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敏
【摘要】目的 對社區健康管理工作在慢性病防控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從本社區管轄范圍中選擇1230名18歲以上的居民,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中抽取54例慢性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并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分別對患者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疾病知識知曉程度等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查。結果 通過開展健康管理和教育,慢性患者中酗酒、吸煙、缺乏鍛煉、高脂飲食以及食鹽過量的人數相比較之間具有明顯程度的減少,且慢性病患者中對高血壓疾病知識、高血壓診斷標準、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診斷標準、心絞痛治療以及心絞痛診斷標準等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相比較開展健康教育之前,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開展健康教育研究,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對相關慢性疾病的防治以及診斷知識的了解,對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社區健康教育;慢性疾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1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01
慢性疾病一般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具有病程長、發病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有關數據顯示,人們對慢性疾病的認識、診斷以及治療都缺乏一定的了解,在衛生保健中,健康管理是一種重要的保健措施,主要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相關慢性病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人們對慢性病的重視程度,本研究旨在探究健康教育工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相關疾病的認識以及疾病恢復情況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社區范圍中選擇1230名18歲以上的居民,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375名慢性患者中抽取54例慢性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在所有患者中,男24例,女30例,年齡27~69歲,平均43歲;其中,糖尿病患者12例,慢性高血壓患者18例,冠心病患者14例,腦血管疾病患者10例。
1.2 采用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測試以及實地調查的方法,主要對患者的生活方式(酗酒、抽煙、高脂飲食、食鹽過量、缺乏鍛煉等)、對慢性病知識的知曉程度、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分別對患者的這幾個方面進行健康教育前調查分析以及健康教育后調查分析,采用發放問卷的形式,依據實際調查的人數進行問卷發放,問卷回收率為92%。在對患者進行的健康管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依據患者類型對其進行分組管理,明確基線資料,為每一位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免費提供體檢并依據檢查結果對患病風險進行評估[1]。(2)患者進行積極的健康教育宣傳。(3)在社區定期開展慢性病專題講座,在日常生活中防治進行指導[2]。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采用SPSS 19.0軟件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x2檢驗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以及對慢性病知識的知曉程度等進行比較,當P<0.05時,表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狀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健康教育之后,慢性病患者對于相關慢性疾病知識的知曉程度要明顯高于實施健康教育前,尤其是對高血壓疾病知識、高血壓診斷標準、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診斷標準、心絞痛治療以及心絞痛診斷標準等知識的了解有明顯的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有關研究表明,國內慢性病致死率已經超過了60%,其中,農村慢性疾病患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們對慢性疾病相關知識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對慢性病不夠重視,缺乏健康保健知識,因而容易引發慢性疾病,且治療不及時會加重病情。本研究旨在研究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對慢性疾病患者生活方式、健康狀況的改善情況,同時研究調查人們對慢性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研究結果表明,開展健康教育之后,慢性患者酗酒、吸煙、食鹽過量、高脂飲食、以及缺乏鍛煉的人數相比之前有明顯程度的減少,且患者的生活方式發生的顯著的改變。
參考文獻
[1] 謝昀昀.慢性病控制中社區健康管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07:714-715.
[2] 徐水英.社區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2017,06:248-24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