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萌 李璐瑤 陳悅韻 梁偉海 馮美琪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藝術學院
網絡音樂教育,有別于傳統的線下教學,即利用互聯網的便利,進行網絡音樂教育教學。
從20世紀末起,網絡教育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起初受用于各大高校開展網絡課程,隨著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音樂教育也開始在網絡上興起,例如微信公眾號、快手短視頻、抖音、嗶哩嗶哩網站、優酷等手機軟件。它們通過撰寫文章、錄制短小精煉的視頻或直播的方式,向廣大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天地,讓音樂愛好者隨時隨地學習音樂知識,促進網絡音樂教育的興起與發展,構建一個強大的網絡音樂資源的共享和學習交流的平臺,隨著社會需求的發展,還出現了網絡一對一授課、陪練等授課功能。
其中,通過對音樂公眾號的探索,了解到大部分音樂公眾號普遍分享各類音樂知識和最新音樂資訊,例如杰出音樂家的人物介紹、練習技巧、經典教學視頻等進行線上音樂知識分享。此類公眾號向大眾分享各類音樂知識,促進音樂資源的快速傳播,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但諸多文章都存在相似性、單調性,缺乏創新性等弊端。
互聯網的發展伴隨著許多新興產業的興起。音樂教育利用互聯網,使人們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提升自我。以下將針對網絡音樂教育分析其發展的優點。
從特定的教學地點轉向不受時間、地點與空間限制的線上學習,學生只需要通過手機軟件或電腦等媒體,隨時隨地開展課程學習,讓學生更好的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豐富課余生活。
線上音樂教育,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課程,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錄制的視頻還可以反復觀看,方便學生隨時回顧課堂內容,便于課后復習。
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線上學習缺少學校老師的現場督促,以自學為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使之在學習中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網上一對一陪練,教育者針對學生的獨特性,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既能滿足學生及家長多方面的需求,又能讓學生在課后練習中及時查漏補缺,改正錯誤的姿勢,養成正確的彈奏習慣與練習方式,更好的實現因材施教。
從書籍走向網絡文章,人們利用微信公眾號撰寫音樂推文,分享經典視頻與音頻、樂譜、練習技巧等,以轉發分享的方式,編織一張強大的音樂資源共享網,方便學者隨時隨地查找資料,形成網絡資源的高速傳播,同時提高學者的藝術修養。
人們錄制的教學視頻類型豐富,有傳統音樂、流行音樂、也有綜合兩種類型的創新型音樂,許多音樂愛好者,通過觀看視頻,相互學習,既能提高人們對音樂的興趣,又能促進各界音樂的發展與交流。
網絡音樂教育可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針對每位學習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者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吸收相關知識。對在職教師而言,可以在閑暇之余,觀看網絡教學視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改變線下教學的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增強個性化教學。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音樂教育也不例外。在網絡的高速發展下,網絡音樂教育的弊端逐漸顯露,以下將針對網絡音樂教育出現的問題作出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網絡是一個龐大的集體,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數據信息的上傳與更新,有時會出現一系列的數據傳輸擁擠現象,使得數據更新的緩慢。尤其是一些音樂曲譜網和有關于音樂教育知識、論文網等,所上傳的樂譜模糊、論文和音樂教育知識查閱緩慢卡頓;上傳內容到網站上出現一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與優化;網站主頁過于單一,內容選擇不多等問題。諸如線上直播,由于網絡的數據服務不穩定,某些時候會出現對不上口型,教學中的彈奏音與示范動作不統一的現象等。
希望各大音樂知識網站加強對網站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行解決和創新,增加技術人員對網站的日常維護與升級,讓更多學者有效學習,以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
線上教學服務是指線上教學對學生的一系列服務,是吸引人們來上課的關鍵。只有服務好才可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良好交流。但碩大的遠程教育系統服務也會出現問題,如:學員在上傳自己資料時出現上傳超時或上傳服務器奔潰的情況;平臺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體驗不佳,使得學生體驗極差,而造成人員流失。另外,曲譜的上傳的格式不兼容或曲譜無法打,只能另找其他版本的譜子,影響上課的質量。還有學生報名系統過于單一,沒有很好的優化,實體的線上繳費過于繁瑣,減低學生想上課的體驗,還有學生線上繳費成功信息延遲在系統上顯示等。這些服務的缺點迫使人們對線上教學產生戒備心理,不太愿意線上學習。
作為服務教育的建設這者和發展者,要著重于優化線上教學的服務、方法,將線上教學變得簡單、便捷,提高學生對線上學習的體驗,從而逐步解決對線上教學的戒備。
現今,進入快速時代,每天接觸各類的信息量大,造成人們形成一種不愿意看多文字、文章的習慣。人們在撰寫文章的時候,往往以自身的想法出發,利用大量的網絡語言,從而增加文章的趣味,吸引閱讀者的眼球。但有部分網絡語言使用不當,導致概念含糊不清、混淆知識,日積月累,錯誤的知識廣泛流傳,正確的逐漸淡忘,阻礙了音樂的發展。
作為音樂網絡教育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功底,在創新推廣的同時,需要注意語言使用的嚴謹性,也要求撰寫者有豐富的書籍閱歷,規范文章書寫格式,做到簡明易懂的文章內容,也不失嚴謹性;保護正確音樂知識的有效傳播,杜絕部分網絡語言對音樂知識的影響。
不同年齡段,學習音樂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所能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線上教育普遍適合青年學者,對于幼年與年長學者沒有針對性的線上教育。年幼的學者,更多是以開放他們思維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為主要目的;青年階段的學者,有一定的閱讀和學習能力,更多是以傳授學習方法為主;年長的學者,則以深究為主。
所以,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推出不同的教學方式,在拍攝視頻和撰寫文章前需要了解不同年齡學者所需要的學習方法,從而設計出多樣化、針對性的學習模式。例如,年幼的學者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和感官肢體接觸的方式,把理論知識、技能技巧融入到游戲中,使得學者在玩樂中學習;青年的學者通過簡單的視頻學習以及共公眾號文章的閱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年長的學者,有一定閱歷和足夠思考的時間,更多是對某個音樂領域的探索。
線上音樂教學逐漸增多,各平臺紛紛推出熱門樂器的線上教學,其中最多的鋼琴教學。在招收線上教師時,一般考核以線上語音通話或視頻為主,考核過程不能保證成績的真實可靠,而考核通過后也沒有對教育者進行進一步的專業化學習教育培養,使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另外一些平臺要求考核通過的任職人員必須按公司給的授課步奏及規格文字授課,妨礙了授課人員對每一位學生理解能力范圍的“對癥下藥”,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學者在挑選線上音樂教育的經營商時,缺乏對其背景的了解,對每一位線上教學的教師的信息準確度不充分了解,或者一些經營商為盈利而包裝管理下的職員信息來欺騙消費者,從而盲目選擇課程或教師,使學者花費時間與金錢,但換不來想要的學習目的。
對于以上弊端,提倡經營商做好良心的線上音樂教學,提高線上教育教學的質量,提供教育者真實有效的資料信息,定期對教育者進行專業培養,提高其專業能力。希望有關部門對教育類事項做到及時的監督,從而保證我國在各個教育領域的良好發展。
網絡音樂教育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固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師的資質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有許多為謀求利益,虛報學歷,并在網上傳授錯誤知識。例如“新和弦”事件,教師在錄制一套音樂教師資格考試培訓網課中,出現許多低級錯誤,在音樂網課教育中引起了深思。教師自身也缺乏扎實的專業基礎,在傳道授業過程中嚴重影響到日后的學習?;A是成功的關鍵,基礎打得牢,才能學得好、學得快。
所以,在網絡授課用人方面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專業考核與認證,并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的素質與專業水平。
音樂網絡教育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是促進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網絡音樂教育越發成熟,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學習便利。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網絡音樂教育的弊端也逐步顯露,本次研究發現的問題,給予的建議僅僅是冰山一角,在音樂網絡教育的未來之路,還需要我們不斷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音樂教育的普及,實現音樂教育的現代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