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娟娟 王麗麗
【摘要】目的 對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和并發癥發生率觀察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8年1月~1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預見組和參照組,各55例,參照組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規護理;預見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預見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結果 預見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36%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見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64%與參照組的20%相比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過程中給予預見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治療效果明顯,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方法;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0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緊急閉塞導致患者血流突然中斷,所引起的患者心肌缺血造成梗死,患者會出現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臨床表現。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溶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但是使用溶栓治療的過程中會伴隨一些并發癥的出現,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改預后,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1]。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12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的時間先后順序將其分為預見組和參照組,各55例。其中,預見組男34例、女21例,年齡53~77歲,平均(54.9±3.8)歲;參照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54~78歲,平均(55.2±3.6)歲。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給予參照組患者,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疾病介紹、飲食指導、適當鍛煉、叮囑用藥等。
預見性護理干預給予預見組患者,1.宣傳教育:責任護士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宣傳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項及相關知識,減少患者對疾病的恐懼感,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2.心理干預:由于該疾病需要長期治療,且伴隨著嚴重的并發癥,患者容易產生煩躁的負面情緒,醫護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交流,加強患者的依存性,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3.飲食護理:要對患者的維生素攝入量以及飲水情況進行記錄,提醒患者食物要以清淡、容易消化、低脂肪為主,戒煙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4.并發癥護理:患者要時刻監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體征,制定護理應急方案,做好應急準備,方便在發現患者有并發癥情況出現的情況下,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有效地治療措施。5.鍛煉指導:在治療過程中要幫助患者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可以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患者的免疫力[2-3]。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表示患者的心率恢復正常、呼吸暢通、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表示患者的心率有所改善、呼吸比較暢通癥狀有所好轉,無效表示患者的癥狀惡化,或者沒有好轉跡象。②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輔助治療有效率
預見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36%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預見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參照組相比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病較快的特點,老年人是該病的主要發病人群,由于心肌細胞的死亡,長時間缺血而引發心肌梗塞,該病會大大減弱患者的代謝功能,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在發病時的幾分鐘內患者會感到上腹持續劇烈疼痛,并伴有惡心嘔吐的情況發生,由于該病平時癥狀不明顯,往往在發病的時候才能進行準確地進行診斷,所以在發病的短時間內,進行治療是非常關鍵的,沒有及時接受專業的治療,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提高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必要選擇合適的護理方法,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
預見性護理干預中,責任護士可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制定出相應的護理計劃,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在患者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可以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幫助其宣泄不良情緒,讓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從而使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在護理過程中責任護士可以對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提前預測,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減少患者的死亡率。在本次研究中,預見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36%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預見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64%與參照組的20%相比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性護理,由于無法全面的對患者進行護理,而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持續惡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綜上所述,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行預見性護理,有效減少了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治療效果較好,患者可以早日恢復健康,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明華,羅 琳,楊 彥,等.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2):4-6.
[2] 孫 梅,王美蘭,倪麗麗,等.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2):273-274.
[3] 李佩佩,孫杏梅.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救治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15,5(5):114-115.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