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易光磊 江西省新余市廣播電視臺
節目一開始的時候,主持人的語言為開場白,多是重點介紹節目的主題、到場嘉賓等。好的開場白多暗含著積極向上的語力,且多在開場的時候就設置話題,進而促使嘉賓與觀眾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在開場中,如果主持人能夠有效地把握好語力,那么將為整個節目帶來良好的氛圍,這有助于節目的穩步推進。合適的語力一是能夠契合嘉賓的心理需求,調動嘉賓的興致;二是能夠消除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陌生感,使得雙方能夠更好地展開互動。現階段,綜藝節目最常見的開場形式如下:
在簡短的介紹及問候后,主持人直接拋出話題或邀請出嘉賓,這是一種快速把嘉賓與觀眾帶入到節目中的方式。比方說:A主持人:“大家一定都看過中秋晚會,這就是表演舞蹈的小朋友們,大家歡迎他們!”在主持人在小朋友的舞蹈表演之后,簡單介紹了小朋友們之前表演過的節目,令觀眾熟悉嘉賓,進而推動節目繼續進行。
主持人從嘉賓的情況切入,對此展開簡單敘述,借助事或物而引出嘉賓,一方面能夠契合嘉賓的心理需求,調動嘉賓的興致,另一方面是能夠消除主持人與嘉賓之間的陌生感,為后續節目的進行創造有利條件。比方說:A主持人:“她是中國最杰出的舞者。對于她而言,舞蹈就是她的生命。接下來出場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舞蹈家,我只要做一個姿勢,你們就知道她是誰。對,就是楊麗萍。”
借助與觀眾或搭檔進行有效互動,進而導出節目主題、嘉賓等。這樣能夠激發觀眾的參與興趣,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為后續節目創造有利條件。
A主持人:“小文。你了解搖滾么?你懂搖滾么?”
B主持人:“rock and rol!”
A主持人:“阿力,你怎么看呢?”
C主持人:“搖滾是一種經典,永不敗落。”
A主持人:“我覺得無論在哪個時代,搖滾都是最有力的吶喊聲,都是最強勁的心跳。現在,讓我們用最激烈的掌聲,有請真正的搖滾人,何勇、張楚!”
通過上述有關內容可知,在開場中,主持人均會使用積極的語力來調動氛圍,引入主題或嘉賓,從而為后續節目的進行做鋪墊。
談話在綜藝類的電視節目中占有很大比重,此為節目內最為關鍵、生動的部分。基于節目主題,主持人設定了一系列問題,在多個問與答的過程中,主持人不斷增加深度,調動嘉賓的積極性。主持人與嘉賓的交談也能夠展現語力,不一樣的句式承載著不一樣的語力。
在電視節目內,主持人和嘉賓的交談如同朋友間的談話,所以,主持人多運用積極的語力而對嘉賓展開引導。從各種句式來看,最平和的當屬陳述句。陳述句能夠有效地緩解語言上的沖突,令話題可以進行下去。比方說:
嘉賓:“現代熊貓生存方面的危機,很多都是我們人類導致的。”
A主持人:“由于竹林被砍伐,大熊貓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
這樣的陳述句能夠反映出主持人對于嘉賓話語的回應,這能夠促使嘉賓繼續這一話題。事實上,這種陳述句可以視為主持人對于嘉賓話語的支持。
和陳述句相比,祈使句的語力要弱很多。一般來說,祈使句被主持人用于向嘉賓發出邀請或提出請求,同時體現出對嘉賓話語的認可。這種句式可以有效地消除主持人和嘉賓間的陌生感,令主持人更具親和力。比方說:
嘉賓:“我想用自己的努力,幫助這些動物。但是我一個人的力量不夠,希望大家都能夠參與進來。”
A主持人:“我們都愿意參與進來,您可以帶我們去看看!”
嘉賓:“好啊,直接去熊貓保護區,在三江源。”
A主持人:“您可以帶我們去看看么?”嘉賓:“行,說定了。”
A主持人:“那這樣,我們和教授約定好,希望不久后,可以和你一同去野外,運用鏡頭來記錄美麗的大自然與各種野生動物,并展現給全國的觀眾們。”
通過上述有關內容可知,在節目主體進程中合理地運用各種句式向嘉賓提出問題,能夠顯示出不一樣的語言力度,并獲得一定的語言效果。
節目的結尾和開場、主體有很大不同,因為時間因素的限制,主持人在結尾的時候大多運用相對平和或消極的語言,或者是邀請嘉賓在一定時間內發完言,抑或者是對節目的主體加以總結,并采用評論與重復的句式而收尾。通常,結尾有兩種形式,具體為:一是直接式的結尾。在這種結尾下,主持人多運用明顯的結束語,如“最后一次”、“本節目的最后”、“再次感謝大家”等。二是間接式的結尾。這種方式大多很含蓄,主持人不會使用直接性的詞匯,相對隱晦。其以總結的方式來結束節目,令觀眾和嘉賓能夠了解到節目即將結束,這樣也比較自然。同時,這樣的結尾對主持人的語言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整個節目來看,無論是整體的把控,還是細節的處理,主持人均會借助語力的變化而促使節目穩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