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佳旭
摘 要:德育是一項基礎教育,是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幼兒期是德育教育的關鍵期,更是愛心培養的最佳期,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德育將影響到整個德育工程的質量。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在“愛”的情感體驗和培養方面程度如何,將是決定整個民族素質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幼兒園應與家庭共同努力,密切協作,培養幼兒愛心,將愛心意識扎根于孩子心中。
關鍵詞:幼兒期 德育 愛心
詩人但丁說:“愛是美德的種子。”幼兒的愛心的培養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共同努力,密切協作,從小事,從生活點滴中進行培養。
一、愛心培養,家庭先行,在家庭環境中滲透愛心教育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也是最直接的榜樣,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會無意或有意地進行模仿。想要讓孩子充滿愛心,父母就要做出表率,將“愛心”落實在行動上,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著名天文學家雨果說:“人世界沒有愛,太陽也會死。”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里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才會充滿愛的雨露和陽光,當然并不是說家庭條件一定要多么優越,而是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多的愛,讓他們成長為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去愛別人的人。試想,一個整天被父母責罵,感受不到父母關心和溫暖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對別人奉獻愛心呢?
二、教師播撒愛心的種子到幼兒心田,創設溫馨、和諧的關愛環境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說過:“教育沒有感情,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了水一樣。幼兒園教育是啟蒙教育,更需要教師對孩子傾注更多的愛。《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應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1]幼兒單純、幼稚,喜歡摸仿,幼兒教師要以身作則,對人對事熱忱友好,主動關愛幼兒,愛家鄉、祖國,愛護公物,對動植物有愛心,為幼兒樹立榜樣。
言傳更要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幼兒富有愛心,幼兒教師就要從自己做起,結合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做他們的愛心榜樣,喚發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比如:關愛特殊兒童,慰問敬老院老人,打電話問候或親自看望生病在家的小朋友。此外,當幼兒心里委屈時,教師多抱抱他、安慰他;當幼兒午睡入睡困難時,教師要輕言細語告訴他午睡的好處,輕輕的為他蓋好被子;當發現幼兒攀折花草時,教師可耐心地引導他愛護花草;當幼兒因為任性惹媽媽生氣時,教師可告訴他媽媽對他的無私的愛……
三、教師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整合愛心教育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三是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友愛、……愛護公物……。”[2]幼兒園教師應充分挖掘“愛心”素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整合愛心教育。比如在中班開展的語言活動《三只蝴蝶》,其主要目標為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同伴間要相親相愛。又如在中班開展的語言活動《蘿卜回來了》,其中一條目標為: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的美好情感。教師可在活動中滲透“愛心”教育,在活動后將“愛心”教育延伸下去。其實,教育教學活動中“愛心教育”的素材還有很多,比如《像媽媽一樣》、《逃家小兔》《愛心樹》,只要我們好好加以利用,并在一日活動中進行鞏固,就能逐漸培養幼兒的愛心。此外,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還利用了看圖說話、續編故事、角色扮演等途徑來培養幼兒的愛心。
四、教師利用在園生活點滴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進行愛的熏陶
愛心教育內容廣泛,光靠教育教學活動遠遠不夠,一日活動皆課程,應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進行隨機教育。比如,有新的小朋友入班,教師可請幼兒幫助照顧、給他擁抱、安慰,以穩定新入園幼兒的情緒,進而培養幼兒的愛心。又如,當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傷時,老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角色轉換,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想自己的切身感受,進而激勵這位小朋友主動將摔傷的小朋友扶起,從心理上培養幼兒的愛心。
五、幼兒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得到愛的熏陶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3]環境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幼兒產生影響的,而這種影響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幼兒園應努力創造條件,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讓幼兒在環境中得到愛的熏陶。比如,幼兒園可以建立種植園和飼養角,引導幼兒主動澆花;種樹;除草;喂雞、鴨、魚、兔,在溫馨的環境里逐漸萌發幼兒對動植物的愛心,體驗奉獻愛心所帶來的快樂。
六、家園共育,培養與鞏固愛心教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家園密切的合作,步調一致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幼兒園的最佳合作伙伴,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和搖籃,家長和幼兒之間具有密切的情感聯系,家長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孩子,并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忽視家庭愛心教育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教師要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公益講座;電話、實地家訪;創設家園聯系欄;建立班級QQ群等途徑與家長取得溝通和聯系,請家長共同參與、鞏固幼兒愛心教育,做好愛心教育的家長宣傳工作,轉變家長觀念,引起家長高度重視,使他們認識到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教師還要注意提醒家長隨時利用身邊的小事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使他們從小就懂得關愛別人,有一顆紅紅的愛心。
參考文獻
[1] 尹堅勤、管旅華,《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案例式解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國家教育委員會,《幼兒園工作規程(修訂稿)》
[3]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