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冰潔 天津音樂學院附中
中國民族民間舞是一個學科門類十分專業(yè)的學科,十分復雜多樣的學科,這對學習的學生來說,需要十分專業(yè)的學習功底才能把這門學科學習好,尤其是在中專時期,因為學生年齡結(jié)構(gòu)小,專業(yè)基礎薄弱等多數(shù)原因,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更是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客觀的說,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是十分枯燥的,并且教學方式有時會有一定的呆板,在中專的教學中急需要把握教學內(nèi)容,對教學進行深化改革,有效的完成教學。一方面,學生學習十分難,抓不到學習的目標和重點,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也十分難,需要豐富教學方式和改進教學模式。
首先,中專民間舞教學的學生現(xiàn)狀。中專的學生群體比較的小,而民間舞的學習十分枯燥,這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太會有認真學習和積極學習的強烈想法,甚至目標還不明確,不明白如何學習,怎樣學習,因此,中專學生要有目標的完成民間舞的學習,還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計劃的安排。
其次,中專學生學習民間舞,基礎普遍薄弱,甚至很多中專學生在考入附中的時候,民族民間的基礎就為零,民族民間舞的學習十分的辛苦,枯燥、學習內(nèi)容也比較多,因此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放棄和得過且過,且練習也十分的辛苦,也容易讓中專學生不堅持練習。所以,中專學生的教學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再次,中專學生面對中國民族民間舞學習的大量訓練內(nèi)容,也是比較難完成的,因為自身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未形成,中專學生很難堅定自己學習的目標,也很難在統(tǒng)一的目標中完成自己的學業(yè),這就造成了中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夠,學生不明白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差,很難達到學習的效果。
綜上,從中專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教學的現(xiàn)狀來說,教師要教好學生學習好中國民族民間舞,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尤其在教學上要啟示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的帶動中專學生去主動學習,認真學習,并且學好中國民族民間舞,主動訓練,扎實基礎,在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學習中進一步的提高鞏固。
客觀的說,中國民族民間舞的教學,雖然舞蹈是一門藝術(shù),但是涉及到教學就是一門課程,作為課程,就應該有教學大綱和課程大綱。中專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效的結(jié)合藝術(shù)和教學的規(guī)律,融合教學,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
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學習,從而勤懇學習,避免自身基礎差的現(xiàn)狀。中國民族民間舞在教學過程中,實際上有大量的動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效積極的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動起來,主動去思考學習。中專學生,教師的教學要循序漸進,因為基礎不好,教學的時候就要分階段進行學習,打基礎、鞏固、再提升,階段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掌握民族民間舞的規(guī)律,并進一步了解民族民間舞的風格,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的過程。尤其,學生在民族民間舞動律組合學習中,了解民間舞的特色內(nèi)涵,掌握并自如的運用動律,在不同的訓練階段,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師都應該從容的進行分組的進行教學,并且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的調(diào)動,進行差異化的教學,讓好的學生更好,基礎不好的學生能夠練習好基礎。
其次,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各民族之間的風格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教給學生舞蹈動作,讓學生死記硬背的學會跳舞,這樣的舞蹈是沒有靈魂的,因此,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有很高的難度。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各民族的生活習慣、舞蹈動作、民風民俗等進行有效的分析,讓學生掌握各個民族的不同的風俗,并且熟練的用感情運用在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中。教師面對不同的各民族的舞蹈,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多用啟發(fā)式教學,情感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寓教于樂,并且掌握各個民族舞蹈的精華,從而有利于學生自己的成長和學習。
再次,面對中專的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教師要在日常的訓練中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學生的學習和訓練,因為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有大量的動作,而這些動作也很難記和枯燥,容易混淆,因此,教師的教學必須豐富有趣,教師的教學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支撐下,要多用信息技術(shù),讓學生掌握全面的知識,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印象深刻,從而更好的學習好。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多給學生實踐的教學和訓練,才能保障中專學生的有效的學習。
綜上,不難發(fā)現(xiàn),中專的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學生層次的參差不齊,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習困難,教師教學困難。但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抓住學生的特點,有效的把內(nèi)容傳授給學生,中專民族民間舞的教學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