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率市場化發展,可以有效的促使當前的資源實現優化配置,同時也會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產生影響。商業銀行對于利率的變化始終處于高度敏感狀態,為擴大市場份額,商業銀行主要通過調控貸款與存款利率來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從當前我國的利率市場化內涵入手,深入分析其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產生的影響,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效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盈利能力
引言: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利率市場化逐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深化改革,積極進行創新推進,以此來促使經濟發展。現階段,我國利率市場化呈現出加速狀態,例如,在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不再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其措施標志著我會利率管制消失,呈現出開放的狀態,實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性發展。
一、利率市場化概述
(一)概念
利率是指當前資本的價格,而利率市場化則是指當前的利率受到當前的市場供求進行決定,而我國的央行通過合理的業務市場公開、再貼現等相關的一系列貨幣政策進行合理的調控,積極對當前的利率進行開放,以滿足當前發展的需求。對于當前的利率市場化來說,主要是當前的央行進行管制的開放,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積極促使經濟增長,靈活利用存儲利率的提升帶動銀行儲蓄率提升,為銀行的業務資金穩定奠定基礎,優化資本市場,提升全社會的邊際效益。
(二)內涵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利率水平始終進行嚴格的管控,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當前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因素影響,信用風險始終是當前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的核心重點,保證銀行獲得超額的收益,進而促使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擴大市場,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受此影響,我國對利率的管控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其主要表現在市場金融開放中,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無論是在管理方面還是在意識方面均處于落后狀態,影響市場環境的發展,對整個行業都帶來嚴重的影響。進入到二十一實際,我國利率市場逐漸實現了過渡,以滿足當前的需求。金融市場的利率化發展,主要是央行對當前的基準利率進行決定,通過現有的市場對資金的供求關系決定當前的利率水平,進而對當前的資金價格進行規定,實現金融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滿足當前的需求。與此同時,受當前的市場化推進影響,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擁有自主定價權利,但失去了利率嚴格控制時期享受的固定差穩定收益,基于此,銀行應積極進行合理的優化,在不斷創新發展中實現業務結構的優化,實現雙向的改革。
二、現階段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產生的影響
相對來說,當前的利率市場化發展對于商業銀行的影響展現出多方面,并且在整體上呈現出“雙刃劍”的趨勢,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應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改變傳統的求規模、求數量模式,注重效益與質量,精確對當前的成本進行控制,可以有效的促使當前的商業銀行正確把握資金成本,借助市場的發展優勢,實現戰略的轉型,從整體上提升自身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具體來說,其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生的影響
實際上,中間業務是指當前商業銀行在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進行合理的創新,并以社會信譽為基礎,為顧客提供優質的服務,滿足當前的需求。例如,通過向客戶提供服務而獲取一定的手續費用,并獲取傭金,以保證商業銀行自身的經濟效益。但實際上,受我國傳統市場的影響,當前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盈力構成占比較低,而在當前的利率市場化發展過程中,靈活利用當前的差別化業務模式,可以有效的促使當前的商業銀行集中資源,積極開展托管、投行、理財以及擔保等相關的產品業務,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提升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滿足當前的需求,并促使當前的中間業務逐漸成為當前的商業銀行獲取經濟效益的有效方式,擴展自身的業務領域,實現創新發展。
(二)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產生的影響
商業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是指當前的存款業務,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存款業務也是當前商業銀行在進行經營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業務,直接影響銀行的正常發展。隨著不斷發展,我國市場利率化逐漸深化,促使互聯網金融格局逐漸發生轉變,只有積極進行合理的優勢發揮,才能促使當前的商業銀行提升經濟效益,降低傳統貨幣以存款利率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而獲得高收益,利用貨幣市場獲取一部分存款業務,擴展銀行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帶動存款利率逐漸實現市場化。
(三)對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產生的影響
受當前的市場經濟影響,我國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增大了自身的市場壓力,尤其是現階段利率完全實現了市場化發展,商業銀行只有憑借自身的優勢,利用雄厚的資金進行議價,充分利用大型商業銀行自身具有的優質資源優勢,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滿足當前的需求。而實際上,對于當前的中小型商業銀行來說,在發展過程中,受自身的能力限制,不得不提升風險偏好,以求增加利差收益,進而提升當前的高貸款利率,獲取一定的效益。由此,當前的利率實現市場化發展后,商業銀行針對當前的客戶采取不同的策略,實現差異化利率,銀行與企業之間的博弈凸顯,進而銀行為保證自身的經濟利益,不可能一味降低利率,而是逐漸淡化當前的價格因素,實現多樣化服務,以此來保證其服務質量,滿足當前的需求。
(四)對于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產生的影響
市場利率化發展促使當前的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經營活動、期限結構、投資融資業務以及相關的業務等均受到機制的影響。在進行市場利率化發展過程中,發達國家在進行改革過程中或多或少都發生過金融危機,例如,日本商業銀行曾經出現的壞賬猛增情況,直接造成銀行自身的經營活動遭到破壞,造成不良的影響。存款利率上限取消,直接導致當前的商業銀行在進行村亂利率吸收過程中產生頻繁的波動,造成銀行的風險管理成本增加,降低銀行的經濟效益。同時,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為彌補自身存在的利差收入,增大了當前的高風險收益項目數量,導致當前的違規風險增大,信用成本增大,可能對商業銀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發展過程中,商業銀行為擴大自身獲取利益的途徑,積極對當前的新業務進行拓展,合理進行利率管制開放,加強了金融市場的競爭,導致金融產品數量增加,商業銀行在進行管理過程中難度增大,經營績效下降,風險管理能力不高,影響商業銀行的發展。
三、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有效應對策略
(一)合理進行信貸結構調整加強業務的升級轉型提升盈利能力
受當前的市場影響,我國利率市場化發展過程中,雖然市場化制度已經明確進行確認,但在短期內,存貸款利差依舊是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因此,在當前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應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進行信貸結構調整,合理進行優化,加快當前的業務升級與轉型,以此來提升銀行自身的盈利能力,滿足當前的需求。利率市場化發展,促使當前的大中型企業提升自身的議價能力,并靈活利用當前的各種優勢進行資金創新,如信托、基金等多種新型渠道,進而降低商業銀行在大中型企業合作中的經濟效益。為解決當前的情況,彌補現階段存貸款利率差導致的盈利真空情況,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重點發展當前的微小企業融資,合理進行創新,以保證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例如,對于當前的微小企業來說,受其自身的性質影響,在進行貸款過程中,其自身具有貸款需求小、期限短、議價能力低、資金需求緊迫等特點,商業銀行可以有效的滿足其需求,實現雙方的合作。與此同時,在當前的政策下,我國積極鼓勵商業銀行對小微型企業進行貸款,以促使當前的經濟實現穩定的增長,優化市場環境,因此,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信貸結構調整,加強信貸資源在小微型企業的偏向,進而優化當前的利率市場,促使商業銀行提升自身的經濟效益,穩定發展。
(二)優化治理結構合理進行市場主體劃分完善產權
市場利率化的持續推進,促使當前的的資金供求關系與市場風險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只有保證二者的合理利率,才能促使當前的市場經濟穩定增長,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因此,保證當前的資金供求雙方的市場主體應具有良好的產權主體與獨立財產,進而利用其主體優勢充分對資金進行利用,實現資金與市場的有效發展,滿足當前的需求。合理進行產權改革是當前的重點,只有對當前商業銀行的法人治理結構進行優化,才能促使當前的商業銀行根據市場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處理當前的市場資金供求關系,提升利率水平,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與此同時,積極對當前的商業銀行的市場主體責任進行明確,加強商業銀行與企業、商業銀行與政府之間的關系明確,提升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三)加強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管理水平
商業銀行自身的盈利模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為適應當前的利率市場化發展,應積極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理念進行創新,合理進行成本管理,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有效的對當前的不良資產進行處理,實現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以滿足當前的需求。例如,單一的進行銀行規模擴大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商業銀行應轉變傳統的單一單款與存款利率差經營模式,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積極對當前的利率成本控制進行關注,通過合理的優化,促使當前的利率水平效益提升。同時,商業銀行還應積極對當前的經營思路進行優化,將效益作為中心,通過合理推動促使資源進行有效的配置,靈活利用當前有效的金融資源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促使商業銀行創新發展。商業銀行還應積極進行資產質量管理,降低不良資產的發生,促使商業銀行提升抵御利率市場化的能力,穩定發展。
結論: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我國利率市場化逐漸完成,促使當前的資源實現最優化配置,但同時也對當前的商業銀行帶來全新的挑戰,因此,商業銀行應積極進行創新發展,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明確當前利率市場化對自身盈利能力產生的影響,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優化,以此來提升銀行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與盈利能力,全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衛偉.淺議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8,37(27):108-109.
[2]薛晴,劉湘勤.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基于利率風險暴露視角的實證分析[J].人文雜志,2017(03):47-53.
[3]譚中明,時紅.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例[J].西南金融,2016(03):17-20.
[4]任森春,占韋威.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J].武漢商學院學報,2016,30(01):61-66.
[5]占再清,王兵,劉東平,吳楚平.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及對策——基于荊門市各金融機構的實證分析[J].金融會計,2015(12):44-47.
作者簡介:謝曉艷,1992年11月,女,浙江杭州人,本科,經濟、金融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