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瑩 安慶市廣播電視臺
眾所周知,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核心工作是熟練通過規范的有聲語言直接面向廣大電視觀眾傳遞信息,是電視媒介的關鍵傳播者,也是體現電視媒體感染力、表現力和親和力的重要因素,在電視媒體整個信息傳播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地作用。對于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規范的概念,通常可以從狹義的有聲語言規范和廣義的有聲語言規范兩個層面進行系統解讀:狹義的有聲語言規范是指在電視播音主持整個過程中關于語言手段、表達方式、語法詞義等方面的規范要求,是對專業的語言知識的規范;而廣義的有聲語言規范主要是指電視媒體整個流程的整體規范程度,不僅僅是語言專業知識上的規范,還包含其他組成部分,共同配合以達到電視播音的標準,可以說,電視播音主持的有聲語言規范與電視媒體的整體傳播效果關系極其密切,無論狹義上的有聲語言規范還是廣義上的都必須要達到既定的規范標準,要符合規范,才能確保電視新聞節目的質量,從而更好地引起觀眾的注意力,給觀眾帶來舒服的收視體驗。正是由于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規范的重要性,一直以來都受到各大電視媒體的高度關注,不斷對如何提高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規范性進行系統探究。
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電視媒介的傳播者,不管在何種類型的電視新聞節目中都以其獨特的語言風格、主持形象彰顯出電視媒體的內在特質及魅力,電視播音主持的語言規范對電視節目傳播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各大電視媒體都想方設法來提高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規范性,尤其進入新媒體時代,在媒介發展的新時期,電視播音主持行業整體水平雖然得到很大程度上地提升,然而,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內在問題,主要表現在:
隨著全國范圍內各大高校開設電視播音主持專業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走上工作崗位,為電視播音主持行業不斷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電視媒體的競爭力,但是由于部分高校放寬了電視播音主持專業錄取的門檻,再加上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缺乏高標準的要求,導致很多電視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整體專業素質不高,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當這些學生進入電視臺以后,很長時間都很難以適應電視播音主持的工作,隨著電視臺對播音主持人資質的要求降低,越來越多的不夠專業的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拉低了行業的水平,這嚴重影響了后期我國電視播音主持行業的良性發展。
隨著新時期媒介之間競爭的日趨白熱化,電視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充分認清當前媒介發展的態勢,與時俱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電視播音主持技巧的創新。可是仍然存在很多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不愿進行電視播音主持技巧的創新,不重視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規范性應用,自我降低標準,放松對電視播音主持基本功的訓練,導致電視播音主持風格單一,毫無新意,久而久之,會導致觀眾的收視疲勞與審美疲勞,從而直接影響了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
電視媒體作為我國社會主流媒體之一,承擔著傳播信息以及弘揚社會正能量的作用,在觀眾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來說,有聲語言的規范使用是最基礎的技能和專業素質,有聲語言的規范不僅局限于說好普通話,還要準確掌握字詞句的意義和使用語境,避免讓觀眾收看后產生歧義,可以說,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是電視媒體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提高觀眾對電視媒體的信任,增強觀眾與電視媒體的“粘性”,進而提高電視媒體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賦予電視媒體更強的媒介競爭力,幫助電視媒體更好地應對新媒體帶來的巨大沖擊,維護電視媒體的社會地位。
在媒介競爭愈發白熱化的新媒體時代,電視媒體與新媒體以及電視媒體同行間競爭的關鍵要素是不斷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盡可能地制作播出更多地知名電視新聞節目,同時培養或引進全國知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以“名主持人+名節目”的模式,增強電視媒體的綜合實力,比如湖南衛視的一檔綜藝性娛樂節目《快樂大本營》,就深受全國觀眾的喜愛,其主持人陣容包括謝娜、何炅等知名主持人,這就是“名主持人+名節目”模式的巨大優勢。而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素質是直接影響電視節目質量的核心環節之一,所以,一定要強化和提升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養,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讓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形成良好的播音主持形象,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電視播音主持風格,提升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
電視媒體的觀眾群體分布廣,涵括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只有最大范圍鎖定潛在的觀眾群體,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才能穩步提高。由于觀眾的知識文化水平、風俗習慣存在巨大差異,這就要求電視媒體播出的節目要照顧大多數觀眾的收視習慣,尤其全國范圍內播出的節目更是如此,因此,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是大勢所趨,簡單地說,電視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以標準的普通話為主,盡量少說方言土話,在播音主持時少用生僻字詞,還要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出現常識性的政治性錯誤,否則會極大損害電視媒體的威望。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各種新情況、新變化,這對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首先必須要不斷提高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素質,這是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基礎。因此,廣大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要切實加強對語言、文字的繼續學習,多掌握一些天文、地理、醫療、科學方面的知識,多與名播音主持人進行業務技能的交流,借鑒他們的優點,還要多參與相關業務技能的培訓,及時糾正發音不標準和病語句等錯誤,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降低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差錯率,為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打下堅實的基礎。
電視臺要深刻認識到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播音主持環節,要嚴格要求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要讓他們養成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良好習慣,與此同時,電視臺還要制定合理的審核和管理制度,從制度上保障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順利開展,對一些錯誤運用有聲語言的行為進行處罰,促進其良性循環發展,對一些明顯不符合標準的電視播音員主持人進行調崗或再培訓,嚴把篩選關,提高內部選拔標準,比如我國中央電視臺選拔播音主持人的首要標準是具有國家頒發的一級甲等普通話證書,只有如此,才能保證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的整體質量,從而推進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的工作有序進行。
總之,隨著新時期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蓬勃發展,規范電視播音主持有聲語言對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會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電視媒體對此要高度重視,與時俱進,及時采取相應的合理措施,提高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語言的規范性,從而確保電視新聞節目準確地傳播各類信息,進而提升觀眾的收視體驗感,更好地滿足觀眾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