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敏 李明 王子君 石家莊廣播電視臺
眾所周知,新聞采訪是一件新聞報道被大眾知曉、了解時間前因后果的最開始階段,在這過程中,良好的新聞效果可以充分展現新聞記者的采訪能力,并能在社會中產生一定范圍的影響力和傳播度。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新聞記者在被采訪者的語言表述、動作展現等方面獲得最具影響力和價值的新聞信息,通過對新聞信息進行有效的梳理和提煉,并將其及時地傳遞給新聞編輯人員,以便能夠進行更深層的新聞信息整理和編輯。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采訪能力和技巧,在保證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完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證新聞采訪質量。
在采訪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很多記者存在認識不清的狀況,意識不到準備工作對新聞采訪的重要性。由于沒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涉及人員,導致在實際采訪過程中鬧出笑話或者因為不了解情況,錯誤頻出導致采訪中斷,不僅影響新聞采訪質量,也會給當事人造成一定的心理不適。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資料,即使面對突發狀況也可以有條不紊。比如在采訪社會新聞時,由于經常面對文化程度不高的社會基層人員,這就需要新聞記者提前了解采訪對象生活的環境、事件發生的背景以及可能造成的原因然后再被采訪者熟悉的環境中開展采訪工作,可以有效的消除對方的緊張情緒和顧慮,保證采供工作的順利進行[1]。
一個好的新聞報道,需要新聞記者根據事件的發生過程、發生背景、原因等,整合采訪問題,層層遞進,不斷深入,清晰有條理,這樣才能更好的挖掘事件身后更高層面的價值線索和事件真相,這就需要新聞記者能夠正確把握對新聞事件核心問題的提問方式和提問技巧。但是在實際采訪過程中,一些新入職的記者新人,可能由于實踐經驗不豐富、沒有將采訪技巧熟練地掌握,導致在具體的采訪過程中抓不住事件關鍵,缺乏針對性。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加強對新聞技巧的訓練和經驗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采訪技巧能力。
新聞采訪是新聞記者和受訪者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在和諧舒適的采訪氛圍下,新聞記者才有可能打開被采訪者的心靈世界,勇敢的面對鏡頭,講述事件原委,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新聞采訪者的敏銳的新聞洞察能力和新聞閃光點挖掘的能力在新聞采訪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保證電視新聞取得良好的采訪效果,達到新聞影響力傳播的目的。另外在具體的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與被采訪者通常是面對面的采訪交流,這時新聞記者將受訪者的主體地位充分的展現出來,尊重受訪者的個性化表達,在對具有深層含義的事件問題上,新聞記者應該引導、激發受訪者的語言表達興趣,以實現良好的采訪效果。最后良好的傾聽技術也是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時刻需要保持的一種謙卑的狀態,將話語權更多的交付到被采訪者的手里,避免因為話語太多或者高姿態,讓受訪者產生不舒服、不被尊重的感覺,進而導致采訪效果較差或不能繼續進行,保證采訪過程的和諧有效性[2]。
時代發展現階段,中國已然進入網絡信息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廣泛普及的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或者應用軟件在社會大眾之間進行快速的傳播,新聞記者可以與時俱進,熟練掌握新媒體技術的時效性和先進性,查找相關新聞信息,在及時了解新聞事件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的前提下,及時地將新聞信息的有效價值充分展現和傳播。此外,新聞記者在具體的采訪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互動性和傳播性,增強與社會大眾的交流,使更多的平民大眾參與到新聞事件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新聞工作者可以合理采取相關建議,使新聞采訪工作和傳播工作能夠更加優化和先進。
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新聞事件的實際情況,采用最佳的采訪方式,針對不同的新聞事件類型,采用多樣性的采訪技巧。一般來說,在進行新聞事件的采訪工作之前,需要首先對新聞發生背景和采訪對象進行充分的了解,現階段在新媒體技術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社會大眾更多地使用新媒體軟件來記錄自身生活和表達情感,此時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全面性和先進性,全面獲取和掌握被采訪者相關信息,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絡信息平臺,從多方面掌握被采訪者的相關情況。另外,新聞記者還應該充分掌握新聞事件的具體分類方式,根據不同類型的新聞事件采取不同的訪問技巧,同時積極創新采訪方式,充分發揮新聞價值,保證采訪最終效果的呈現[3]。
綜上所述,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對整個新聞采訪環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占的比重也比較大,新聞記者采訪技巧將直接影響采訪的最終效果呈現。因此,需要注重新聞采訪環節的提問技巧,以此來提升采訪質量,而這需要電視臺新聞記者經過長期的夜以繼日的反復地練習和磨煉,才能不斷精進自己的采訪能力,最終呈現最好的采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