力、使命感和責任感,實現播音主持工作的優質與高效。
總之,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媒體行業的變革與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廣播電視等媒體的播音主持工作在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也要抓住新媒體的發展機遇,對播音主持工作進行創新和發展,在對節目制作進一步突出節目價值和質量,注重播音主持人綜合素質的完善,進而在融媒體環境下不斷提高播音主持的質量和水平,在積極迎接融媒體時代各類挑戰的同時,在媒體融合中不斷提高播音主持的適應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