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瑜
摘 要: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建設“雙一流”高校政策落實的不斷深入,作為科學研究主要陣地的高校內部控制越來越被重視。然而,近年來高校頻頻曝光科研經費管理與使用違紀違規案件,再次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科研經費管理由于使用和分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因而無法做到嚴絲合縫,如何合法、合理、合規的使用和管理科研經費成為學術界亟待解決的熱門問題。據此,以W大學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為對象進行研究,通過對內控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按照內部控制五要素,提出構建嚴謹控制環境、建立制度化的風險評估機制、優化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建立科研共享系統、建立有效的評價與監督機制的完善建議,從而實現對科研經費管理的合理控制,期待能為高校科研優化內部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科研管理 ;W高校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61
根據中國青年報在線記者對中國裁判書網發現,2013-2016年與科研相關的涉案逐年遞增,一方面曝光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上存在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對于科研人員而言,一不小心就會出現科研不端行為,不當套用科研經費,進而掉進“犯罪”的深淵。這不僅給國家帶來巨大財產損失的同時,也嚴重阻礙著國高校科研事業發展。科研經費內部控制的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的時期,如何在高校構建更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更健全的科研規劃,以促進高校科研活動的高效運行和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均具有重要意義。
1 W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內控體系存在的問題
1.1 高校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要求高校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但很多高校采取將現有的文件、辦法,或制定補充規定,“換湯不換藥”,形成所謂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來應付上級檢查。而從運行實踐來看,僅僅是“印在紙上,掛在墻上”,不執行、難落實,使內部控制形同虛設。
1.2 科研人員法律意識薄弱
高校很多領導大多只關注教學和科研立項的數量、進賬金額,為了增加科研項目的申報數額,一定程度上放寬了科研經費的管理,鼓勵相關人員積極申報課題,但由于科研人員不了解預算編制要求,不知曉財務報賬制度和流程,認為財務過于嚴苛,使得費用無法列支,從而采用虛假經濟業務、虛假發票等方式沖銷費用或列支支出,使得套取國家資金行為變得司空見慣。比如常出現的科研經費使用問題,諸如:將假期家人度假差旅費計入科研成本;將日常接待費計入科研費用,超標準接待等;給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成員額外發放勞務費,借用他人名義代開勞務費發票;將自己或家庭生活用汽油費、電話費、網絡通信費等計入科研經費中;將各種與項目無關的開支計入該科研項目的成本里,以及重復購置大量資產等等。
1.3 科研項目風控節點把控力度較弱
1.3.1 預算缺乏科學性
根據W高校科研經費管理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七成以上科研人員在科研管理過程中更多的關注點在科研立項書的具體撰寫上,包括課題論證、完成項目研究的基礎和保證等,而對于科研預算編制狀況不夠重視,或者根本不知道科研經費預算的編制還需要專業人員指導和培訓,導致預算編制存在很大程度的隨意性,盲目的編造數據,而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差異較大,經常出現項內小調整,款項大調整等現象,嚴重影響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真實性、科學性、可行性、合理性。
1.3.2 資產購入報廢等環節把控不嚴
根據調查報告得出,由于W高校科研經費在資產投入和報廢方面無針對性的具體文件規定和指導性意見,使得科研購入資產只能按照統一的上級下達的資產管理辦法予以執行,如達到固定資產范疇、金額、使用年限及狀態規定滿足條件的,實施資產歸口管理部門打卡驗收機制,然后對于后續的管理并沒有做嚴格的把關,極易造成科研資產流失。另外如圖書等批量采購的固定資產,在科研經費報銷過程中極其常見,但是幾乎很少有人會將科研經費購買的圖書上交圖書館并入庫,基本上都是科研項目結題后歸項目負責人個人所有,這樣不利于圖書資產的共享,大大降低了學校科研資產的共享使用效率,使得學校在控制科研資產方面出現失控的現象。
1.3.3 關聯交易的審核力度有限
通過調查報告得知,W高校的科研經費一定程度上存在關聯方交易,比如在科研經費使用及報銷過程中,由于財務審核人員對每個具體科研項目的工作內容和情況并不了解,因而會涉及哪些供應商,以及供應商提供的貨物或者服務是否存在與本次報銷的科研項目的相關性和合理性不甚了解;再加上,由于財務審核人員僅對每單次、時點性報銷的事項所涉及的報銷票據進行真偽驗證,而非階段性、連續性審核,因而對于大量同類型貨物或者服務并沒有從全局把握,更無法衡量和判斷經濟業務事項的真實性和確定性,經常出現真發票假經濟事項的問題。
1.3.4 結題不結項問題嚴重
根據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有65%的科研組成員結題后會及時進行結賬,35%的人員項目結題后仍然拖延很長時間甚至至今仍然掛賬。通過賬務查詢,2012年以前的研究類項目仍有大量資金結題未結項。當然高校科研項目常年掛賬不報銷已成為常態,即項目雖然結題或者驗收可,但是尚有資金在項目賬上,或者尚有結余,每年申報的科研項目眾多,結題的也不在少數,如果項目結題后,不按時辦理結算手續,即使滯留少量的資金,也會造成財務年末結轉的負擔,既增加了財務和歸口部門的業務工作量,不利于學校資金的統籌規劃,也滯留、占用了科研資金,不利于學校科研項目的良性發展。
2 針對W高校,從內控視角透析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2.1 構建嚴謹控制環境
2.1.1 主體層面:落實“放管服”政策精神
在制定相應政策法規時,要充分體現中央上級文件對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放管服”的精神,通過轉型發展,將內控認識提升。特別就其薄弱環節加大建設力度,一方面在組織領導層面,加強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有效指導和監督;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學校各單位相關管理人員、業務歸口部門工作人員、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各個管理層次的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的政策宣講、業務培訓,內容涉及政策法規、制度文件、操作流程、業務技能等不同的管理深度,從而強化各個管理層次的內部控制意識,促使學校內部控制管理更加完善。
2.1.2 財務輔助層面:優化科研經費管理財務制度
(1)改進和簡化預算編制。預算不再細分。通過強化科研項目負責人責任制度,上賬不再細分科研項目預算,既增加了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擔當,又簡化了程序方便了預算執行。
(2)簡化經費報銷程序。通過深入了解科研項目經費進賬、項目設置、支出報賬等各方面的情況,聽取科研人員對學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意見和建議,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學校實際,出臺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報賬管理的補充規定,促進學校教職工的科研創新活力。
2.2 建立制度化的風險評估機制
學校在很多業務方面特別是基建、修繕等工程項目都由歸口管理部門或者牽頭部門組織開展立項、認證直至竣工結算決算等實施全過程管理,審計處全程進行審計監督,并制定了相應的審計管理辦法,做到了實際上的風險評估,但是還存在不足,尚未完全的制度化和機制化,尚未成立學校風險評估工作領導小組以及相應的風險評估工作機構等,尚未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經濟業務制度化、機制化。那么建立一套制度化的風險評估機制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使得財務人員、科研歸口管理部門人員及科研人員全面參與進來,從而有效的保障了科研預算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時將有效監管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在事前、事中、事后均進行風險防控分析和預警,從而落實科研項目的實際經濟成果、市場及社會價值,繼而提升科研效益。
2.3 優化控制活動
2.3.1 加強全面預算編制控制
2016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從簡化預算、經費比重、開支范圍、科目設置等方面均提出了一系列松綁+激勵措施。針對科研管理人員對財務預算的認識的局限性,建議在現有的科研項目管理條例基礎上,制定補充規定,使之更行之有效的服務于科研項目的管理。定期對科研人員和項目負責人進行階段性培訓,明確科研人員自身的職責和工作,提高其對科研經費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財務管理活動前移。建立項目庫,使得經費使用人能實時掌握經費的動態,規范項目調整,使得科研效益形成良性循環。
2.3.2 健全資產控制
在科研經費管理平臺的基礎之上,嵌入固定資產共享平臺,針對科研用固定資產實時與資產管理歸口部門的資產對接,避免重復購置,從而彌補資產實物與資產賬務的分離,賬實不符以及科研用固定資產使用率低下等問題。對于該固定資產共享平臺除了能將全校資產配置使用,同時對于科研固定資產借為他用,可適當收取一定金額的使用傭金和資產運行維護費,或者沖減科研管理費支出,從而將所有資產調動起來為學校的共同發展所用,一定程度上鼓勵資產的共享。
2.3.3 關聯交易的審核
高校應制定相應的關聯交易管理制度,比如根據交易金額及類型對科研項目的影響大小,將關聯交易劃分為輕微關聯交易、一般關聯交易和重要關聯交易三種類型,從加強內部控制角度,在合同簽訂時,一定要進行關聯關系聲明,即是否存在關聯交易關系,明確關聯交易申報、備案制度。同時高校應成立專項審計組,對同一個商家,一定期間段支出的科研項目經費進行審計監督,最終有助于發現并杜絕關聯交易現象的出現。
2.3.4 結題不結項
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省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湘教發[2018]10號)改進結轉結余資金留用處理方式。在規定的時點回收資金,一定程度上將科研類經費的使用時間固定在項目實施期間,避免超期或延期執行項目,減少消極怠工現象的發生。
2.4 信息溝通建立科研共享系統
為確保科研事業的穩定有序發展,緊跟時代步伐,落實“放、管、服”科研政策,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建議建立完善的科研經費管理平臺,從科研項目的立項、執行、使用到結項等多個子模塊,科研共享系統中應當明確的列示:期初科研項目立項的預算經費情況,中期科研經濟業務事項的報銷,后期項目結題后審查等相關事項,從而做到信息公開化、透明化和精準化。通過“業財融合信息化建設”實現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的共享,將科研資產管理數據與國子管理系統對接,科研項目與合同管理平臺對接,融合科研管理制度與內部控制體系,確保財務處、科技處、資產歸口管理處等相關部門對科研經費使用情況的全過程予以監督和管理,從而全方位的杜絕套取國家資金,公款私化的現象產生。
2.5 建立有效的評價與監督機制
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應當明確責任主體,深挖本質,進一步完善責任追究制度。應當逐步實現決策、執行、監督的有效分離,并建立崗位責任制、有效的評價和內部監督等機制。對于違反法律法規、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的相關科研人員,應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對于項目完成良好、經費使用規范、科研成果突出的優秀科研人員,更應當善待、慎重對待科研項目,學校相關部門應給予獎勵,獎懲分明,從而提高職能部門服務質量,全面提高科研經費管理科學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呂麗娜,夏秀桂.以控制環境的視角看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J].經濟師,2018,(09):76-77.
[2]張玉晗,張林濤.高校科研經費精細化管理與內部控制研究[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2):56-58.
[3]陳云建.淺議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實務中的問題及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18,(21):184-185.
[4]王宇琦.H大學科研經費內部控制優化研究[D].大慶: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8.